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以及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估两组产后的性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力、盆底肌最大肌电位以及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性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盆底肌张力,促进产后性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陈月  韦妮  楚慧 《齐鲁护理杂志》2023,(17):136-139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锻炼结合围产期健康教育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盆底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产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盆底肌肌力,产后42 d、干预12周后盆底功能[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生命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锻炼依从性,性生活质量[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盆底肌电位、PFDI-20、PFIQ-7、QLQ-C30、锻炼依从性评分均优于产后42 d(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锻炼联合围产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初产妇锻炼依从性,改善产后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5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初产妇治疗前后静息压、盆底收缩压,治疗后盆底肌电位值、盆底肌疲劳度值,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女性性功量表(FSFI)评分。结果治疗后1,3个月两组初产妇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初产妇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电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初产妇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疲劳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初产妇FSF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联合应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哈密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及病区收治的100例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反馈法联合生物反馈法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收缩时间、盆底肌肉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收缩时间明显升高,盆底肌肉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性欲、性唤起时间、性高潮频率、阴道湿润度及性满足感明显较对照组高,性交痛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可改善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8周经盆底肌力筛查确诊盆底肌肌力≤Ⅲ级的初产妇145例,其中单纯性会阴侧切100例为侧切组,会阴部无裂伤或会阴裂伤≤Ⅱ度45例为非侧切组,2组均采用盆底康复技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疲劳度和阴道动态压力,分析会阴侧切对盆底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疲劳度[(2.340±0.572)%]、Ⅱ类肌纤维疲劳度[(3.420±0.718)%]、阴道动态压力[(8.850±1.405)kPa]与非侧切组[(2.310±0.514)%、(3.290±0.757)%、(9.309±1.319)k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侧切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低于非侧切组(P0.05),Ⅰ类肌纤维疲劳度[(1.850±0.359)%]、Ⅱ类肌纤维疲劳度[(2.020±0.630)%]、阴道动态压力值[(10.423±1.699)kPa]与非侧切组[(1.690±0.557)%、(1.980±0.398)%、(11.038±1.478)k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动态压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产后早期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对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良好;会阴侧切可明显影响女性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共赢"理念的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起采用基于"共赢"理念的延续护理对初产妇实施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将2015年10~12月实施前的9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3月实施后的9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与家庭功能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功能恢复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共赢"理念的延续护理对初产妇实施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水平,促使其以较高依从性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咸德英 《妇幼护理》2023,3(13):3131-3133
目的 探讨在产妇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到 2023 年 1 月在我院分 娩的 8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 用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产妇盆底肌力与疲劳度、盆底恢复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结果 研究组的康复锻 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劳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阴道静息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HAMA、 HAMD 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妇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可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改 善盆底功能并促使盆底功能尽早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吴浪涛  李倩云 《全科护理》2022,20(7):942-945
目的:探讨目标性康复训练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医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115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产后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接受目标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评价测量盆底肌电压和肌力。结果:训练早、中、远期观察组初产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初产妇盆底肌电压和肌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初产妇性生活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初产妇PF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开展目标性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依从性,促进盆底功能及性功能康复,降低PFD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个45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行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POP-Q分度、尿失禁发生率、PFIQ-7、PFDI-20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OP-QⅠ度、POP-QⅡ度及尿失禁发生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时研究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龚玉亚 《妇幼护理》2021,1(1):122-124
目的 探讨多维度健康宣教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 1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各 9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维度 健康宣教。观察对比盆底肌康复训练依从性、盆底肌力以及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 果 观察组训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 6 周、3 个月后Ⅰ类纤维、Ⅱ类纤维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 6 个月后,两组的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度的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并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多维度健康宣教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 中可提高训练依从性,改善盆底肌力,增强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郑瑞云  张安 《全科护理》2015,(10):954-95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6例建卡的初产妇,根据产妇需求分为两组,有健康要求的181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于妊娠28周开设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盆底肌锻炼,195例无需求的孕妇设为对照组,仅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了常规产前健康宣教,于妊娠36周评估盆底肌力,产后42d再次评估盆底肌力,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分娩方式及产程。