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实施体位干预的作用,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择224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剖宫产术中常规采取平卧位,干预组麻醉后即采取左倾25°~30°的仰卧位,常规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结果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且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剖宫产术中实施体位干预能有效的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调式充气装置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2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观察组92例,麻醉后采用自制的可调式充气装置行体位护理;对照1组91例,采用麻醉后将手术床左倾15~30°的方式行体位护理;对照2组92例,采用麻醉后产妇臀部用小枕垫高的方式行体位护理。比较三组下腔静脉受压状况、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体位侧滑率。结果三组下腔静脉管径变化、血流速度、体位侧滑距离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可调式充气装置,能有效改善子宫和胎儿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减少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和体位侧滑发生,提高剖宫产手术产妇体位的安全性及舒适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5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病例,就麻醉成功后发生时间、血压下降程度、对升压药的反应、体位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仰卧位低血压患者均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产妇不同体位肱动脉峰流速的变化,探讨其预测腰麻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的有效性。方法拟在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ASAⅠ或Ⅱ级,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SBP下降30 mm Hg或下降至80 mm Hg以下)分为SHS组和非SHS组。记录麻醉前仰卧位与左侧卧位的HR、SBP、DBP,同时超声测量肱动脉峰流速。并计算变换体位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值(Δ),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腰麻后发生SHS的预测作用。结果纳入196例产妇,有89例(45.4%)腰麻后发生了SHS。SHS组ΔSBP、ΔDBP、肱动脉峰流速最小值差值(ΔVpmin)、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差值(ΔΔVp)明显高于非SHS组(P0.05),ΔSBP、ΔDBP、ΔVpmin、ΔΔV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95%CI 0.575~0.846)、0.573(95%CI 0.419~0.727)、0.948(95%CI0.895~0.987)、0.864(95%CI 0.770~0.958),诊断界值分别为17.5 mm Hg、7.6 mm Hg、17.8 cm/s、13.1%。结论产妇不同体位下超声测量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可有效预测腰麻后SHS的发生,其中ΔVpmin≥17.8 cm/s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刮宫产术,较易出现“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达5%-80%。对母婴安全有严重威胁。因此,探索SHS的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我院在1999年-2002年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施行剖宫产术共209例。其中64例出现SHS。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较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而低血压在硬膜外麻醉较为常见,发生率达5%~80%。产妇特别是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产妇出现低血压,可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酸血症、胎盘缺氧和胎儿宫内窘迫。因此麻醉手术期间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对母婴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产妇易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腰麻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常选用的麻醉方法,而腰麻后随着腹肌松弛,子宫失去支撑作用可诱发或加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上预防腰麻下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方法有改变产妇体位、预先扩容等,本研究就自制托架(专利号为ZL 2007 20092454.1)预防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内关-外关透刺针法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疗效。
方法 选择择期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78例,年龄21~44岁,BMI 21.5~35.5 kg/m2,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n=38)和对照组(n=40)。针刺组在麻醉操作前,右侧内关透外关留针10 min,麻醉操作后左侧内关透外关留针30 min。对照组不予针刺操作。SHS定义为SBP<90 mmHg,且至少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症状之一。记录胎儿娩出前SHS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娩出前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和头晕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多巴胺用量和产妇满意例数。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术中SHS发生率、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产妇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双侧内关-外关透刺针法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SHS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低血压可能导致产妇恶心呕吐。甚歪意识丧失,而且低血压还可以造成子宫胎盘血流灌注的急速下降.妨碍胎盘的血气交换。引起胎儿缺氧、酸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本文就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 40)对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行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W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250 ml;H组输注HSS 40 250 ml;N组输注生理盐水250 ml。均于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30 min内输完。于输液前、输液后30 min、术后1 d采集产妇静脉血及脐动脉血检测电解质,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尿量。观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结果仰卧位低血压发生率W组(8.3%)和H组(6.7%)显著低于N组(18.3%)。H组术后24 h尿量显著多于W组和N组(P<0.05)。结论 HSS 40预输注可有效防治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临产妇腹主动、静脉受压,使得部分产妇不能平卧,通常采用左倾斜卧位或平卧下将子宫移置左侧行硬膜外阻滞,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本文观察比较了侧卧位和左倾斜30°平卧位硬膜外阻滞期间产妇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平面头向扩散和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腹型选择体位对预防产科麻醉中仰卧位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根据腹型来决定体位对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发生仰卧位综合征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方法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组,n=100)、腹型偏左组(B1组,n=50)和腹型偏右组(B2组,n=50),21~38岁,ASAⅠ或Ⅱ级。