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零度位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金建华  吴纪奎 《中国骨伤》2001,14(3):180-180
作者自 1992年来应用零度位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38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19~ 83岁 ;右侧 2 2例 ,左侧 16例。均为新鲜脱位。分型 :盂下型 19例 ,喙突下型 14例 ,锁骨下型 5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9例 ,多发骨折 4例。2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 ,不用麻醉。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操作步骤 ,以取得配合。取仰卧位。以右侧为例 ,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肘上方 ,一手握住前臂 ,逐渐外展上举肩关节至零度位 (即肩关节外展 135°及上举 135°)。持续牵引 3~ 5min ,然后一手继续牵引 ,一手…  相似文献   

2.
唐永明 《中国骨伤》1998,11(6):89-89
1982年以来,笔者采用悬吊牵引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1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龄35~60岁;右侧16例,左侧2例,均为新鲜前脱位;肩关节合并肽骨大结节骨折12例。治疗方法在门框下,病人站在木垫上,患侧上肢徐徐上举,抓住气窗横档,并以阔绷带将手腕缚于横档,然后令助手移去脚下木垫,使病人悬空,悬吊工~2分钟后,由于重力牵引作用,上肢肌肉渐渐松弛,此时术者以两手拇指推压腋窝肽骨头,余指扳拉肩峰,内外加压施行手法,使肢骨头落入肩盂,闻及复位响声,再在病人脚下加上木垫,松解…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2018年12月,我科采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60例首次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54~88岁。均确诊为首次肩关节前脱位。1.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伤肢缓慢放下,用布带扎住手腕向下悬挂重物。依据患者身体强壮程度在2~5 kg范围内调整牵引重量,牵引时间15~20 min。在牵引作用下肩部肌肉逐渐放松,多数患者在牵引过程中脱位可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可稍旋转上肢,用手指在肱骨头前侧向外后方轻轻推顶,复位肱骨头。  相似文献   

4.
石中东 《中国骨伤》2002,15(1):24-24
肩关节前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关节脱位之一 ,传统整复方法有多种。我院自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采用肩关节零度位法整复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共计 2 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18岁~ 5 7岁。右侧脱位 13例 ,左侧脱位 9例 ;喙突下型 12例 ,盂下型 8例 ,锁骨下型 2例 ;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6例。本组病例均为外伤所致新鲜肩关节前脱位。2 整复方法与结果  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 ,术者立于患侧 ,术者一手把持住肱骨头 ,另一手握住患肢前臂呈中立位 ,在轻度牵引下使患肢缓缓上举过肩呈 15 5°上举位 ,此…  相似文献   

5.
过肩折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3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湧  陈渭良  吴峰 《中国骨伤》1998,11(4):53-54
作者近年来采用过肩折顶单人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33例,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9~96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双侧1例);锁骨下型4例,喙突下型16例,盂下型14例;习惯性脱位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3例,肱骨干骨折1例,多发骨折2例。33例全部是新鲜脱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不用任何麻醉。把复位的优点向病人说明,取得患者配合,使伤肢松弛是复位的重要步骤。以左肩为例,患者取仰卧位。把患肢前上臂对向搁置术者右前上臂,术者握住伤肢时关节上端,缓缓持患肢外展、外旋,过肩上举…  相似文献   

6.
我们运用下蹲牵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1岁;新鲜脱位23例,陈旧脱位4例。脱位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大结节撕脱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治疗方法 病者端坐于诊断桌上,助手由健侧环抱患肢腋下及胸部,向内上方牵引。术者一手握住肱骨远端,另手持腕部呈外展、外旋位向下方牵引,同时缓慢下蹲,嘱患者尽量挺胸,这样,利用术者的体重增加双手牵引力度,持续2~3分钟,多数患者即闻及弹响,肩关节饱满,肱骨头复位。若未能复位则在持续牵引的同时,逐渐内收患肢贴近胸部,屈肘即能…  相似文献   

