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危急值报告流程在急诊急救护理中实施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5年1-12月急诊672例危急值报告患者按危急值报告流程实施救治及护理。结果 672例危急值报告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除6例死亡、3例转院外,其余病情好转。结论 危急值报告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时效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在提高急救护理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侯巧玲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24-124,144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流程在内、外科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制订门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完善抢救物品,组织人员培训及演练,畅通危重患者转运通道。结果 18例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突发危急情况,成功救治和转运17例,死亡1例,患者及家属对所采取措施表示满意,无投诉。结论门诊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严格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提高门诊危重患者的急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科危急值报告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超声科及门急诊科和病房对45例超声科危急值患者实施报告流程。结果本组45例中,除3例经超声科再次与相关科室联系后能及时转运病人外,42例流程执行规范,为危急值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超声科危急值报告流程完善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畅通门诊"危急值"报告流程,使流程各环节落实到位,保证病人安全。[方法]根据"危急值"报告在门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修订门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分诊护士对"危急值"报告的认识和管理,提高办卡人员的核查意识,细化环节管理,畅通报告途径。[结果]门诊"危急值"报告能顺利落实,避免了因"危急值"报告不及时而发生的不良隐患。[结论]完善的"危急值"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危急值报告制度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陶静  张静  徐蓉 《护理学报》2012,19(3):38-40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 成立临床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流程重置,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以及危急值的报告和反馈流程进行培训.结果 2010年全年共接到危急值报告123例,且有42%的危急值报告在夜班进行接收,均得到紧急处理,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结论 对临床危急值实施质量控制,规范了危急值报告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危急值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骨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临床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对临床危急值进行管理,调查全院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知情况,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以及危急值的报告和反馈流程进行培训。结果:2016年8~12月共接到危急值报告109例,均得到紧急处理,受到医师和患者的好评。结论:制定危急值护理管理相关要求,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存放运送以及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进行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促进医护人员有效沟通交流,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危急值报告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护理人员作为制度实施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加强其对应工作的细节化管理.对相关的护理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标本的采集、运送等环节需加强危急值标本的质量管理,从危急值的登记、传递、报告管理方面规范危急值处理流程.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值意识,保证危急值报告护理管理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8.
吴小漫  邓丽萍 《当代护士》2017,(11):176-178
总结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经验,认为护理人员作为该制度实施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加强对相应工作的细节化管理,如需对标本的采集、运送、登记、传递、报告管理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从而规范危急值的处理流程;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值意识,加强规范化培训,保证危急值报告护理管理的有效落实,使危急值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治疗,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实现危急值闭环管理。方法以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前门诊标本危急值报告2 556例和住院标本危急值报告4 560例作为对照组,以进行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后门诊标本危急值报告3 037例和住院标本危急值报告5 92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前后的差异。结果改进后的危急值报告及时率由改进前的86.1%升至97.6%,危急值通报率由改进前的98.3%升至100.0%,危急值回复及时率由改进前的84.0%升至99.4%。结论 LIS功能升级及流程改进能提高危急值的报告及时率、通报率、回复及时率,使临床第一时间获取危急值信息,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未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时的6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4月~2011年3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危急意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危急意识优于实施前。结论: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也影响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我院通过对临床急救药品的护理质控过程和每月护理过失上报数据分析发现,工龄低于4年的低年资护士对临床急救药品相关用药知识掌握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临床抢救过程中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了首例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临床病例以来,艾滋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护理者,也是群众了解HIV/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者,因此,  相似文献   

13.
高颖莉  卢彩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83-1584,1593
护生临床基础护理实习期是护生职业态度形成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的主要时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我国的医学院校多数是采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即护生先学习3~4年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再安排1年的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喂养,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喂养的基础上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每日记录早产低体重儿体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终末体重2.18±0.31kg,比对照组2.02±0.28kg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平均每日增长体重0.015±0.15kg,比对照组0.0046±0.16kg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低体重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在CT引导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科64例行PK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DS、SAS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经过2周治疗后,其抑郁、焦虑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认知疗法对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对其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围术期,为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重度心力衰竭(CHF)患者植入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方法对10例植入CRT-D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CRT-D相关知识介绍,心理护理,康复指导,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出院随访等。结果本组10例均成功植入CRT-D,切口愈合良好,随访4-16个月体外起搏测试起搏器功能良好,阈值正常范围,无误感知、误放电现象。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提高Ⅰ-Ⅱ级,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围术期护理中,心理护理应贯穿于始终,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及时发现及有效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用药指导,重视随访管理是CRT-D手术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术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日益深化,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一种标志。已经渗透到卫勤保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为提高野战医院护理信息化保障能力,我院与某炮兵指挥学院科研部共同研发了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并试用于野战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玲  李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4):1908-1909
目前国内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已由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rn,HMIS)转向临床信息系统(clinicinformationsystem,CIS)。据统计,美国25%的1000张床位以上大型医院使用了CIS。国内的CIS处于理论探索和临床初步摸索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年轻护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生力军,重视年轻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是建设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关键所在[1]。随着护士条例的出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要求,护士的配比迅速提高,各大医院年轻护士占护士总数半数以上。有研究结果显示[2-4],年轻护士在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应急能力、病情观察、人际沟通技巧等方  相似文献   

20.
费珍美  朱炜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29-133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肛门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肛肠科择期手术治疗的肛门疾病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实验组(143例)和对照组(143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充分调动护士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和强化中医护理,促进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