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慢性失眠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PSQI评分和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60、12.55、8.37、6.64,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NPY和5-HT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3、8.54、6.95,P均<0.05)。结论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睡眠障碍,降低SP表达及提高NPY和5-HT表达。  相似文献   

2.
吕利飞  王岚 《全科护理》2020,18(3):302-304
就认知行为疗法在我国产后抑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促进产后抑郁干预新方法的产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认知行为疗法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全方位改善糖尿病患者治疗与护理,提高诊疗护理水平,为进一步提升认知行为疗法在糖尿病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AD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MAI)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激越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总分和CM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A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激越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血液净化中心就诊的5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心理状态(SAS,SDS)、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患者压力源量表(HSS)变化。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指数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指数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数改善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HSS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HSS,SCL-90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维持性血透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压力水平,同时改善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认知行为治疗(ICBT)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治疗原理,通过网络提供自助治疗的心理干预方法。近年来ICBT在不同人群中得到不等程度的运用与研究,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仍需要针对各人群的需求和特点作出调整设计,ICBT的个性化服务是其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现将抑郁症ICBT的简介、在不同抑郁症人群中的应用、影响疗效的因素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予以综述,以期对抑郁症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系统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和一般性娱疗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和6周后康复效果及出院6个月、1年、2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和6周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随访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消除心理障碍,减少复发,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食道癌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6例食道癌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CBT-I治疗组和药物(唑吡坦)治疗组,进行6周治疗,观察治疗第2、4、6周以及治疗后第2、4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入睡时间(SOL)、实际睡眠时间(AST)、睡眠效率(SE)的变化。结果①药物组治疗第2、4、6周,PSQI、HAMA、HAMD、SOL、AST、SE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5),疗效第2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第2、4周的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②CBT-I组治疗第2周,HAMA、SOL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第4、6周,PSQI、HAMA、HAMD、SOL、AST、SE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第6周,疗效达到最高峰;治疗后第2、4周的疗效与治疗第6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③治疗第6周以及治疗后第2、4周,2组间PSQI、HAMA、HAMD、SOL、AST、SE均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采用催眠类药物治疗食道癌伴失眠患者,起效快但疗效持续时间短,采用CBT-I则起效稍慢但疗效持续时间长,停止治疗后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社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组、认知行为组和综合组4组,患者接受为期8周的治疗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以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的变化为效应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认知行为组总睡眠时间(384.7±78.1)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认知行为组睡眠效率(74.11±16.76)%,显著高于药物组(P=0.0096);综合组睡眠潜伏期(29.2±12.3)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1),综合组总睡眠时间(378.5±60.7)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3)。治疗结束后6个月,综合组睡眠潜伏期(16.8±4.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药物组(P<0.0001)和认知行为组(P=0.0003);综合组总睡眠时间(377.5±34.9)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5)和药物组(P<0.0001);综合组睡眠效率(75.74±6.43)%,显著高于药物组(P<0.0001)。结论:药物治疗社区老年人慢性失眠短期疗效有限,远期"反跳"严重,综合治疗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住院患者护士评定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NOSIE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20.051,P<0.001;Z=-2.247,P=0.025);2组BPRS及ITAQ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Z=-2.896,P=0.004;Z=-4.849,P<0.001)。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缓解精神症状,有利于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chizophrenia,Affective disorder.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Nurs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病性,认知行为疗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并阅读有关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选取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康复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纳入12篇,其中有关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7篇,治疗精神分裂症继发抑郁3篇,治疗抑郁症2篇。