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及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奎硫平单药治疗组(研究组)和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观察4周。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2和4周分别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采用不良事件量表、SimpsonAngus量表、Barnes静坐不能评定量表及不自主运动量表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研究组痊愈率63.89%,有效率94.44%;对照组分别为66.67%和9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MR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周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6,P〈0.05)。结论: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与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疗效相同,且单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与奎硫平组、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奎硫平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用BRMS躁狂量表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4.4%,丙戊酸纳缓释片组有效率为8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05).治疗2周时托吡酯组与丙戊酸纳缓释片组减分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托吡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丙戊酸钠缓释片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在双相障碍及躁狂发作治疗中应用较多,为进一步了解其疗效及安全性,将其与氟哌啶醇分别合用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喹硫平治疗心境障碍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PD),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而言。DSM—Ⅳ和ICD-10将二者并列为两种主要心境障碍。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DSM—Ⅳ将双相障碍又分为若干个亚型,这在诊断上是一个重要变更,突出表现在分出了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基本区别是前者一般以躁狂发作严重;后者以抑郁发作严重,躁狂发作较轻,且家族史中阳性率高,发作次数多,对治疗反应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双相Ⅰ型发病率为0.5%~2.4%,双相Ⅱ型发病率为0.2%-5.0%。双相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同病率(焦虑障碍,酒依赖,药物依赖)与较高死亡率(特别是在抑郁相或者混合状态)特点。目前有关躁狂症状的治疗已有很大进展;而抑郁症状则被认为治疗困难,传统抗抑郁药物或心境稳定剂疗效均不佳。美国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喹硫平除对躁狂症状(单药或喹硫平+锂盐/双丙戊酸钠)或精神分裂症疗效明确外,还能控制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喹硫平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单药既可用于治疗双相躁狂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71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单用碳酸锂,共治疗8周。采用BRMS、CGI评定疗效,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BRMS、CGI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在治疗第1、2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而对照组则为90.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联合应用丙戊酸钠与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采集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共计纳入80例,纳入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与观察组(应用丙戊酸钠+喹硫平治疗),各组均40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躁狂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后,两组贝克-拉范森躁狂评定量表(BRMS)、呈不同程度降幅,且观察组降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合用丙戊酸钠与喹硫平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并且根据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总分≥20分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奎硫平(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达800 mg/d)或碳酸锂(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达2000 mg/d)治疗,共观察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YMRS总分的改变(末次观察值结转).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等.结果 共随机分配155例患者(奎硫平组为78例,碳酸锂组为77例).意向性治疗人群共154例(两组各77例).奎硫平和碳酸锂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42.9 mg/d和1377.7 mg/d.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YMRS减分值分别为-18.2分和-15.9分.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的有效率(78%)明显高于碳酸锂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和69%.奎硫平在最大剂量达800 mg/d的情况下耐受性较好,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便秘(35%)、头晕(15%)和腹泻(10%);碳酸锂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17%)、便秘(13%)和呕吐(13%).碳酸锂组中有3例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其中有1例为严重不良事件;奎硫平组无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的研究者.结论 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奎硫平与氯丙嗪辅助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6例躁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6周治疗.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的减分率无显著差异,奎硫平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氯丙嗪组显著;奎硫平组心血管症状及神经毒性反应均较氯丙嗪组低.结论: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与氯丙嗪合并碳酸锂的疗效相似,前者起效较快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编辑先生:双相抑郁是目前关注的热点,临床上我们仍用抗抑郁药、有时联合其他药物来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一般都有效。但是,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治疗的药物只有奥氮平/氟西汀合剂和奎硫平。  相似文献   

10.
奎硫平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奎硫平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奎硫平组痊愈率为69.7%,对照组为19.2%(x~2=14.85,P<0.01)。两组均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无疗效和不良反应导致的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脱落率为8.3%,对照组为18.7%(x~2=1.58,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好。  相似文献   

11.
奎硫平对治疗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合用奎硫平(商品名:思瑞康)治疗抑郁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就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和奎硫平(商品名:思瑞康)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奎硫平(商品名:启维)与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奎硫平诱发癫痫大发作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从2001年开始使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于2004年2月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治疗一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病人,用药一周后病人出现癫痫抽搐发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126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疗程8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来评估临床疗效,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组BRMS及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与喹硫平单药治疗相比,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奎硫平对体质量及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奎硫平(商品名:启维)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其对体质量与血脂影响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奎硫平对女性躁狂发作的急性期及维持期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1例女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奎硫平0.4~0.8 g/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碳酸锂1.0~1.75 g/d,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于治疗后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RM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1.17,P均0.05);研究组痊愈率69.0%,对照组痊愈率73.3%,两组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51,P均0.05)。结论:奎硫平单用与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女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奎硫平(Quetiapine,商品名,启维)治疗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以利培酮治疗作为对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介素-1β(IL-1β)在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清水平。方法:采用Young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评定,其中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3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71例;以单相抑郁症组21例,双相障碍缓解组18例和健康正常者33名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和IL-1β水平。结果: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血清BDNF水平分别为(32.46±1.54)ng/ml和(28.75±1.62)ng/ml,IL-1β水平分别为(39.63±3.13)ng/ml和(34.84±1.87)ng/ml,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5.70±5.74)ng/ml和(54.48±9.46)ng/ml(P〈0.01);而双相障碍缓解组BDNF和IL-1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与BDNF及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富马酸喹硫平片、丙戊酸镁缓释片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将两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评分及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言语记忆测验(HVLT-R)、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方面,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但是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