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CNP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CNP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柴永萍  刘斅淑  辛静萍 《全科护理》2016,(29):3074-3076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血管痉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痉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进行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的120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NIHSS、Fugl-Meyer评分及Hunt-HessⅠ~Ⅱ级患者占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神经、运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燕 《全科护理》2014,12(1):43-44
[目的]探讨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在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根据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观察病人3个月,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再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62.0%,高于对照组的37.5%(χ2=5.88,P0.05)。[结论]并发症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病人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肝癌介入栓塞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48h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方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100例行血管造影或支架植入术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介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缓解介入治疗病人的负面情绪,促使其积极应对,并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14例ICU心脏体外循环术(成人)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拔管时间、血浆用量、转出ICU时间及病人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血浆用量、转出ICU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满意,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血浆使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转出ICU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09%vs 29.55%,χ2=5.906,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45%vs 79.55%,χ2=5.091,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2016年12月31日11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80例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实施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梁琼 《全科护理》2014,(5):447-44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46例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结果]46例病人中43例治愈出院,2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出血死亡。[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病人围术期实施细致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收治的80例行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集束化护理支持,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躯体症状[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表(SCL-90)]及预后[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HAD、SCL-90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增长(P<0.01),且观察组变化波动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实施集束化护理能降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吴丽  赵娟  滕燕  史超 《全科护理》2014,(14):1268-1269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行PCI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及合作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脑卒中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翠文  苏叶 《全科护理》2014,(31):2915-29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将78例骨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病房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高颜惠 《全科护理》2012,10(17):1549-1550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折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明显疼痛、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及明显疼痛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病人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疼痛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恶心呕吐、低体温、并发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宫颈癌病人术后自护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分别于病人入院当天及出院前1天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自护能力及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差错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自护能力,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差错率。  相似文献   

20.
任毅  高小平  梁辉 《临床荟萃》2012,27(20):1757-1758,1761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性别、年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共有195例患者栓塞成功,成功率为92.0%.完全闭塞171例(87.7%),闭塞程度达95%以上者15例(7.7%),闭塞90%~95%者9例(4.6%).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2%,显著高于0~Ⅱ级患者的13.0%(P<0.05).年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为39.3%,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的17.9%(P<0.05).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预后差的比例为16.2%,显著高于0~Ⅱ级患者的4.3%(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效果,高龄患者及危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