相同条件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成功后,A组手术床均向产妇的左侧倾斜15°;B1组手术床向产妇的左侧倾斜15°;B2组手术床向产妇的右侧倾斜15°。观察三组产妇出现仰卧位综合征的情况及不同体位选择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B1组和B2组产妇低血压、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神经活动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向产妇左侧倾斜手术床可以部分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却仍有近25%的产妇在向左侧倾斜手术床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了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但是根据腹型适时地选择向产妇右侧倾斜手术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预防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达到98%。根据腹型选择体位来预防麻醉过程中的仰卧位综合征的方法较单一采用向产妇左侧倾斜手术床来预防仰卧位综合征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反应的体位干预.方法:选择120例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或头痛病史,在腰硬联台麻醉下行刮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的产妇,术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为舒适卧位,对照组为去枕平卧位,观察不同卧位的2组产妇血压、头痛、呕吐及舒适度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6h内血压平稳,数值波动在正常范围;24h内头痛、呕吐的发生差异不显著;舒适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采用舒适卧位安全、舒适,可减少术后不适,术中术后血压平稳,利于术后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应用斜仰卧位这一体位的安全性和总结经验。方法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前组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应用斜仰卧位,对照组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选择传统体位。观察和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围术期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都比较平稳,对照组在体位摆放后一直到手术结束时相关指标水平有明显变化,包括术后短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术中躁动发生率明显增高。两组在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相当。结论 PCNL中体位应用斜仰卧位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减少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躁动,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应用斜仰卧位这一体位的安全性和总结经验。方法 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前组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应用斜仰卧位,对照组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选择传统体位。观察和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在围术期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都比较平稳,对照组在体位摆放后一直到手术结束时相关指标水平有明显变化,包括术后短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术中躁动发生率明显增高。两组在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相当。结论 PCNL中体位应用斜仰卧位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减少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躁动,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下肢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预测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166例,年龄20~35岁,BMI 20~40kg/m~2,ASAⅠ或Ⅱ级,禁食6~12h,入室后测量上下肢PI基础值,并快速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500ml,左侧卧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持续监测并记录产妇麻醉前至麻醉后10min内血压及PI值,以动脉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为产妇低血压判定标准,绘制上下肢PI基础值及其差值判断发生低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诊断阈值、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低血压产妇77例(46.4%),上、下肢PI基础值及其差值评估发生低血压的AUC(95%CI)分别为0.661、0.619、0.876,诊断阈值分别为1.81、0.873、1.094,判断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分别为0.481、0.883、0.818,特异度分别为0.798、0.371、0.798。结论上下肢PI基础差值可作为预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低血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与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较低,镇痛效果维持时间长。但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阻滞不全发生率较高,术中牵拉痛相对明显~([1-2])。布托啡诺主要激动κ-阿片肽受体,对缓解牵拉痛有较好效果。本研究通过麻醉前布托啡诺滴鼻,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产妇牵拉痛的缓解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  相似文献   

18.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体位对循环影响的典型症状,足月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取仰卧位时,因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使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导致心排量降低,尤其在麻醉状态下(全麻或椎管内麻醉)更容易发生严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喉罩插管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的应用.方法 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喉罩组(A组)采用喉罩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患者在摆好侧卧位后行喉罩插管,全程自主呼吸;B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平卧位待麻醉平面出现后再摆侧卧位,全程自主呼吸.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一次性操作成功率、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发生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中低血压及不适发生率、一次性操作成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喉罩插管全身麻醉方便、有效,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是值得推荐的全麻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体位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循环和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宮产的产妇80例均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平卧位(S组)、左侧倾斜30°位(L组)、左侧倾斜15°同时头低15°位(LT组)、仰卧同时头低15°位(ST组)。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10、15 min、胎儿娩出即刻患者的MAP、HR、SpO2及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麻醉后10 min,S、LT、ST三组MAP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也明显低于L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侧倾斜30°位可有效降低剖宮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