资料综合:认知行为疗法建立在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导致一个人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帮助患者自主思维,提高认知水平,改变极端信念,使患者发现、分析问题并鼓励其积极解决。在治疗中患者是叙述者、学习者及学习过程的执行者,治疗师的任务是努力促使患者在抛弃以前想法的同时学会一种新的应对方式,采用问询、引导式教育和家庭作业等方法,洞察患者的意念和想法,鼓励其用做作业的方式强化治疗,重点不在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本身,要使患者能够逐步修正其不合理的思维和理念.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病症状,结合一定的行为训练,改变他们对客观事件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具有通过神经生物学机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与其他常规或药物治疗相比,该疗法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见效快,可减少复发次数,降低复发率。结论:认知行为疗法不但有重要的理论基础,还有科学的实施技术和技能,方法简便易操作,通过矫正精神病患者的思想、信念和态度,对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变精神病性思维有积极作用,且复发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或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产后抑郁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56例产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CBT设为观察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SDS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产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chizophrenia,Affectivedisorder,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Nurs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病性,认知行为疗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并阅读有关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选取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康复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纳入12篇,其中有关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7篇,治疗精神分裂症继发抑郁3篇,治疗抑郁症2篇。资料综合:认知行为疗法建立在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导致一个人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帮助患者自主思维,提高认知水平,改变极端信念,使患者发现、分析问题并鼓励其积极解决。在治疗中患者是叙述者、学习者及学习过程的执行者,治疗师的任务是努力促使患者在抛弃以前想法的同时学会一种新的应对方式,采用问询、引导式教育和家庭作业等方法,洞察患者的意念和想法,鼓励其用做作业的方式强化治疗,重点不在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本身,要使患者能够逐步修正其不合理的思维和理念,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病症状,结合一定的行为训练,改变他们对客观事件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具有通过神经生物学机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与其他常规或药物治疗相比,该疗法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见效快,可减少复发次数,降低复发率。结论:认知行为疗法不但有重要的理论基础,还有科学的实施技术和技能,方法简便易操作,通过矫正精神病患者的思想、信念和态度,对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变精神病性思维有积极作用,且复发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或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文献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查找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自建库至2018年11月8日时限内文献均纳入检索范围。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1 131例慢性失眠患者,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部分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潜伏期MD=-8.01, 95%CI为(-10.96,-5.06);觉醒次数MD=-0.43, 95%CI为(-0.70,-0.16);睡眠总时间MD=39.51,95%CI为(27.09, 51.93),睡眠效率MD=7.85,95%CI为(1.90, 13.8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MD=-2.44,95%CI为(-3.32,-1.56);治疗有效率OR=3.18,95%CI为(1.81, 5.61);失眠严重程度指数MD=-1.30,95%CI为(-2.06,-0.54)。结论目前临床证据表明,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前列腺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行前列腺癌手术病人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运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抑郁发生率,评价两组术后控尿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结果]对照组发生焦虑11例,发生抑郁15例,高于观察组(5例、9例);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分别为(51.73±3.67)分、(55.21±4.62)分,观察组为(40.71±4.92)分、(38.46±3.27)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发生尿频11例,发生尿失禁13例,平均尿失禁持续时间为(2.57±0.72)d,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为(78.54±8.13)分,高于对照组(67.26分±7.69分)。[结论]在前列腺癌手术病人的护理中加入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缓解病人抑郁、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尿频、尿失禁发病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技能、动性和交往等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的阴性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强迫症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在就诊时及治疗后(治疗第4周和第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第4周和第8周,两组患者Y-BOCS总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强迫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产后抑郁,又称产褥期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PND)是指达到抑郁诊断标准的非精神疾病的中度或重度抑郁发作,可开始于或延续至产褥期[1].通常发生在产后46周,也有研究表明初产妇产后四年患PND的风险最高,主要症状为:哭泣、疲乏、焦虑、意志消沉、过度自责自卑及应对婴儿不适当等,对产妇自身、婴儿、伴侣及其家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7].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为14.5%,在发展中国家为13.0%,曾经患有PND的产妇再次发作的风险可高达20%~30%,使PND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8-9].居家认知行为疗法(in-hom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IH-CBT)正是在这一新的护理需求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运用IH-CBT对产后家庭访视中出现抑郁的产妇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收益.本文将对产后抑郁IH-CBT概念内涵及主要内容、实施模式、测评工具、干预效果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