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仲景对附子和乌头的运用,为临床安全使用附子和乌头提供参考。方法:对《伤寒杂病论》30多条应用到附子和乌头方剂条下的说明及用法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仲景关于附子、乌头使用剂量的规律及注意事项。结果: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附子、乌头的使用是以出现"瞑眩"反应为最佳剂量,而出现"瞑眩"反应的剂量不是一个横定量,所以为了获得"瞑眩"反应,应采用少量递增的服法直至产生"瞑眩"反应为度。同时为了避免中毒,除了久煎、加蜜煎等外,体质强的人可多服,体质弱的人应少服;特大剂量,只能1次/d;煎剂用大量,丸剂应小量。结论:仲景关于附子和乌头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需要遵循的准则及注意事项,只要依法应用,则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附子、乌头发生中毒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用乌头治病,由来很久。关于乌头中毒事,也有所流传,如古之有以乌头毒害人者;药坊驴推磨研乌头而慢性中毒等皆是;民间更有“毒如乌附”之说。近年来国内也散见乌头、附子中毒的病例报导;所以乌头之临床使用,应该比较审慎。笔者曾随冉雪峰老大夫诊治一例自服川乌二两而产生中毒现象的患者,现报告于次。  相似文献   

3.
从乌头类药材中毒谈其炮制和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吉辉 《中药材》1992,15(5):27-28
乌头类药材(川乌、草乌、附子)为药典收载的常用品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然而乌头类药材均含毒性较强的乌头碱,如加工不当,即可发生意外。近几年乌头类药材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现将其中3例中毒患者的剖析谈乌头的炮制和使用。 1.草乌中毒,患者男,45岁,体质较强壮,系某汽运公司司机,因患风湿,一民间中医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对陕西省周至人处理附子的科学性进行证明。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量,并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附子中3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结果煎煮可以减小附子中生物碱的含量,但变化很小;但与甘草合煎后生物碱总量及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等3种主要生物碱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主要毒性物质乌头碱的含量减小了约64%。结论该研究对周至人大量食用附子而不中毒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为附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桂枝附子乌头汤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患者96例。按照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结合桂枝附子乌头汤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乌头附子炮制机理的另一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头、附子分别为乌头属植物Aconitumcarmichaeli D.主根、侧根。是中医临床上常用药物。但由于所含生物碱毒性极大,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慎极易引起中毒,需经炮制后方可用于临床。关于乌头、附子炮制机理已有过报道,目的是将剧毒性双酯型生物碱C_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含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的中医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含乌头碱类中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中毒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20例含乌头碱类中药中毒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另外19例患者经过抢救后逐渐恢复。轻度中毒者住院1~3天,重度中毒患者住院4~10天,1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含乌头碱类中药中毒患者的救治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附子-甘草配伍前后附子中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注模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质量浓度,利用LC-MS测定灌注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质量浓度,分别研究附子单煎液、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甘草合并液3种配伍方式对上述6种生物碱类成分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与附子单煎液相比,苯甲酰乌头原碱在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甘草合并液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单位时间吸收率(A)呈下降趋势;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单煎液中的Ka和A相比附子-甘草合并液有所减少;附子-甘草合煎液中次乌头碱的Ka和A相比附子单煎液呈下降趋势,附子-甘草合并液中次乌头碱的Ka和A相比附子单煎液均呈升高趋势,附子-甘草合煎液中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吸收相比附子单煎液中均有所降低。结论:附子配伍甘草后6种乌头碱类成分在大鼠十二指肠中的吸收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阐释"附子得甘草而后缓"的配伍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改变。方法:将附子分别和干姜、甘草配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配伍后乌头碱含量改变情况加以检测。结果:附子与干姜、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且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与干姜。结论:附子在许多疾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之和干姜、甘草等合理配伍,促使附子内乌头碱含量降低,有效降低毒性,从而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乌头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附子与甘草和干姜配伍使用后的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与干姜配伍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附子在与干姜和甘草配伍使用后,其内部乌头碱的含量明显使附子在单独使用时的乌头碱含量,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将甘草或干姜与附子配伍使用,以达到时附子中的乌头碱含量降低,从而控制毒性的目的 ,保证临床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9,(6)
目的分析泥附子商品等级划分的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等级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尼奥林、附子灵、宋果灵、塔拉乌头胺、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14种生物碱的含有量,并采用聚类分析初步验证附子分级的科学性;采用冰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次数和扭体潜伏期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等级附子水提液的镇痛效果;采用大鼠尾静脉推注测定最小致死量,研究不同等级附子70%醇提液的毒性差异。结果 14种生物碱在不同等级附子中含有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附子质量的增大,双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呈降低趋势,强心成分呈升高趋势,单酯类生物碱变化不明显;各等级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小鼠扭体潜伏期存在缩短趋势;质量大于40 g的附子毒性明显低于小于40 g附子。结论附子分级在毒性评价上具有显著意义,质量大的附子具有毒性小的特点,而在镇痛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大个头附子强心成分具有升高趋势,但体内活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综合抢救重度附子中毒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其中毒量为0.2mg,3~4mg可致死,口服后多在10~30min内发作,起病急,病情危重,可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单独采取中药解毒或一般内科常规治疗,疗效欠佳。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急诊ICU采用综合疗法救治重度附子中毒7例,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农民,年龄29~68岁,平均41岁。所有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其中3例因治病心急,擅自加大剂量,2例因煎煮方法不当(时间仅10min左右),2例因附子泡酒后直接饮用;发病时间为5~30min,从发病到入住我院急诊ICU病房时间为0.5~8h。7例附子中毒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1例乌头、附子引起的急性中毒反应,探讨引起中毒的原因,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临床症状、药物剂量、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乌头类药物中毒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主要是由于剂量过大和炮制方法不当造成。结论:临床医生在使用乌头类药物时应当充分考虑剂量、炮制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等多种因素,减少产生的不良反应,达到最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中毒因往往比西药缓慢,故常为临床所忽略.现对两种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作粗浅分析,供临床参考. 1 乌头类药物 资料:一患者不适来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脾肾阳虚,开出处方为真武汤,服后出现口麻、恶心呕吐、冷汗、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耳鸣等.经过洗胃、抗心律失常、输液、纠正休克、利尿等治疗,服药24小时后不良症状全部消失. 分析: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方中以附子为君药,附子是属乌头类中药,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具有很强的毒性.病人之所以产生不良反应,是因为方中的附子没有先煎所引起的.乌头碱结晶体的致死量为2~4mg,其毒性经过加热C-8位的乙酰基被分解成毒性低百倍或千倍的乌头次碱、乌头原碱等成份,经过120 C、40分钟热处理的附子,其半数致死量为100g/kg.附子中毒机制主要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及刺激心脏,表现为口舌麻木、流涎、发热、恶心、呕吐、冷汗、手足蚁走感、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脉律不齐,严重者会呼吸麻痹或心脏骤停,本病最显著特点的是心律不齐,治疗时如无严重心律失常者洗胃,对症处理各种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用升压药,呼吸衰竭时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输液等治疗.因此,药剂人员配药时,处方中如有乌头类药物,虽然药房都是应用已经热处理的制品,为安全起见,还要注明和叮嘱病人先煎30分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代珊  朱红梅  李帅  毛九州  张爱军 《中成药》2022,(4):1198-1203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附子不同炮制品中14种生物碱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5种现代方法和1种古法炮制附子,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多根乌头碱、宋果灵含量,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炮制品的差异.结果 ...  相似文献   