7.
零度复位法治疗成人肩关节脱位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零度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机制和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笔者应用零度复位法对46例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效果和分析复位原理。结果46例均一次性复位成功,复位过程中未出现继发损伤。对本组43例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治愈41例,好转2例。结论零度复位法治疗成人肩关节脱位简便、易行,能有效地避免继发损伤,符合肩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原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0年以来门诊共收治肩关节前脱位186例,现将9例经常规复位方法失败后改用超外展位牵引复位法复位成功的病例作一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3例,女6例;年龄28~63岁;左侧5例,右侧4例;伤后就诊时间20分钟~12小时;盂下脱位4例(2例伴肱骨大结节骨折),喙突下脱位5例(1例伴肽骨大结节骨折);全部为间接暴力致伤,均有肩关节过度外展跌仆史。治疗方法一般无需麻醉,如脱位时间较长,局部肿痛严重者可采用关节腔内局麻。患者取仰卧位,一助手双臂合抱或用宽布带绕过患者胸廓上部牵引以固定躯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1年来临床应用零度位牵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体会83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用零度位牵引复位的疗效。结果复位均成功,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无复发脱位。结论零度位牵引法整复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其效果显著,该手法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评价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2月至2011年4月,应用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1028例,男689例,女339例;年龄11~86岁,平均38.3岁;其中32例曾因Hippocrates法复位失败;8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复位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患侧腕部,足蹬于患侧腋下(左侧脱位用右足,右侧脱位用左足),另一足立地支撑;复位时,双手持缓用力牵引腕部约半分钟,足蹬腋下加以对抗,并且逐渐由畸形位置变为外展、外旋及后伸位;牵引同时发挥足跟的杠杆支点作用进行收展时轻轻摇晃患肢并内旋外旋进行复位。结果:1027例患者1次复位成功,平均复位时间50s;1例因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后行手术治愈。8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中84例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2例较大骨片者复位后不稳定,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痊愈。按Neer评分:优1012例,良15例。结论:俯位改良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复位时不需麻醉,患者痛苦少,费用低,复位时间短,易掌握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零度位牵引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对41例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零度位牵引法治疗。结果 41例均成功复位,未发生继发性损伤。随访3~31个月,依据Constant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2.68%。结论零度位牵引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丘青中 《中国骨伤》1998,11(4):69-70
我院从1992~1995年采用上举位复位贴胸绷带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7~75岁;外展型22例,内收型11例,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72小时;固定时间:3~4周。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一助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下套住肩关节斜向健侧作对抗牵引,沿畸形方向持续牵引。术者行推挤手法,矫正内外侧方或成角移位,然后将患肢缓缓上举过头,采用上举复位法矫正骨折端前成角或向前移位,再逐渐由上举位屈肘内收将患肢上臂贴胸息手搭于…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前脱位发病率很高。Kocker和Hippocrates复位方法仍在普遍应用。但这两种方法均有并发症。复位操作费力并使病人疼痛。大部分病人术前需用药。改良Milch复位法复位容易、无痛,仅有极少数病人需用药物。经X线片确诊后,患者取仰卧位,伤肢内收屈肘90度,手放于腹部。复位方法必须向患者作细致的解释,取得其配合。 Milch复位方法:1)上肢外展;2)肘关节伸直并牵引;3)上臂外旋并按压肱骨头使其滑入关节盂。作者的改良Milch复位法:1)医生一手在外展患肢时,另一手放于患侧上臂,如能摸  相似文献   

14.
鲁玉琦  张雷 《中国骨伤》1998,11(6):87-88
自1993年6月~1995年7月,我们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腋下夹泡沫塑料垫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内收型8例,疗效满意,结合临床浅谈治疗体八2。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4~56岁;伤后到治疗时间最长5天,最短2小时。治疗方法病人坐位,局麻或臂丛麻。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下向上牵引,患肢屈肘90”,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肘部沿内收方向牵引。术者二拇指按住骨折部,将骨折远端的近端向内推,其它四指拉骨折远端外展,此时助手将病人肘部外展即可复位’‘’。拍片仍显示复位不佳,多有向前成角畸形,采用过顶复位法‘”矫…  相似文献   

