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对144例急性小儿肺炎和30例健康小儿测定了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FN)的含量。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重型肺炎比轻型肺炎PFN含量降低明显,恢复期PFN含量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PFN含量的测定对判定肺炎病情的程度和预后是一项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5.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FN)水平变化的规律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比浊法检测乳腺癌患者46例及正常人对照21例的PFN值,分析其与病情、手术及化疗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前PFN均值为4549±1006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9±1162mg/dl(P<005)。术后1~3日PFN值下降;4~6日反弹上升,高于术前;术后7~15日恢复至术前水平。化疗后PFN值明显下降。Ⅱ期(早)者PFN值明显高于Ⅱ期(晚)者(P<005),更高于Ⅲ期者(P<001)。腋淋巴结无转移及转移≤3个者,PFN值明显高于>3个者(P<005)。乳腺癌特殊型及管内癌早浸者PFN值明显高于非特殊型者(P<005)。随访中发现远处转移及复发的病例PFN值均比较低。结论:PFN值在估计乳腺癌患者的病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时,有一定意义,且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 5 4例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及 5 2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P FN)含量。结果 :新生儿感染期为 160± 76ug/ml;新生儿感染恢复期为 3 2 5± 13 0ug/ml ;足月健康新生儿为 2 46± 48ug/ml。新生儿感染期P FN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健康新生儿 (t=6.98,P <0 .0 0 1) ,感染恢复期P FN含量逐渐升高并高于足月健康新生儿 (t =3 97,P <0 .0 0 1)。结论 :测定P FN含量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 ,具有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对脑梗塞患者组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2例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对脑梗塞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57例肾脏病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含量.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的PFn均值显著高于正常,亦显著高于其它组肾脏病患者,肾炎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盂肾炎的PFn均值的显著低于正常。提示在不同的肾脏疾病中PFn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免疫扩散法,测定40例正常健康人和80例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lasma fibronectin,PFn)。结果表明: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Fn(214.49±77.84μg/ml)低于正常健康人(292.48±43.11μg/ml),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中,10例重型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Fn(127.45±31.02μg/ml)显著低于20例轻中型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255.11±54.16μg/ml),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11例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恢复期的PFn(213.13±41.32μg/ml)较急性期(154.52±51.27μg/ml)明显升高(P<0.001)。作者认为,血浆PFn的含量可作为判定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12.
13.
肝脏疾病(肝病)与凝血机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肝病时凝血机能往往发生障碍。本文通过采用TyxN—1g智能仪检测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KPTT),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A)、血小板计数(Plt),目的在于了解上述各项检测结果与各型肝病的关系,从而阐明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因子在肝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SARS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材料和方法1.1 使用主要仪器和试剂 纤维结合蛋白 (plasmafibronec tin,Fn)含量测定试剂盒 (山东省硕尔生物有限公司 ) ;酶标仪。1.2 方法急性期SARS组为急性期SARS住院患者 4名 ,经过临床症状、胸部体征以及后来的实验室检查确诊 ;恢复期SARS组为恢复期SARS住院患者 80名 ;对照组 2 6例正常对照组为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 ;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测定采用ELISA法 ,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采用电子表格 (microsoftexcel)计算。2 结果急性期SARS组、康复期SARS组和对照组血浆Fn浓度测定结果比较见表 1。结果表明急性期S…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以改良式(Check 氏)方法测定了18例肝硬化病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活性。其平均滴定度为1:14.3,与我院测定134例正常对照者的平均滴度1:61.9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有报导指出血结纤维结合蛋白活性的下降与肝硬化病人肝脏枯否氏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因此这类病人容易患内毒血症和败血症,从而导致肝细胞衰竭、休克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作者建议,使用纤维结合蛋白制剂治疗肝硬化病人可有助于预防这些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对老年细菌性肺炎68例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肺炎,非老年肺炎与健康老人血浆Fn含量分别为17.95±1.07mg/dl、27.16±3.12mg/dl,32.68±2.67mg/d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动态观察老年肺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死亡的血浆Fn变化,认为血浆Fn测定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测定厄贝沙坦在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厄贝沙坦的浓度。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厄贝沙坦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以Diamonsil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磷酸调pH至2.6)(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血浆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厄贝沙坦的测定,厄贝沙坦的线性范围为0.10—10.40μg/ml,定量下限为0.10μg/ml。厄贝沙坦的低、中、高浓度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3.0%、91.5%、92.3%。结论:厄贝沙坦具有较强的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20.
53例小儿急性肺炎按病情分为普通型肺炎组、重症肺炎组、恢复期肺炎组。采用单向扩散法测定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Fn)的含量。结果急性肺炎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之间有差异(P<0.05),恢复期肺炎与正常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1)。提示PFn含量能反映肺炎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