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4例正常人和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Masson染色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的部分区域心肌细胞间隙增大,胶原松散、断裂或大量聚集.正常心房Ⅰ、Ⅲ型胶原广泛分布,均可分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Ⅲ型胶原表达大多区域正常,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数字图像分析显示:正常心房Ⅰ型胶原禽量较Ⅲ型胶原多,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组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肌的问质松散.胶原增多.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形态上出现重构,含量增加.这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时心功能异常的形态学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2.
简明  陈泗林 《右江医学》2001,29(5):371-372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 41例非瓣膜性心脏病和2 1例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最宽P波 (Pmax)和P波离散度及与左房大小关系 ,并与 3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 :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左房大小、Pmax、P波离散度、Pmax≥ 110ms、P波离散度≥ 40ms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非瓣膜性心脏病组年龄大于瓣膜性心脏病组 ,左房大小及Pmax均小于瓣膜性心脏病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max、P波离散度结合左房大小、年龄对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方面的43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1月收集的43例心房纤颤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讨论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方面的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11例、甲亢心脏病20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肺心病3例;心电图结果显示f波和p波均消失,室上性QRS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间距变化较大。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风湿性心脏病的符合率为90.91%,甲亢心脏病的符合率为100%,高血压心脏病的符合率为87.5%,肺心病的符合率为100%;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合并症结果和临床证实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方面有较高诊断率,对患者病情和并发症的评价也较准确,对治疗心房纤颤患者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左房折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瓣膜置换术+改良左房折叠术,对照组采用瓣膜置换术+常规左房折叠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左房内径、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1)术后1、3个月,研究组左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3个月,研究组窦性心率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3个月,研究组心功能Ⅰ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Ⅲ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Ⅲ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左房折叠术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效果显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转复率,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小左房内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对心房纤颤的诊断效果,总结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0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心房纤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查,总结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70例患者疾病类型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8例,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肺心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心电图可观察到f波、P波消失,室上性QRS波,R-R间期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对心房纤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房纤颤对母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诊治的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心功能Ⅲ~Ⅳ级;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心功能Ⅱ级。结论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孕妇合并心房纤颤易致母亲心功能恶化,应动态监测心功能,为确保母亲安全,宜适时引产或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研究了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两者在心房纤颤的发生率、持续性、左房大小及心功能方面表现相似而在年龄、性别和对地戈辛的反应方面不同。提示前者地戈辛控制房颤效果较后者为佳  相似文献   

8.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左房血栓形成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左房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0 5例风湿性二狭患者行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根据左房和 /或左心耳内有无血栓形成进行分组。结果 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相比 ,在年龄、性别、左房大小方面无明显差异。血栓形成组心房纤颤及左房自发显影发生率高 ,二尖瓣口面积较小且无明显二尖瓣返流。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心房纤颤、左房自发显影、二尖瓣口面积是左房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风湿性二狭患者 ,尤其在没有二尖瓣返流且合并心房纤颤、左房自发显影时 ,发生左房血栓的风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探讨影响左房血栓形成的因素。方法 收集205例风湿-陛心脏病患经胸超声心动图资料,分为血栓组与无血栓对照组,分析左房血栓形成与年龄、左房大小、房颤、二尖瓣口面积及二尖瓣返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栓组左房较大,心房纤颤发生率明显增高,二尖瓣狭窄程度重,返流量明显小,均有统计学显性差异。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检出大部分左房血栓。左房血栓的形成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左房增大、二尖瓣狭窄及返流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及非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并脑栓塞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及非风湿性心脏病两类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心房纤颤(AF)致栓塞的危险性,对138例慢性AF并脑栓之病例进行了分析,其中风心病AF组88例,非风心AF组50例,脑栓塞发生率分别为23.86%,6.0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F并脑栓塞的发病除与左房直径大小有关外,风心组尚与心功能有关,非风心组与AF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行药学服务,观察临床路径干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9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路径管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药学监护。对比两组患者的抗凝治疗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药占比。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药占比方面的数据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抗凝治疗达标率与参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行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安全性能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60例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发病前心血管情况、栓塞部位和预后。方法 :对 6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 52例 ,其中心房纤颤 4 2例 ;8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中心房纤颤 8例 ;栓塞部位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4 8例 ;治愈 12例 ;好转 36例 ;死亡 12例。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 ,应积极纠正和预防心房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老年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71例,平均发病年龄53.6岁。与对照组比较,单纯二尖瓣狭窄者多,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者较少;有风湿活动者少;心房纤颤发生率高(91.6%);浮肿和心源性肝硬化发生率低。心功能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误诊、漏诊主要原因是心脏杂音不典型,或忽视心脏听诊。  相似文献   

