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为因肺脏或肺循环疾病导致的右心室负荷增加、最终产生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肥厚或扩张)的一组疾患。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时,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逐渐加重,肺动脉压明显增高,右心室负荷加重,加上心肌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案,导致心力衰竭(心衰),是肺心病重要致死原因。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心病患者不同缺氧程度时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同时取健康成人作对照,探讨缺氧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肺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并选取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以及病情缓解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PAPS)、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RV)、右心室射血分数(EFRV)。结果治疗前,肺心病患者病情不同,缺氧程度不同,与健康成人比较,PAPS、RVAW、EDRV、EFRV均明显异常(P〈0.01)。治疗后,与健康成人比较,肺心病患者PAPS、RVAW、EDRV、EFRV均明显异常(P〈0.01)。缺氧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比较发现,PAPS、EDRV、EFRV等指标均有所异常(P〈0.05或P〈0.01)。结论缺氧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以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改善缺氧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硝酸甘油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病变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长期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若合并支气管哮喘,则哮喘长年存在,加速心力衰竭的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寿命。我院自2003年10月采用硝酸甘油针雾化吸入法综合治疗肺心病38例。效果良好,经济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伟 《河北中医》2001,23(8):623-62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支气管或肺部血管的慢性病变,造成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加重,进而引起右心室的肥厚和扩张,最后发展到右心室衰竭的继发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1998-2000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81岁,平均57岁;原发病: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14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哮喘3例,三期石棉肺3例。…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血管内皮和平滑肌一系列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改变。由于肺通气不足,肺血管床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产生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右心负担,使右心室肥大、扩张,逐渐形成肺心病。该病终末期心功能失代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8月-2006年1月,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多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继发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由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高和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及细菌毒素的作用使右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发生心力衰竭,其中部分通过控制心衰诱因(呼吸道感染等),氧疗改善通气功能结合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而得以逐步纠正,但部分病例因多种因素而出现顽固性心衰而导致死亡。笔者于1993年1月~1997年1月,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用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来纠治常规治疗无效的肺心病心衰病人取得良好效果。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74例病人均符合1980年…  相似文献   

7.
李薇 《养生大世界》2004,(12):32-32
冬季寒冷,气温骤降,常常诱发肺源性心脏病或使其病情加重。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呢?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物理疗法,帮助患者安然过冬。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形成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本病除原有胸肺疾病的各种症状如长期性咳嗽、咯痰或哮喘外,主要症状是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和劳动耐力下降,并可有心前区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紫绀缺氧现象。如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以右心室衰竭为主。早期症状与呼吸衰竭近同,但以后出现心悸气短…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2007年3月,本院应用多巴酚丁胺、肝素钙、硫酸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心衰患者80例,心功能分级均为Ⅱ~Ⅲ级,符合1977年和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常有血液黏度的变化,急性加重期的改变尤为明显。由于感染、缺氧等综合因素,使心功能、血管状态及血液系统多环节均可发生异常。笔者应用丹参对35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平  刘效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87-2088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过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之一,临床病死率甚高,迄今尚无根治之法。在我科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由于慢性缺氧产生红细胞增多症,血粘滞度明显增高,从而加重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不全。笔者自1997-05~1999-06用参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24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4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50~75岁;病程1~10年不等。24 例均作胸片检查显示肺动脉段突出及右心室肥厚、心电图均显示肺型P波及右心室肥厚,有严重肺部感染则排除在外。24例中心功能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9例。2治疗方法参麦注射液(W圳南方制药厂生产)50ml加人5%葡…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收集1997年12月~1999年12月用川芎嗪联合疏甲丙脯酸(Capto pr:ICPT)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47例。并随机选用其他方法治疗46例为对照组,发现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93例患者均符合199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并根据纽约心脏病学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来判断心衰程度[1]。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合并有冠心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晚期易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明显的血液动力学紊乱。米力农(Milrinonf)是第二代双吡啶酮类强心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和支气管的作用。近年国外已有报道用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取得明显疗效[1,2]。国内尚未见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报道。我们对54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应用米力农,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54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43~82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肺、气管、支气管病变及胸廓畸形等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增大和右室心力衰竭的一组疾病。因此,肺心病以右心损害为主。由于长期患病,反复感染,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  相似文献   

16.
心康合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康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心康合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康合剂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8%,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气分析(PaO:、PaCO:)、血液流变学(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MAP、CO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心病 )为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担加重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最终引起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心力衰竭 8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chroniccorpulmonale)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压持续升高,右心失代偿,右心排出量下降,容易导致有心衰竭。笔者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急性加重期往往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本院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74例,肺心病的诊断均符合1980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心力衰竭程度的分级依据内科学(5版)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