16.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生姜与附子配伍时附子中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碱含量。结果附子与甘草、生姜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降低。结论大剂量附子用药必须通过合理配伍以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江油附子与安县附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利用UPLC-Q-TOF/MS技术对江油附子与安县附子化学成分群进行采集,采用Mass Hunter B.05.00软件与Metabo Analyst 3.0软件进行数据过滤与标准化处理,经SIMCA-P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并鉴定出两者区分的显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得到16个差异化合物;新乌头碱、乌头碱、展花乌头宁、塔拉乌头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脱水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新乌头原碱在安县附子中含量较江油附子更高,而尼奥林、附子灵、次乌头碱、塔拉他定、卡米查林、附子亭、宋果灵在江油附子中含量更高,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两地的栽培条件差异有关。结论:安县附子的毒性更强、镇痛抗炎活性更强,江油附子的强心活性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8.
急性乌头碱中毒2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延军  王景超 《陕西中医》2006,27(5):590-591
我院1998年8月~2005年6月救治2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毒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全部因为腰腿疼和颈肩部疼痛口服乌头类中药中毒。其中14例服川、草乌煎药水,5例口服附子药酒,1例口服一枝蒿煎药水。3例进食过程中,7例进食后  相似文献   

19.
邓江  龙丽娜  杜方麓 《中成药》2007,29(12):I0014-I0015
川乌、附子、草乌[3]等均为毒性较大的中药,其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人口服乌头碱0.2mg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故临床一般不提倡服用生品,一般服用炮制品,通过炮制可以使药材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会降低十倍,毒性也明显降低(苯甲酰乌头胺毒性即降低约仅为乌头碱的1/200,而乌头胺的毒性更小,仅为乌头碱的1/2000左右)。常见的炮制品种主要有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等等。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有关乌头类炮制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产地,炮制工艺,品次均有不同,我们对流通于长沙药材市场的各种乌头类炮制品种中的乌头总碱、酯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测定不同切制方法炮制附子后乌头碱的含量差异,评价附子的炮制方法。方法:对附子采用传统炮制法和先切片后炮制,用HPLC测定乌头碱含量。结果:乌头碱在1.075~5.37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RSD为3.75%(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附子中乌头碱含量的测定。附子的改进炮制工艺中乌头碱含量低于传统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