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随着医改的深入,群众对就医的需求越来越大,医院的临床用血需求也不断增长,单采血小板的用量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招募和保留单采献血者队伍,发展更多的献血者成为固定单采献血者是血站主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单采血小板的捐献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给招募和保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何将已招募的单采献血者保留,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固定献血者定期一次性单采2U血小板的安全性。方法: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研究52例单采献血者按每2周间隔时间且每次均采集血小板2U,分别于采后30min和14d留取献血者静脉血样进行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同时考察单采6个月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单采献血者采后30min除血小板相关指标(PLT、MPV、PDW、P-LCR)与采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项指标(WBC、RBC、Hb、Hct、MCV)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后14d留样观察与采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续单采6个月献血者的免疫性指标(IgG、IgM、IgA)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与捐献全血的献血者(n=6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定期每2周一次性单采2U血小板能保证献血者的安全,且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能很好地缓解临床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站2008年8月—2012年5月32例自愿献血者,均进行多次单采血小板,观察比较单采前和单采10次后血小板、血细胞及血浆总蛋白的变化。结果单采10次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大形血小板(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单采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10次后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浆总蛋白与单采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虽然采集血小板后血浆蛋白会有一定下降,但仍在参考范围内,长期献血小板的献血者,能够促造血系统起协同作用,恢复循环中的血小板数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因素对采集冲红的影响。方法:检测捐献时出现冲红者和正常捐献者血小板采集前各血液因素状况,并计算本次捐献前半年捐献血小板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RBC等11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BC、HGB、HCT、MCV、MCHC、PDW、MPV、P-LCR、RDW-CV、半年内献血次数均不具有意义,而MCH异常者冲红的概率平均是正常者的9.726倍。拟合方程:P=e-0.429+2.275x/(1+e-0.429+2.275x)。结论:献血者单采前MCH是影响是否出现冲红现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各采供血机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的影响因素,为采供血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策略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涵盖招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部门、招募的方式、预约制或计划采集单采血小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纪念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交通补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餐饮标准、单采血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2个治疗量献血者筛选指标。方法:对78例献血者分析其体重、体表面积和采前血小板(PLT)计数对血小板减少量的影响。结果:体重(W)≥55kg,体表面积(S)≥1.7,采前血PLT计数≥200×109/L者采集后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对男性献血者来说W≥70或S≥1.9采集后血小板降低较少;对55≤W<65,1.7≤S积<1.8献血者来说,采后血小板降低较多。结论:机采血小板采集2个治疗单位献血者筛选时要求W≥55kg,S≥1.7,采前血PLT计数≥200×109/L。  相似文献   

9.
<正>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有效的控制了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但因其存在窗口期长,免疫静默感染,病毒变异,人工操作误差等问题,在输血过程中,仍有潜在感染病毒的风险。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是一种新兴的血液传染病检测方法,通过直接检测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常州市固定血小板捐献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资料库,了解现有资料库中HLAA、B、DRB1位点分布的多态性。方法:收集常州市中心血站血小板捐献者标本125份,采用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检测HLA-A、B、DR基因,对基因分型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该血小板库HLA-A位点检出11个位点;HLA-B位点检出23个位点;HLA-DRB1位点检出13个位点。结论:现有的资料库中HLA-A、B、DRB1位点具有多态性,可为多次输注血小板产生HLA抗体的患者提供无HLA抗体相应抗原的单采血小板,以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我国的献血事业飞速发展。短短10年间,我国已全部实现了无偿献血。并且向着输血科学化、合理化、节约化的方向发展。献血者作为我国献血事业的主角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成分输血阶段,正向单采成分输血阶段转化。这也就需要我国广大的献血者也相应的转化为单采成分血献血者。因为单采成分血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献血,献血者在转化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丙型肝炎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为了解金华市献血者丙型肝炎检出情况及历年来的动态变化,笔者将1998—2007年10年来参加献血者的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者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抗-HCV阳性者进行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ag)和丙型肝炎核糖核酸(HCV RNA)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吉安市近5年来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结构及分布特点。