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院区框架下护理同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优化护理管理构架,采用统一的护理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统筹安排院区间人员的调动和培训,以及借助于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院区间同质管理。[结果]分院区在"以病人为中心"和护理管理两大质量指标方面均优于主院区(P<0.05),主院区和分院区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通过优化分院区护理管理构架,借助于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有效促进院区间的同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院二区框架下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优化护理制度、质控标准、护理操作流程、护理规范,一院两区护士轮训轮岗和培训,以及借助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一院两区同质化管理。结果 本部和院区护理质控、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基理论考试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通过优化院区护理管理架构,借助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有效促进一院二区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资多院区手术室的管理方法,保障各院区手术室具有相同的护理质量,以满足各专科手术的需求,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设置手术室三级管理构架,实行3个院区统一质量管理;建立统一培训体系,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专业能力具有相同的水平;实行基础人力资源均衡分配,结合高弹人力资源调配机制及轮转制度,使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依托信息集成系统,兼顾手术医生各院区工作的手术排程;通过院区间器械联动机制,实行成本控制。结果 3个院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与主院区相同,均高于97%;器械购置成本节省170.48万元。结论实行多院区手术室管理,可满足临床需求,保证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手术室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探讨其在机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基于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建立机动护士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护士排班系统相关联,数据共享,具备人力资源预警功能,借助于动态、便于查询的机动护士人员库,进行应急状态下人力资源的调配、管理。[结果]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充分利用,一次调配成功率得到提升,机动护士和护士长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提升护理管理者和机动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住院行Mile’s手术的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3年入院行Mile’s手术的6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采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肠造口评估、用具选择、扩肛、对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评估、生活社交方面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直肠癌Mile’s术病人护理中,能促进病人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病人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首次功能锻炼时间、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疾病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护理路径有助于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对门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本院门急诊应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对比分析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应用前后门急诊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与应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前相比,应用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病人对住院环境、护理技术、护理服务、危急情况处理、沟通能力、情感支持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且实施后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应用前(P0.05)。[结论]应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及投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的护理实践。[方法]通过自愿及竞聘的原则从胃肠外科、胸外科、骨外科3个专科中选出3个病房试验组,并各设置顾问护士1名,与医生组建医护团队,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系统、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从3个专科中另选择3个病房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结果]同质医疗服务模式改进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医护之间的合作满意度。[结论]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开展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护合作,及时满足病人服务需求,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与应用基于IPAD的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模块,应用于病人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调查,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方法]在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基于IPAD+WLAN技术,建立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模块,病区管理者可随时手持IPAD在床边完成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模块应用后,病区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录入、计算、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耗时较前明显减少(均P0.01),病人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应用IPAD进行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可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护理管理的信息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基于管理要素及信息分析技术的护理管理平台系统,评估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在文献回顾、科室调研的基础上融合管理要素并结合信息分析技术、PDCA循环理论初步构建护理管理模块,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通过问卷调查、工时测定方法,对护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运用基于管理要素及信息分析技术的护理管理系统后,病人住院体验与满意度、不良事件上报率、护士执业环境评分均提升,护理质控检查与反馈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使用基于管理要素及信息分析技术构建的护理管理系统可提升病人满意度和不良事件上报率,改善护士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郭辉 《全科护理》2016,(22):2351-2352
[目的]探讨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5年1月实施新一轮岗位设置及绩效管理改革为界限,比较优化改革前后病人、护士及医生对门诊护士的满意度,并从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继续教育与护理科研等方面对优化改革前后门诊护士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优化后病人、护士、医生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优化前(P0.05),门诊护士理论合格率、操作合格率、在职学习合格率、科研合格率均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岗位设置结合绩效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突出的运用价值,能够提升病人、护士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提升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的急性脑卒中病人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心理状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舒适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冠心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及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焦虑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病人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配合度,改变病人不良生活习惯,缓解病人的焦虑,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4.
曹国珍 《护理研究》2014,(14):1754-1755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胸外科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胸外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肿瘤病人126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肿瘤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面质量管理,观察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在喉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个院区(乐群院区、临桂院区)2年内符合条件的120例喉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心理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分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喉癌病人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有效性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可降低喉癌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照护结局。[方法]引入信息化技术,运用文献回顾、病例对照研究、专家咨询等科学研究方法,构建护理质量管理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排班等护理管理系统。[结果]运行后较运行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护理防差事件上报例数提高;节约了护理记录时间;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结论]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系统的便捷性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田志英  赵延云 《全科护理》2020,18(9):1115-1117,112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重症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重症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5%(P0.05);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长、ICU住院时长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ICU机械通气重症病人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优化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0例糖尿病病人采取"三位一体"的无缝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病人血糖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病人血糖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加强病人的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病人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号单双数将病人分为对照组71例(主要为常规性护理管理)和观察组71例(为敏感指标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方式下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于创伤骨科病人护理管理中采用敏感性指标可有效提升病人护理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中年肝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中年肝癌病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复查随访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中年肝癌病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复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