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盆底重建科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346例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体检的健康女性349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其孕产次数、绝经史、子宫切除术手术史、子宫肌瘤病史及白带常规结果。结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有子宫切除术史、绝经史、白带常规清洁度≥III度及阴道乳酸杆菌缺乏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孕次和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子宫切除手术史、孕次、产次及阴道乳酸杆菌的缺乏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子宫切除术史、孕产次数多、白带常规清洁度≥III度及阴道乳酸杆菌缺乏可能参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而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存在可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该院收治的因宫颈癌和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的11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宫颈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 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宫颈癌治疗情况、围术期情况及术后情况,统计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盆底功能情况。结果 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 <0.05);宫颈癌组I 类肌纤维力级别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力级别及疲劳度均短于对照组(P <0.05);宫颈癌组中,发生PFD 共计37例(64.9%),年龄>45 岁、便秘、分娩次数≥ 2 次,术后时间≥ 12 个月、导管留置时间≥ 7 d 及绝经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提高(P <0.05)。结论 年龄、便秘、分娩次数、尿管留置时间及绝经可能是宫颈癌患者术后PFD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6~10周初产妇共709例,行盆底分级肌力测定,分析产科因素与PF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异常142例(40.2%),Ⅱ类肌纤维异常151例(42.8%);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异常194例(54.5%),Ⅱ类肌纤维异常201例(5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D 与年龄(OR=3.134)、第二产程时间(OR=2.487)、孕期BMI增加值(OR=3.052)、新生儿出生体重(OR=3.665)有关(P<0.05)。结论:剖宫产对于PFD无保护作用。产妇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孕期BM I增加值、新生儿体重均为PF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鑫  倪观太 《医学综述》2014,(8):1435-143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及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人们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及对盆底功能锻炼的重视,盆底修复和重建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就女性PF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国内外相关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韩丽琼 《中外医疗》2013,32(21):159-16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妇科门诊诊治的1000例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500例和心理护理组500例。结果心理护理组对于疾病认知能力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心理情绪,使患者配合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为一个多种病因引起的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怀孕和分娩对盆底功能都有影响,包括分娩方法、剖宫产次数、胎儿大小、多胎、产程长短都会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随着国家对二胎以及三胎政策的逐步开放,受孕对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也越来越需要临床医师重视。经盆腔超声由于其无创、便捷、迅速等特点,已经成为评价盆底功能的最常用方法。现对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及经盆腔超声在妊娠期相关PFD的使用价值与产后康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城乡育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的患病状况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广西北流辖区采用整体抽样方法,抽取18~49岁育龄妇女5620人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功能筛查,并对PFD发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5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576份(99.22%)。 PFD 患病率为26.51%(1478/5576),其中乡镇患病率为29.51%(943/3196),高于城区患病率的22.48%(535/2380),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患病率为10.99%(613/5576);压力性尿失禁(SUI)患病率为15.51%(865/5576)。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引起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产次、阴道分娩和体力劳动。结论 PFD是城乡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年龄、产次、阴道分娩、体力劳动是PF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健康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Glazer方案对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产后6~8周健康产妇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包括非阴道助产及阴道助产)在前、后静息阶段肌肉过度活跃风险明显降低(P=0.000),但阴道分娩时快肌肌力、慢肌肌力与耐力受损风险明显增加(P=0.000);与婴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相比,婴儿体质量<4 000 g的产妇快肌受损风险明显降低(P=0.004);与分娩时会阴肌肉损伤的产妇相比,会阴肌肉无损伤产妇快肌受损风险明显降低(OR=0.815,95%CI=0.683~0.973)。结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均可能引起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剖宫产对盆底肌无明显保护作用;婴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时会阴肌肉有无损伤是导致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B组),另选取51例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应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B组尿失禁患者在缩肛、Valsalva、静息三种状态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超声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以使充分显示患者盆底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相关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医院妇产科2020年3—8月就诊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入选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入选患者167例。依据产妇产后42 d复查结果分为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PFD组,85例)、未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非PFD组,82例)。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分娩进程和胎儿情况。结果 (1)PFD组患者剖宫产14例,非PFD组剖宫产29例,PFD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低于非PFD组(χ2=5.233,P<0.05)。PFD组产钳助产23例,非PFD组产钳助产1例,PFD组产钳助产率显著高于非PFD组(χ2=20.167,P<0.01)。(2)PFD组患者正常产程14例,非PFD组正常产程39例,PFD组患者正常产程的人数显著低于非PFD组(χ2=11.792,P<0.01)。PFD组患者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异常的例数分别为27例、21例,非PFD组患者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异常的例数分别为7例、4例,PFD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与盆底解剖结构密切相关。PFD包括的范围很广,临床上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只能获得一个大体诊断。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师对盆底解剖结构有了新的认识,也为PFD的诊断提供了帮助。该文主要介绍超声、核磁共振成像、X线检查以及影像尿动力学等影像学技术在PFD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伟华 《中外医疗》2010,29(22):107-107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引起或诱发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门诊或住院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6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年龄、绝经、分娩方式、分娩次数、体重指数、子宫切除术、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是本病主要的引起或诱发因素。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的疾病。在临床中针对引起或诱发本病因素年龄、绝经、分娩方式、分娩次数、体重指数、子宫切除术、糖尿病、营养不良等高度重视,针对性的对引起或诱发因素进行治疗,以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干预)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3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盆底Ⅰ类肌肌力(3.64±0.95),盆底Ⅱ类肌肌力(3.74±0.91),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9.17±1.46),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9.56±1.85);对照组治疗后盆底I类肌肌力(2.11±0.24),盆底Ⅱ类肌肌力(2.32±0.26),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5.43±0.5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5.82±0.7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0.71±0.23)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3.54±0.26)分;对照组治疗后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2.14±1.03)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6.71±0.6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可以改善盆底肌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重视影响生活质量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兰 《疑难病杂志》2010,9(3):165-167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此类疾病非致命性疾病,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基础上新兴了交叉的亚学科——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ogynecology and reconstructive pelvic  相似文献   

15.
侯琳  商敏 《中国医刊》2022,(2):145-148
妊娠及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目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慢性疾病.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家族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偏高、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5kg、第二产程延长等.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产前的宣教,孕期营养指导,产程中适当的干预及...  相似文献   

1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其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聚丙烯补片的研制和应用,盆底修补及重建手术有了很大进展。盆底康复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也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建六 《中国医刊》2005,40(8):10-1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产后P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盆底功能受损症状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频尿急、下腹酸胀/下坠感、腰骶痛、阴道干涩、阴道松弛所占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量表-7(UDI-7)中的社会关系、活动、情感、旅行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PFD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改善PFD症状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与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临床诊断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 quantitation,POP-Q)Ⅲ~Ⅳ度患者60例,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式组)30例、全盆底重建术(重建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12个月POP-Q分度检查等客观指标及患者手术前后排尿、排便、盆腔疼痛等主观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高、排尿症状改善优于阴式组,POP-Q分期评估两组患者术后Aa、Ba、C、D、Ap、Bp位点均得到显著改善,但两组均有1例复发脱垂。结论:两种术式用于治疗女性盆腔脏器重度脱垂都是安全可行的,全盆底重建术近期效果优于阴式全子宫切除述+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和循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