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神经病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推广脑脊液细胞学的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诊断水平,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拟订于2011年10月17~23日在南京举办脑脊液细胞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常见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表现,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病毒抗体特异性指数对临床诊断的病毒性脑炎进行病原学诊断,获得三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脑炎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EB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设立非病毒性脑炎组为对照组。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EB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进行动态观察,分析比较脑脊液细胞学表现的差异;并且把脑炎组与对照组的脑脊液细胞学的异常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脑脊液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和红细胞吞噬细胞;EB病毒性脑炎和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符合一般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即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象-淋巴样细胞反应。脑炎组与对照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类型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出现红细胞是一个特征性的现象;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与脑脊液CEA联合检测对脑膜癌病临床检测价值。方法脑脊液细胞学采用迈格姬染色法,脑脊液CE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40例脑膜癌病患者中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36例,CEA检测阳性26例,两者联合检测阳性39例。结论对于脑膜癌病脑脊液细胞学是最好的确诊依据,CEA则是较好的辅助诊断依据,两者联检可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 采用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收集细胞,迈格-姬氏法染色,光学油镜观片.结果 80例乙脑病人脑脊液细胞学均有异常,各病期有不同的细胞学变化.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为乙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脊液"液基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1例"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脑脊液",根据细胞独特的形态学特点,作出初步诊断.结论 "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临床诊断各种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弥补"脑脊液"常规检查方法 易漏诊获取细胞少的缺陷[1].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细胞学规范化检查和诊断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脑脊液检查只能提供其细胞的总数和简单的分类,收集细胞不多,辨认各类细胞特别是恶性细胞非常困难,临床诊断价值有限。随着脑脊液细胞收集方法的不断改善和染色技术的不断完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被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白血病、淋巴瘤、脑寄生虫病等疾病不可缺少的诊断和监测手段之一。并有助于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包括影像学在内的其他检查均不能取而代之。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南京医学院侯熙德教授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粟秀初教授相继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室,并研制了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仪。到80年代以来,在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的一些医教研单位相继建立了各自的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并取得了可喜成绩。1985年至今我国相继召开了7次全国性脑脊液细胞学学术会议,及时总结和交流了脑脊液细胞学的研究工作和应用成果,出版脑脊液细胞学专著5部,发表论文多篇;1991年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批准,成立了脑脊液细胞学学组,标志我国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研究工作已形成规模,成为我国一门具有较好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但是我国目前脑脊液细胞学诊断发展仍不平衡,实验室操作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 :采用FMU -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收集细胞 ,迈一格一姬氏法染色 ,光学油镜观片。结果 :60例乙脑病人脑脊液细胞学均有异常 ,各病期有不同的细胞学变化。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为乙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癌胚抗原(CEA)免疫组化染色在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Shandon Cytospin4离心沉淀仪玻片离心法,CEA免疫细胞化学采用SP法。结果:33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其中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87.88%(29/33),22例结合CE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81.82%(18/22);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的重要手段,且两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采用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收集细胞,迈一格一姬氏法染色,光学油镜观片。结果:60例乙脑病人脑脊液细胞学均有异常,各病期有不同的细胞学变化。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为乙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30例脑脊液细胞学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30例病例均经免疫学(HSV抗原检查和PCR)和临床确诊,采用常规的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细胞,经MGG染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进行逐个细胞检查。结果仅14例病例(466%)的常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增高,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有异常,且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主的淋巴细胞反应为多见(667%)。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异常率高于常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检查,且符合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主的一般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规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脑脊液细胞计数的高低和脑脊液细胞学异常的类型似与HSV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CSF)变化及临床特点。