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在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行组织间植入的治疗效果.方法: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病例3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腮腺粘液表皮样癌作常规腮腺恶性肿瘤根治手术.B组20例行保留面神经腮腺并肿瘤切除术,尽量将肿瘤切除干净,然后在怀疑有肿瘤残留或安全边界不足处放置125I放射性粒子作为术后辅助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UICC分期、病理分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随访,观察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结果:A组13例有面瘫症状,4例复发:B组无一例出现面瘫症状,无一例复发.结论: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辅以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内放疗疗效可靠且方法安全、操作简便,可有效降低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腮腺复发癌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腮腺复发癌的疗效.方法 33例腮腺复发癌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其中3例为单纯植入,4例为复发癌部分切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26例为腮腺复发癌完整切除联合植入.结果 3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患者随访10~41个月,经临床和CT检查,肿瘤完全缓解,未复发;另30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24例无复发.本组33例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88%.15例术前无面神经麻痹症状的患者中,13例保留面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放疗皮肤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腮腺复发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与单纯植入放射性粒子比较,前者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手术及在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腮腺恶性肿瘤并保存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解剖并保留受肿瘤侵犯的面神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125I组织间植入靶区设计,术中或术后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定期随诊,观察肿瘤复发情况、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放射性损伤.结果 32例患者随访12~44个月,未及肿瘤复发;未见明显放射性损伤症状.术后6个月患者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术中或术后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面神经受侵的腮腺恶性肿瘤,可以保留受肿瘤侵犯的面神经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4例头颈部癌患者,均于术中切除病灶,切缘及可疑残灶术中行Ⅰ125粒子植入。结果:24例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8例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术后随访3~27个月,21例生存至今。结论:放射性Ⅰ125粒子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为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安全和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初探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应用^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3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125Ⅰ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分别为术中即刻植入、术后经皮穿刺植入、单纯粒子植入),治疗前分别行靶区设计,平面植入计划或立体植入计划。植入后1周内及2个月后CT验证粒子分布及靶区剂量变化。随访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晚期恶性肿瘤单纯植入2例,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减轻;早期舌癌单纯植入1例,肿瘤完全消退;33例手术及粒子植入后随访,靶区覆盖范围均无复发及转移,有3例出现靶区外复发或转移。除8例局部皮肤充血反应外,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及外照射副反应。结论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对控制复发及颈部淋巴转移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手术患者采用游离或非游离方式保留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对降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0—2012年,在收治腮腺肿瘤患者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共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游离保留SMAS术式、B组为非游离保留SMAS术式、C组为传统手术方法不保留SMAS,每组各30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第6、12、18、24个月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术后2年随访比较3组患者腮腺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主观评价Frey综合征发生率,C组为50%,显著高于B组和A组;B组为23.33%,显著高于A组(3.33%),P<0.05。Frey综合征发生率A组为6.67%、B组为30.00%、C组为66.67%,组间比较C组>B组>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2年随访,A组复发2例,1例为腮腺混合瘤患者、1例为腺淋巴瘤,复发率为6.67%;B组复发3例,1例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2例腺淋巴瘤,复发率为10%;C组复发2例,1例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患者,1腮腺混合瘤患者,复发率为6.67%。3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腮腺肿瘤复发中位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游离保留SMAS术式,可有效降低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对兔面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为125I粒子治疗腮腺癌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将空壳粒子、一颗、两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面神经周围,取相应面神经行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空壳粒子组面神经见个别髓鞘中有空泡样改变,轴突无异常改变;一颗粒子组神经纤维变性,部分髓鞘板层结构分离;两颗粒子组髓鞘损伤较重,部分轴突消失。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面神经的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的损伤,其剂量越大面神经损伤的程度就越重,但在损伤的同时随着粒子剂量的衰减,损伤区域也有相应新生的神经纤维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腮腺深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1例腮腺深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诊断、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肿瘤直径大于4cm者37例,最大直径14cm;41例中腮腺混合瘤3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肌上皮瘤1例,粘液表皮样癌3例,腺泡细胞癌2例,恶性混合瘤2例。治疗办式:肿瘤小于6cm,术前细胞学检查为良性肿瘤者保留面神经腮腺深叶摘除术;肿瘤大于6cm者,保留面神经伞腮腺摘除术;恶性肿瘤全腮腺及面神经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良性肿瘤随诊1~7年无复发。恶性肿瘤4年后复发3例。结论:腮腺深叶肿瘤在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肿瘤性质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涎腺疾病     
