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全日制本科护理学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整群随机抽取全日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人)和对照组(n=51人),观察组实施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课程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课程考核成绩略高于对照组。[结论]TBL运用于本科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基础护理模拟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抽取2011级护理学本科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等公正的要求,由护生自由选择分组,观察组68名护生,对照组52名护生。观察组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课程结束后护生通过自主学习评定量表评分和终期综合考核,进行教学结果比较。通过自制问卷进行形成性评价反馈。[结果]观察组护生自主学习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形成性评价,增强了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优化教学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化《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管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我院171名本科护生中实施,1~3班为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4~6班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管理学授课模式;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实施,对两组护理管理期末考核、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为(78.35±10.23)分,对照组护生成绩为(75.79±9.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授课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授课前得分,而对照组自身授课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授课后实验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授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授课前得分(P0.05),而对照组自身授课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对护理本科生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将2001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02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测评两组护生的实验效果,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能力测评成绩、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实验室,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组教学干预模式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的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级、2006级护理本科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护理教育学》授课中分别实施课堂教学和小组教学干预模式教学,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期末理论成绩两组基本一致(P〉0.05)。[结论]小组教学干预模式应用于《护理教育学》教学中,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BL)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24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理论考核,并对观察组护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综合理论考核成绩为87.4分±2.6分,对照组为78.9分±3.2分,观察组综合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16.008,P〈0.01);观察组护生认为TBL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结论]T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于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珍玉  赵冰  朴冬玉 《护理研究》2007,21(8):735-736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将2001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02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测评两组护生的实验效果,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能力测评成绩、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实验室,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3级护理133班和134班54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护理131班和132班49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的情景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并实施模拟试验演示等综合性教学模式,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评价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护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徐志平  夏立平 《护理研究》2014,(15):1905-1906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案例实训在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护理专业随机选择4个班级,其中2个班级为观察组93人,另2个班级为对照组95人。观察组开设综合案例实训课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课程的学习。两组护生均在实施前后填写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结果]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存在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综合案例实训,可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与"3W+5H"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将同年级两个班级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7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内科护理教学,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3W+5H"教学模式进行内科护理教学。于教学开始前(前测)和结束时(后测)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及内科护理学习效果评价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内科护理学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CTDI-CV后测得分(256.040分±29.448分)高于对照组CTDI-CV后测得分(241.310分±37.717分)和教学开始前的自身得分(239.270分±37.20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后测自主学习能力(18.710分±2.395分)、学习兴趣(35.630分±5.321分)得分高于对照组后测(17.470分±2.395分、33.610分±5.8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与"3W+5H"混合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护生内科护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BL)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24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理论考核,并对观察组护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综合理论考核成绩为87.4分±2.6分,对照组为78.9分±3.2分,观察组综合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16.008,P<0.01);观察组护生认为TBL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结论]T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于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作式整体护理查房学习模式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级护生作为观察组,应用合作式整体护理查房学习模式进行实验教学;2010级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期末对两组护生的实验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向观察组发放问卷了解护生对学习模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实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87.1%护生认为合作式整体护理查房学习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81.5%的护生认为可提高合作能力。[结论]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合作式整体护理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参与兴趣、技能水平和整体护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尝试错误"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技能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2个班7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个班35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尝试错误"教学法进行授课,1个班3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示教方法进行授课。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外科护理学技能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外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课后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尝试错误"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郑丹  夏立平 《护理研究》2013,(27):3052-3053
[目的]探究《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综合素质及技能的影响。[方法]将护理专业5个班级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92人与对照组135人,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结果]《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课程开设后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CTDI-CV总分与开设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病例分析成绩与护理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对培养护生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护理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29名大专护生为对照组,130名大专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护理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包括选择病例、提出任务、完成任务、分析讨论、教师指导及评价效果。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理论、操作及护理个案书写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护理个案书写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护理教学查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校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生72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人,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护生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思想、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美学知识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可提高护生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诺丁斯关怀理论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2011级护生51人为观察组,2010级护生48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诺丁斯关怀理论在课程目标、师生关系、教学单元设计中融入"关怀"元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及评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与健康教育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诺丁斯关怀理论指导下的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护生关怀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于e-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生251名为研究对象,按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125)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试验组(n=126)采用基于e-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应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对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e-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运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吴涛  李青文 《护理研究》2014,(14):1762-1763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我校2009级和2010级护理本科生24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125人作为观察组,2009级12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我校新建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教学。1年后对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年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及实验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思维能力训练与临床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ICU专业护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全日制专升本ICU专业护生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规范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症监护思维能力训练与临床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并在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课程结束后,CTDI-CV总分分别为观察组(325.68士25.56)分和对照组(304.45士23.49)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症监护思维能力训练有助于培养ICU专业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