15.
刘银军 《中国骨伤》2001,14(9):565-565
笔者于近年运用提肱压肩牵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中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14~ 6 8岁 ;新鲜脱位13例 ,习惯性脱位 2例 ,陈旧性脱位 2例 ;脱位伴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3例 ;喙突下脱位 11例 ,锁骨下脱位 4例 ,孟下 2例。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第一助手由健侧环抱患侧腋下及胸部 ,向健侧水平位牵引 ,第二助手握持患者肘及前臂 ,顺势持续牵引 ,牵引下缓缓将肩外展至 90°位与第一助手对抗牵引。术者用手法点按肩贞、肩、肩井、天宗等穴 ,在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行…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本院张氏传统的牵拉提捺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操作方法:端坐于凳子上或直立于地面,术者站立于患者外侧,用与患肢相同侧的手握住患者腕上前臂或上臂部作极度外旋性牵引,并使患肢从轻中度的外展逐渐内收,有必要时再作内旋;另一手四指放于患者腋下拉住肱骨头或外科颈部作向外拉力,其拇指按捺于肩峰,运用虎口之力提升脱出的肱骨头,术者双手同时用力即感盂与头对合的响声或手感,表示巳经复位.检查肩关节活动正常后,腋  相似文献   

17.
挽肘握腕膝顶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志纯 《中国骨伤》2003,16(5):293-293
自 1 98 6年采用挽肘握腕膝顶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1 4 2例 ,均取得复位成功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4 2例中男 96例 ,女 46例 ;年龄 2 5~ 61岁 ;前脱位1 0 1例 ,后脱位 41例 ,其中陈旧性脱位 1 2例 ,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 1 5例。2 治疗方法以右肩关节脱位为例 :患者仰卧 ,术者站患侧 ,以右肘挽患侧肘关节 ,右手握自己左上臂 ,左手反握患肢右腕 ,右膝顶患肢腋窝处 ,形成挽肘向下牵引 ,握腕下压稳定和增加挽肘牵引力量 ,膝部向上顶住肱骨头 ;前脱位者顺患肢外展势牵引 ,后脱位者顺中立位或内收位牵引 ,逐渐外展外旋 ,对抗牵引3~ 5min…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启关节前脱位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于1991年2月~1994年12月用外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40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以17岁~71岁;伤后来院就诊时间,24小时内30例,25小时至48小时6例,48小时以上4例,最长为74小时;入院前曾在外院或本院行传统手法复位次数,未治疗26例,复位1次失败8例,2次失败5例,3次失败1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9例;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治疗前后均有X线片证实。治疗方法与结果患侧肩关节一般不需麻醉或为了减轻疼痛可行血肿内麻醉或臂丛…  相似文献   

19.
王钢 《中国骨伤》2001,14(12):767-767
采用超外展外旋位整复高体重肩部肌肉发达者肩关节前脱位 2 1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中均为男性 ,年龄 2 5~ 45岁。体重 75~ 86kg。2 1例均摄X线片诊断为肩节前脱位 ,其中右肩 9例 ,左肩 12例 ;盂下 18例 ,喙突下 3例 ;并发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4例。2 治疗方法   2 1例患者均取仰卧位 ,行Hippocratic复位法失败后 ,改用超外展外旋位整复。一助手双手各拉绕过患侧胸部的床单两头 ,固定患者胸部 ,一助手缓缓顺势牵拉患肩手臂外展至12 0°左右 ,外旋位牵引 ,术者在患肩腋下垫上棉垫 ,一手按住肩…  相似文献   

20.
1993~1997年,我们采用拔伸旋转法治疗Galeazzi氏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7~59岁;受伤距治疗时间1~8天。稳定型10例,不稳定型11例,特殊型3例。有2例合并舟骨骨折,均未合并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治疗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患者仰卧于整复床上,肩关节外展60°~90°,肘关节屈曲90°。一助手握持患肢前臂近端及肘关节。另一助手一手握患肢大鱼际部,一手握小鱼际部,加大桡侧牵引力量,于患肢前臂中立位拔伸牵引3~5分钟。术者双手环扣下尺桡关节,在牵引下缓缓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