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4,(8):949-951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属于寒痰阻肺的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治疗组2组,安慰剂组74例,治疗组76例。治疗组给予本院自制药物消喘散穴位贴敷治疗;安慰机组加用苦荞面膏穴位贴敷。2组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结果测定。观察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CD+3、CD+4、CD+8及CD+4/CD+8)及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行穴位贴敷治疗者能提高血清CD+3、CD+4、CD+4/CD+8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P0.05)。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有效升高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喘散对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锋  郭飞航 《陕西中医》2013,34(5):586-58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敷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冬病夏治敷贴疗法配合抗感染对症治疗,对照组100例只采用抗感染治疗、使用平喘药物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结论:冬病夏治中药敷贴疗法配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明显提高患者抵抗力及生活质量,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4.
章玲 《陕西中医》2013,(11):1484-148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痹症患者连续3年10次在6月8月穴位贴敷(白芥子、细辛、延索胡、威灵仙、吴茱萸),用粉碎机打成粉末,姜汁调成泥状,现配现用。贴敷大椎、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上述穴位交替取穴贴敷,在贴敷前先在背俞穴处拔罐5min,继用伤湿解痛膏将药泥制成的直径1.5cm大小圆形,固定于所选穴位,贴敷28月穴位贴敷(白芥子、细辛、延索胡、威灵仙、吴茱萸),用粉碎机打成粉末,姜汁调成泥状,现配现用。贴敷大椎、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上述穴位交替取穴贴敷,在贴敷前先在背俞穴处拔罐5min,继用伤湿解痛膏将药泥制成的直径1.5cm大小圆形,固定于所选穴位,贴敷26h。结果:总有效率达71.4%。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痹症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冬病夏治”治疗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治疗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和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冬病夏治疗程6周,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FEV1%、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FEV1%、FEV1/FVC,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最长持续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次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冬病夏治"治疗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疗效较好,该法具有中医特色,临床开展简、便、廉、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冬病夏治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同时为冬病夏治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化痰、止咳、平喘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证候、SGRQ评分、肺功能及BODE指数的改变情况。结果:①研究显示在中医证候积分、SGRQ评分、BODE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6min步行距离治疗后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积分及SGRQ评分治疗后两组改善程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运用我院冬病夏治方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活动耐力、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对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和冬病夏治组,每组各3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ug/次,1次/日,疗程12周,冬病夏治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冬病夏治"疗法——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患者一侧肺俞、肾俞,每次每穴各2ml,每周2次,双侧交替进行,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IgA、IgG、IgM及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冬病夏治组治疗后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基础治疗组治疗后(P0.05)。结论:"冬病夏治"能增强患者COPD稳定期免疫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探索冬病夏治门诊可行的程序化护理模式。方法:符合条件的COPD患者根据治疗与护理干预情况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由冬病夏治门诊医生和专职护理师预约施行三伏天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并进行COPD防治宣教和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同期自行前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70例患者。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1年及次年COPD急性发作频次,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治疗耐受情况。结果:治疗开始前1年两组患者年度间COPD基线急性发作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次年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好,发生红疹、瘙痒、水泡等敷贴局部反应10例,对照组发生7例。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减少COPD患者年急性发病频次,在冬病夏治门诊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依从性,避免了部分患者因敷贴局部反应等不能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方法在夏季时防治冬季容易加重或复发的呼吸系统常见肺系疾病的机理。方法:通过比较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冬病夏治及穴位敷贴的认识,结合敷贴时对时间、穴位和药物的选择,共同探讨其治病的机理。结果: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可以减轻肺系疾病的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肺系疾病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温阳抗寒敷贴方"穴位敷贴+"喘可治"穴位注射),2次/周,12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肺功能、急性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痰、喘、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焦虑心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痰、喘、闷、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症、焦虑心理、生存质量总积分、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胸闷、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加重或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急性发作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具改善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效应,可能延缓或阻止COPD气道通气功能进行性下降;能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效应,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经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8例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变化,采用FMA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和ADL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ADL评分及各项血脂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TG、TC、LDL值均降低,HDL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徒手功能训练在脑血管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实施早期压力波治疗及患肢功能训炼,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第1周、第3周进行患肢肌力评定。利用肌力改变度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波治疗仪联合徒手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病患者肢体的肌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冬病夏治消喘膏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敷贴疗法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应性鼻炎等慢性肺系疾病治未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6-8月在我院呼吸科行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疗法对上述3种肺系疾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0%、70.06%、63.11%,证效关系显示对脾肾阳虚、肺肾气虚等虚寒证有效率最高,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 冬病夏治消喘膏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时效正相关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寒证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4.
秦勇  许文杰  杨慰  曹云虹 《河北中医》2016,(7):1060-106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早期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46例予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明显减轻上述风湿痹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效关系显示对寒湿痹阻、风湿痹阻、痰瘀阻络、肝肾两虚等偏寒证疗效较好.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风湿病稳定期偏寒证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降血脂疗效和对血管性痴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相同基础上加用口服补肾活血祛瘀中药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等指标,以MMSE、CDR和ADL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MMSE、CDR及ADL分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结合穴位电刺激的疗效及康复周期。[方法]将30例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功能训练同时配合穴位电刺激。采用偏瘫手功能分级、腕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的疗效,同时观察手功能改善所需的康复周期。[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腕关节背伸明显好转(P<0.01),腕关节桡偏好转(P<0.05),其他关节活动度未见明显差异。手功能分级情况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手功能分级和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桡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Fugl-Meyer均较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没有差异(P>0.05)。总之,腕关节活动度的好转出现在治疗1个月后,手功能的整体提高在治疗2个月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疗效。[结论]在上肢功能训练中配合特定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康复周期需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12):1767-1769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偏瘫早期患者8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FCA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runnstrom评分、FMA评分及FCA评分分别为(4.21±0.43)分、(9.07±1.02)分、(26.45±2.76)分;对照组分别为(3.25±0.36)分、(6.45±0.69)分、(18.26±1.90)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为(2.14±0.31)分,对照组为(5.12±0.62)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偏瘫早期患者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这可能与激发患者身体的刺激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试验组(n=62)。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下肢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髋关节、膝关节伸展肌力及踝关节背曲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朱蕴红 《河北中医》2012,34(8):1191-1193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3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予早期平阴补阳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81例单纯予平阴补阳针刺法,2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定2组治疗前后欧洲卒中临床神经缺损(ESS)、简式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SS、FMA及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