方法42例病人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采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细胞,经MGG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全部病例脑脊液细胞学均有异常,老年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结论初诊时,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比例占优势较多,随病程进展出现程度不同的混合细胞反应,治疗有效者嗜中性粒细胞下降及消失较快;一部分患者一直以淋巴细胞占优势,伴有激活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并持续性较长时间。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变化,为判断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转归、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脊液细胞学学组拟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石家庄召开"全国脑脊液细胞学暨第七届脑脊液及细胞学学术研讨会",征稿内容如下:1、未公开在全国杂志上发表的文章;2、内容涉及脑脊液细胞学或脑脊液学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3、脑脊液细胞学或脑脊液学在临床各学科的应用;4、脑脊液细胞学细胞收集,染色及特殊检查方法等,均欢迎投搞交流。论文要求:全文和摘要各一份,摘要按结构式撰写(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并请将文题、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及作者姓名在摘要上方标出,最好微机4号字隔行打印,请于2008年6月30日之前将论文寄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刘瑞春陈倩收,邮政编码:050000,并注明:全国脑脊液细胞学会议征稿,或通过e-mail发送到csfc2008@yahoo.com.cn,参加会议者授予国家医学教育学分,并颁发论文证书,对其中优秀论文可登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咨询电话:0311-660027240311-66002451全国脑脊液学暨第七届脑脊液细胞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脊液细胞学学组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细胞学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脑膜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脑膜癌病 (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的诊断价值。方法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用侯氏自然沉淀法和粟氏玻片离心法 ,免疫组化染色用SP法。结果 :1 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1 0例 ,其中 5例用常规涂片 ,异常细胞阳性率 2 0 % ,5例用脑脊液细胞学收集细胞法异常细胞阳性率 80 % ,5例中 1例血清癌胚抗原 (CEA)阳性 ,1例细胞角蛋白 (CK)阳性 ,2例CEA、CK均阳性。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脑膜癌病1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脑膜癌病患者 ,经临床表现、MRI、脑脊液细胞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 ,恶心呕吐 ,四肢无力和不同程度脑膜刺激征 ,局灶定位体征少 ,病情进行性加重。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应且与脑表面相连 ,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全国脑脊液细胞学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脊液细胞学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8~22日在江西省瑞昌市举行。会议正式代表43名,列席代表25名。共收到论文70篇,其中40篇在大会上宣读,内容包括脑脊液细胞学和脑脊液学的基础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4例脑膜癌病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中2例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粟氏玻片离心法,MGG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采用酶标聚合物法(LDP法).结果 4例患者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细胞成团聚集或散在分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胞膜有突起,胞浆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仁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示广谱角蛋白(CKpan)阳性1例.结论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主要特征为有异常形态的肿瘤细胞,这是脑膜癌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细胞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诊断脑膜癌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脑膜癌病(M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MC患者的脑脊液标本21份分别进行常规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首次脑脊液检查阳性者常规脑脊液细胞学4例,而抗癌胚抗原(CEA)和抗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细胞化学均为10例;总阳性率常规脑脊液细胞学为42.86%(9/21),抗CEA免疫细胞化学为80.95%(17/21),抗EMA免疫细胞化学为85.71%(18/21)。结论免疫细胞化学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脑脊液细胞学,可提高MC患者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之脑脊液细胞学。方法对46例HSE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样细胞反应为主,中性粒细胞反应仅见于短暂的急性期,亚急性与修复期并无明显界限,以起病后一周移行趋势较明显。早期发现脑脊液(CSF)中红细胞是本病出血坏死的依据之一。结论脑脊液细胞学的改变,特别是动态观察,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信息     
脑脊液细胞学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为进一步推广脑脊液细胞学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诊断水平,拟定于2004年10月在南京举办脑脊液细胞学继续教育学习班。主要讲授脑脊液细胞学的最新进展、新技术应用、诊断及鉴别诊断;学习班为期4天,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际操作。欢迎广大神经科、病理科及检验科医师参加。学费400元,资料费、实习费100元。学习期满,考核合格,授予省级继续教育学分8分。欲参加者请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科教科联系,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号南京脑科医院科教科,邮编210029,电话025-83700011转620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病情进展及指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粟氏FMU-5型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脑脊液细胞,迈-格-姬(MGG)染色,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白血病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分析2000~2008年我院住院的58例CNSL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 58例患者包括19例儿童和39例成人病例。其脑脊液细胞学均发现白血病细胞,占脑脊液细胞的5~96%。其中5例首次检测诊断为CNSL后失访,其余病例均于治疗过程中重复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白血病细胞所占比例多数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直至完全消失;11例比值出现反复,最终逐渐降低;8例未见明显降低。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CNS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