14.
黄晓新 《河北医学》2000,6(9):807-809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梗塞发病前心血管情况,栓塞部位和预后。方法:对6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52例,其中心房纤颤42例;8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心房纤颤8例,栓塞部位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48例;治愈12例,好转36例,死亡12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应积极纠正和预防心房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病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既往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MRI进行分析。结果:心房纤颤84例,占8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21例,占21%;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63例,占63%;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大面积脑梗死76例占76%,合并出血性梗死23例,占23%。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其中大多数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心源性脑栓塞约76%为大面积梗死,而且病灶累及多叶,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相似文献   

16.
陈世蓉  高祖玲 《重庆医学》1998,27(5):298-299
回顾分析的10年收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患者60例,左心房戏在0-59mm为第一组,≥60mm,为第二组(30例),比较两组左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发现第二组左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心房纤颤、心力衰竭镁较高,其发生率与左房内径有较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丽熙  张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12-112
目的:为提高社区医院对心房颤动临床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及有效实施。方法:依据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久暂分为阵发性和慢型持续性房颤,依据心房波粗细分为粗波型房颤和细波型房颤,依据心室率快慢分为较慢型房颤、快速型房颤及极速型房颤。结果:①阵发性房颤76例(21.2%),其中风心病42例,冠心病28例。其他6例。慢性持续性房颤292例(81.5%),其中153例,冠心病84例,肺心病50例,其他5例。②粗波型房颤138例(38.7%),风心病86例(62.3%),冠心病48例(34.7%),其他4例。细波型房颤220例(61.4%),风心病89例(40.4%),冠心病110例(50.0%),其他24例。⑧较慢型房颤208例(51.8%),风心病132例,冠心病67例,其他9例;快速型房颤130例(36.3%),风心病89例。冠心病30例,其他1例;极速型房颤0例。358例中经X线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左房扩大178例,其中粗颤117例(66.0%),左房正常180例中粗颤(28.0%),显著差异(P〈0.01)。结论:f波的粗细不宜作为病因诊断的依据,而可能与房颤的时间,左房腔承受的压力和左房病变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82例,分为2组,A组(41例)采用胺碘酮治疗,X组(41例)采用西地兰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用药前和用药24 h心室率的差异.结果 与X组相比,A组治疗效果更好,心室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西地兰D相比,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高血压病患者心房纤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两组,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高血压不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分析比较两组间心房纤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心房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5年以下病程者P<0.01。结论合并糖尿病后高血压患者心房纤颤的发生显著增多,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心房纤颤、单纯脑梗塞以及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方法 测定 2 0例单纯持续性心房纤颤、2 0例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以及 2 0例单纯脑梗塞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膜上 p- se-lectin的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 ,并与 2 0例对照作对比。结果 单纯心房纤颤、单纯脑梗塞及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组的血小板 p- selectin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而单纯脑梗塞组及房颤合并脑梗塞组的 p-selectin的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又高于单纯的房颤组 (P<0 .0 5 ) ,前二者血浆中 p- selectin和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单纯心房纤颤和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患者中 p- selectin的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尤其以合并脑梗塞的患者更为突出。提示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小板活性的增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