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综合疗法能够有效、安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runnstrom分级取穴对脑卒中肢体偏瘫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将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按Brunnstrom分级取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取穴,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处理,并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并对两组采用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和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照Brunnstrom分级取穴可以明显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把93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可取的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玲 《河南中医》2012,32(10):1304-130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30例(采用针灸结合传统推拿),于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简式Fugl - 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7d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 - Ⅱ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活血通腑方和常规西药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康复训练;于治疗后4周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和反映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及疗效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腑方合常规西药治疗及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4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3个月内接受运动疗法康复,对照组3~6月内接受运动疗法康复,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早期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预防异常姿势,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和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Barthel指数(ADL)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VAS以及ADL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和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头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滨 《福建中医药》2003,34(4):11-12
为了探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 (ADL )能力的影响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5例 )和对照组 (14例 ) ,2组均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 ,用 Fugl- Meyer评分法和 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Fugl- Meyer(FMA)运动功能积分及 Barthel指数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采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能增强运动感觉向大脑皮质的传导效应 ,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排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偏瘫3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排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梗塞偏瘫发病5天以内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天数均为1个月,治疗组165例采用排刺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35例单纯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以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及FMA运动功能评定。各组治疗前FMA运动功能评定、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1个月评定结果,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极大地改善了脑梗塞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梗塞的高效率途径之一。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使患者达到全面康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同步针刺运动疗法与单纯针刺运动疗法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选取患侧髋三针,健侧顶旁1线及顶颞前斜线给予常规针刺30 min后,保留头针,观察组予针刺运动疗法同步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比较两组盆底肌收缩力、生活质量及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分级升高幅度和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改善其盆底肌肌力,降低并发症,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亚男  刘小江 《吉林中医药》2021,41(9):1244-1247
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治疗联合穴位针灸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72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按照中医饮食、生活和情志三方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对患者的手阳明大肠经穴和足阳明胃经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2组的NIHSS、MRS、SDS和SAS评分均降低(P<0.05),而HDS和ADL评分均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我院开展的中医康复治疗联合穴位针灸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行为能力和心理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响应卫生部2010年颁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方法:在我科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宣传,适当改善病区环境和部分设施,全面评估患者的护理要求,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采取切实可行护理措施,为康复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全面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为患者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责任制护理,同时对特殊病人提供出院评估及出院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专科护理队伍自身建设等,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大大提高了住院患者、家属和出院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结论:做好优质护理服务能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同时也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训练中结合穴位电刺激的疗效及康复周期。[方法]将30例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功能训练同时配合穴位电刺激。采用偏瘫手功能分级、腕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的疗效,同时观察手功能改善所需的康复周期。[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腕关节背伸明显好转(P<0.01),腕关节桡偏好转(P<0.05),其他关节活动度未见明显差异。手功能分级情况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手功能分级和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桡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Fugl-Meyer均较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没有差异(P>0.05)。总之,腕关节活动度的好转出现在治疗1个月后,手功能的整体提高在治疗2个月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疗效。[结论]在上肢功能训练中配合特定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康复周期需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高颖  郭华峰  杨俊娟 《陕西中医》2019,(9):1208-121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和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电刺激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6周后阴道收缩压、静息压、持续收缩时间,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及桡动脉血血气及性生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后阴道收缩压、静息压及持续收缩时间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分级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超声的Mu、Br、Bs、Ar、As和θ指标值均比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UI、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桡动脉血血气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水平性生活质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生物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阴道收缩压及静息压,延长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提高盆底肌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总结82例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球麻痹改善作用。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治疗加康复训练组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10天,表明两组患者球麻痹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缓解,但康复训练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因此,正确康复护理对于促进球麻痹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与艾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所纳入的60例小儿脑瘫患儿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评定,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综合功能评定(29.15±24.38)分,而治疗组为(19.48±18.5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治疗组患儿治疗3个疗程者显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针与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综合生活能力,起到了补肾益精,健脑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Schuell言语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针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语言功能评分(复述、阅读理解、书写、流利性)、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认知功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及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的改善状况,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MoCA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复述、阅读理解、书写和流利性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语言功能,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