方法:用我站唐山现代工作软件血源管理系统中献血者档案统计模块收集2009-2013年参加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档案信息资料,用EXCEL软件分别对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献血次数和血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参加无偿单采血小板共有3 509人次,其中男2 843人次(81.02%),女666人次(18.98%);捐献年龄集中在25~45岁,共有2 639人次(75.21%);职业以从业人员及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为主,共有2 631人次(74.98%);学历以专科及高中为主,共有2 463人次(70.19%);捐献次数≥5次共有2 141人次(61.02%),其相对应的采集治疗量占总采集治疗量的64.09%;血型分布特征为O型A型B型AB型。结论:吉安市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以男性为主;25~45岁的年龄段捐献率较高;学历以大专及高中较多;军人、农民工、学生及职员(包括医务人员、公务员、教师)的捐献率较低。提供一支稳固、及时、有效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应策划针对性的宣传招募方案,扩大无偿单采血小板队伍,保证临床成分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中红细胞混入量超标的原因。方法:根据所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是否红细胞混入量超标(有肉眼可见红细胞),分设正常对照组与超标组,正常对照组为红细胞混入量符合标准的献血者80例;超标组为红细胞混入量超标的献血者23例。分别对2组献血者样本进行全血常规及血红蛋白项目检测。结果:超标组中献血者的Hb、Hct、MCV、MCH及血浆总蛋白结果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献血者RBC计数、MC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红细胞混入量超标与外周血的Hb、Hct、MCV、MCH以及血浆总蛋白等参数的水平降低有关;与献血者多次献血或混合献血造成红细胞未完全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各种淘汰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献血者淘汰率,充分利用血源资源。方法:对2013-01-01-2013-12-31期间来站登记捐献血小板者淘汰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台州市中心血站2013年全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总淘汰率为18.02%,征询、体检、血液初筛各环节淘汰率分别为2.39%、2.77%、12.86%。具体淘汰原因在各环节并有次数、性别、季节的不同。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前筛查各个环节淘汰原因进行细化分析,有利于在招募和献血服务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献血者进行宣教、答疑和干预。达到提高机采采前合格率和长久保留献血者,降低经济和社会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针眼常需压迫较长时间(15min),但仍有高达7.03%的单采血小板者会出现针眼血肿或感染~(〔1〕),血液成分的渗出及局部感染易引起结缔组织的增生,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小,给下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单采后长时间的针眼压迫及穿刺针眼并发症的发生,不但对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都造成不良影响,在临床血小板供不应求的态势下,还有碍于单采血小板工作的大力开展~(〔2〕)。为此,笔者采用复方五倍子贴按压单采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觧和掌握重复献血者的献血动态情况,评价现行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的效果,制订和调整新形势下的招募策略,为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月调查在本中心流动采血车献血3次以上2713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及检测结果,调查内容包括献血品种、献血量、献血次数及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等。结果:2713名重复献血者中,首次献全血200ml、400ml人次的比例分别为51.42%和48.58%;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400ml全血采集人次的比例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占献血总人次的66.37%;血小板捐献的人次也相应增加,但只占调查总人次的1.97%。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P〈0.01)。结论:重复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持有积极的动机;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度较高,反复献血行为积极;多次定期献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IV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感染和肿瘤,严重威胁生命健康[1],如何有效地降低HIV经血传播的发生,成为采供血机构面临的一道难题。为了解日照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情况,对2011-2016年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和确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日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南京地区献血者归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归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2016-01—2018-08献血者申请归队的情况。结果:132例申请归队的献血者中,有106例合格,符合归队条件。其中有21例在归队后再次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献血者归队流程实施以来实现了部分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献血者流失,且保障了献血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众所周知的优点,临床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其特殊的采集方式和对捐献者的要求,如何加强对捐献者的护理,稳定献血者队伍成为困扰血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现将近年来我站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