腭部涎腺肿瘤116例临床分析,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转移中的作用,微量元素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关系的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面神经受侵的腮腺恶性肿瘤初步临床观察,短发夹状RNA沉默H-ras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侵袭到茎乳孔及周围骨质的腮腺深叶癌切除面神经后,即刻功能性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93例腮腺癌患者分为A,B,C 3组。①A组34例采用开放面神经管,去除周围骨质,将肿瘤连同腮腺及面神经扩大切除,同时行面神经移植的治疗方法;②B组35例采用未开放面神经管,仅将癌瘤连同腮腺及受累的面神经切除;③C组24例采用癌瘤与粘连的面神经干分离,保留面神经连续性的癌瘤切除。结果 A组术前有面瘫的12例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仅2例恢复;术前无面瘫的22例患者术后有15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术前无面瘫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术前有面瘫的患者(P<0·05)。B组35例患者术后均造成永久性面瘫。C组24例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术前无面瘫的患者中A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都显著高于B组和C 组(P<0·05);术前有面瘫的患者中A组和B组的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放面神经管即刻修复面神经功能的方法,既达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又符合功能外科的发展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数字化导航引导下125I粒子精确植入治疗颅底腺源性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应用数字化导航引导,行125I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颅底恶性肿瘤的患者9例。植入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将三维CT数据导入导航软件AccuNavi-A 2.0 中,进行三维重建,确定粒子植入方向、角度及深度。术中按术前计划植入穿刺针,在导航引导下,调整定位针位置及方向,穿刺进入颅底靶区及周围组织,植入125I粒子。实时验证125I粒子植入位置。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前、术后CT中肿瘤及靶区2个垂直的最大直径的乘积,统计局部复发率、局部控制率等指标。结果 9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腺样囊性癌5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肌上皮癌1例,腺泡细胞癌1例。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无失访病例。局部复发率11.1%,局部控制率77.78%。导航精确度达0.2~1.5 mm,未出现3级及以上放射性损伤。其中手术切缘阳性,未完整切除的5例患者中, CR 3例,PR 2例。2例切缘阴性患者,复查至今未发现明显新生物。外院手术后复发的2例患者,于数字化导航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CR 1例,PR 1例。结论 颅底恶性肿瘤位置隐蔽,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空间狭小,手术视野受限,单纯手术难以根治。导航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颅底恶性肿瘤具有靶区定位精准、局部控制率高、正常组织损伤小、作用持续、安全、微创的特点,为辅助治疗颅底恶性肿瘤提供了可靠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125I粒子插植治疗晚期腺样囊性癌,观察其疗效及放射损伤。方法对31例确诊的晚期腺样囊性癌患者.先制定放射治疗计划.然后根据方案在影像设备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并进行剂量学等验证。结果CT引导下植入22例:B超引导下植入9例;粒子植入治疗2个月复查,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7例,无变化(NC)7例,进展(PD)0例,有效率(CR+PR)77.4%,分别于6、12和24个月跟踪随访,显示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9.3%,患者不良反应症状、体征发生率及肿瘤附近黏膜小唾液腺腺泡萎缩率均远低于外照射放疗。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腺样囊性癌定位准确、疗效明显且放射损伤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腮腺肿瘤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对174腮腺肿瘤病例治疗方法和预后作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31例术后出现Frey综合症(17.8%),44例术中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病例则无1例出现Frey综合症;18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0%);10例发生涎瘘(6%);7例发生永久性面瘫(4%),139例良性肿瘤无1例出现术后复发,35例恶性肿瘤有15例出现原位灶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治疗应以局部切除及次全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恶性肿瘤应在全切除术的基础上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是预防Frey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腮腺癌临床常见,该文旨在分析影响腮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制定推测肿瘤复发可能性的方法。对1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无瘤生存率,回归分析与复发相关的预后因素。男64例,女63例,平均年龄53岁;黏液表皮样癌占34.6%,腺样囊性癌15.7%,腺癌14.3%,腺泡细胞癌9.4%;平均无瘤生存时间8.3a,肿瘤病理类型、面神经状况、肿瘤分化程度、患者年龄、切缘是复发相关因素(P<0.00001)。结论: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面瘫症状、患者年龄、切缘状况是腮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56例,肿瘤直径均≤3.0 cm,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0.5~1.0 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0.5~5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较.结果:56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无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其中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口干、暂时性面瘫、涎瘘和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可以作为体积较小(≤3.0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经首次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 70例的临床资料 ,对各项指标采用乘积限法 (Kaplan-Meier)估计各时点的生存率 ,同时进行序检验 (Logranktest)各组间差异 ,最后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 (CoxRegression)做多因素分析。全部资料通过SPSS软件完成。结果  70例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 ,术后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6 6 %、88 85 %、86 6 3%。肿瘤直径小于等于 4cm、术前区域淋巴结无转移、临床处于早期 (Ⅰ、Ⅱ期 )、高分化、术后无复发和转移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肿瘤直径大于 4cm、术前区域淋巴结有转移、临床晚期 (Ⅲ、Ⅳ期 )、低分化、术后出现复发及转移的患者。结论 TNM分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有无复发和转移是影响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含碘-125粒子义齿基托布源器在颌骨周围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并评价其初期疗效.方法:8 例颌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3 例鳞癌,3 例腺癌,2 例黏液表皮样癌),接受手术结合放射性粒子治疗或者单纯放射性粒子治疗,并佩戴义齿基托布源器.患者定期复查并填写生活质量调查表.结果:随访9~31 个月(中位时间为12 月),7 例接受放射性粒子结合手术治疗患者局部均无复发;1 例接受单纯放射性粒子治疗者,肿瘤缩小92%.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提高.结论:含碘-125粒子义齿基托布源器为综合治疗颌骨周围的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评估分析副腮腺肿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副腮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考虑到副腮腺肿瘤的特殊解剖部位,14例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腮腺肿瘤手术切口,并进行细致的面神经解剖。对于恶性副腮腺肿瘤给予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结果 14例副腮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6例,肌上皮瘤2例,腺泡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中分化黏液表皮样癌1例,肌上皮癌1例,侵袭性纤维瘤1例。所有患者术后的面型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 常规的腮腺手术切口进路治疗副腮腺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两种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类肿瘤、部分低度恶性肿瘤及炎症的手术效果,作者改进了术式,随机分组对照,34例用改良式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36例用经典式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改良术缩短手术时间、出血少。随访半年至6年半,两组病例无复发。改良术组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低于经典术组,局部积液发生率低于经典术组。改良术患侧腮腺区凸陷畸形较经典术轻,且可保存腮腺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粘液表皮样癌在小涎腺中是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在典型的描述中,粘液表皮样癌是由粘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所构成。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各种细胞形态的细微结构已有过报导。腮腺是一种浆液腺,然而,口腔内的小涎腺却以粘液腺为主。小涎腺中粘液表皮样癌的超微结构特征是能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