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5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384例原发性痛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痛风患者均易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脂质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已明显升高,危害性增加,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两者均应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5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384例原发性痛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痛风患者均易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脂质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已明显升高,危害性增加,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两者均应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3.
2004年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及痛风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痛风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趋低,中青年为高发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是构成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患者112例,调查其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对治疗的依从情况,然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对治疗依从情况,以及综合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者血压、血尿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认知程度普遍提高,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普遍得到提高,降低了血压和血尿酸,表明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1-2]。不同城市、地区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利用张家口蔚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现况调查研究,以了解蔚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现状,为进一步防治痛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1-2])。中国居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1%和13.3%~([3]),其中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4])。另外,《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所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诱发糖尿病,严重降低患者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痛风216例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建平  廖志红 《新医学》1996,27(4):184-185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患者均易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脂质紊乱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伴发高血压病时易发生肾功能损害。有泌尿系结石的痛风患者34%出现肾功能不全。提示两者的治疗均应强调综合治疗,而高尿酸血症患者虽无痛风之临床表现也应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痛风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常常与高血压、肾脏疾病联系紧密.目前以嘌呤酶和尿酸转运体的靶点药物已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和其危害,以及介绍了两种不同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河北省蔚县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情况,并观察高尿酸血症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该县各地区7,083名20岁以上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①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情况: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45.43±68.52)μmol/L,其中男性为(371.82±78.22)μmmol/L,女性为(315.28±73.67)μm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40%,男性患病率为16.88%,女性为10.83%;②痛风患病率:痛风125例,痛风患病率为1.76%,其中男113例(2.11%),女12例(0.70%);③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北省蔚县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呈现升高趋势。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表明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仍在继续升高,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比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不同病程的痛风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63例痛风患者及45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双手、双膝、双踝及双足趾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各组间超声下双轨征、痛风石、骨侵蚀等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t检验、2χ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关节可检出双轨征及痛风石,其发生率均低于痛风患者(分别为2χ=15.625,P0.01;2χ=19.223,P0.0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检出轻度滑膜增生,其发生率低于痛风患者(2χ=22.537,P0.0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尚未检出骨侵蚀。早期痛风患者双轨征、痛风石及骨侵蚀的发生率均低于晚期痛风组(分别为2χ=6.658,P0.05;2χ=6.832,P0.01;2χ=4.058,P0.05)。结论部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超声可发现双轨征、痛风石、滑膜增生等表现,超声可用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双轨征、痛风石及骨侵蚀的发生率可能与痛风患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078名35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性血尿酸水平为(276.71±78.76)mol/L,女性为(228.73±72.42)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38%、2.80%;痛风患病率分别为1.21%、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总胆固醇、尿素氮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男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有增高趋势;总胆固醇和尿素氮与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19-1920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痛风初次发作患者(痛风组)、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IL-6、IL-8的水平,比较3个实验组中各项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黄嘌呤氧化酶、IL-6、IL-8及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的水平显著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高尿酸血症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血尿酸、C反应蛋白、IL-6、IL-8及血沉等炎症指标在痛风发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但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血尿酸过高者中,只有约10%会得痛风,其余终生都可以没有任何痛风症状。痛风和尿酸浓度高低及累积时间长短有关,尿酸值越高或持续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痛风。临床上,痛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社区中青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荔湾区彩虹社区2016名19~60岁的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 男性平均患病年龄(41.18±11.48)岁,女性(44.85±9.81)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为(473.53±51.98)μmoL/L,女性为(411.86 4±50.43)±mol/L.男女总计患病率为20.70%,男性27%,女性15.27%.痛风患病率1.43%.结论 广州市荔湾区中青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患病年龄提前,尤其突出的是19~29岁及40~49岁的年龄段.高尿酸血症组体重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中青年的健康情况堪忧,其饮食生活习惯应予以重视和有效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6.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玉津  尹培达 《新医学》2002,33(9):524-525
1引言 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是血尿酸水平增高。痛风是尿酸盐结晶在体内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全球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痛风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护理300070天津医科大学杨克新,王玉静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1],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改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体嘌呤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障碍时可造成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尿症。...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但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血尿酸过高者中,只有约10%会得痛风,其余终生都可以没有任何痛风症状.痛风和尿酸浓度高低及累积时间长短有关,尿酸值越高或持续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痛风.临床上,痛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等.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2006年5月10至27日,对永嘉县3695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永嘉县离退休人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对本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