[结果]观察组孕36周、产后42dⅠ类和Ⅱ类肌Ⅳ级~Ⅴ级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康复知识掌握优良率为45.85%,盆底锻炼技能掌握优良率为41.99%,明显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0.44%、22.65%、7.1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对盆底功能重要性的认知,促进锻炼技能的掌握,从而积极进行相关盆底功能锻炼,使盆底肌力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97-1899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收治的120例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与疲劳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I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I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不仅改善了盆底肌力还降低了疲劳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于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对于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盆底肌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产科成功分娩的1 056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划分成剖宫产组461例和顺产组595例,在产后6周时使用徒手法联合盆底电诊断行盆底功能测评,同时详细记录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对比两组间产后盆底功能变化,同时将经过盆底功能检测筛选出的盆底功能异常的124例初产妇作为分析病例,分为盆底肌电治疗组63例(盆底肌电刺激)和对照组61例(自行缩提肛康复治疗),疗程1个月,对比组间盆底肌力、肌电压、阴道压力变化。结果剖宫产和顺产均能够引发盆底肌力异常和阴道压力异常,两组间在Ⅰ类肌力异常率、Ⅱ类肌力异常率、盆底肌疲劳度异常、阴道压力异常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盆底康复治疗后,两组的Ⅰ类肌力平均、Ⅱ类肌力平均、平均肌电压、阴道压力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盆底肌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和顺产对于盆底功能损伤程度相仿,早期进行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对于改善产后盆底功能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对二胎顺产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疗效。方法:顺产分娩足月单胎二胎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出院时嘱产后第2天开始做产后盆底肌恢复操。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指导。产后6 个月后观察两组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盆底肌肌力康复效果;产后1天及产后12个月观察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S-POP-Q)及尿失禁发生率(ICI-Q-SF);产后6个月及产后12个月进行女性性功能(FSFI)评价,比较两组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综合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1天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个月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FSFI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性欲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两组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FSF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但性交疼痛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延续性Kegel 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能够提高二胎顺产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改善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的人数、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有35例病人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常规组有20例病人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经比较,研究组的盆底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以上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等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操锻炼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产后女性进行研究,共为80例,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诊治,通过抽签法均分,对照组40例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同为40例,联合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操锻炼,观察并对比两组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盆底静息压和盆底收缩压更高,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更低(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操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有改善作用,也可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妊娠及产后盆底肌锻炼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型,并探讨其在临床的运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至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规范产检的14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门诊号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维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盆底康复锻炼健康知识水平、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分娩方式、盆底肌力变化情况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和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产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I类和II类纤维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脏器脱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妊娠期及产后开展多维度的健康宣教,可提升孕产妇盆底肌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和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淑华  管莉萍 《妇幼护理》2022,2(13):2981-2984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及盆底肌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2 月 至 2021 年 7 月期间进行生产的初产妇 90 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 47 例与对照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盆底康复依从性、盆地肌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盆 底康复总依从性、盆底肌功能恢复三级以上比例、生活质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产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 的盆底康复依从性,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对孕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8例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在孕期及产后接受常规盆底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和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后42 d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尿失禁发生率及盆底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测盆底Ⅰ类肌和Ⅱ类肌肌力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和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及总肌电值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漏尿次数和漏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能有效提高孕产妇的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康复中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88例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干预,均连续干预8周。对两组盆底肌肌力、盆底肌张力、尿失禁程度[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ICIQ-SF)]、72h漏尿次数、盆底肌疲劳度、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I-QOL)]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Ⅰ、Ⅱ类肌肌力优于对照组,ICIQ-SF评分、72h漏尿次数及Ⅰ、Ⅱ类肌疲劳度低于对照组,I-QOL评分及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SUI患者康复中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恢复盆底肌肌力、肌张力,减轻尿失禁症状,改善盆底肌疲劳度,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