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生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所列的血液制品都设定了一个容量标准,其中悬浮红细胞及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容量标准是标示量±10%[1],而据了解现在几乎所有血站制备的悬浮红细胞或者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都是以单位(U)提供给临床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滤对不同保存期的悬浮红细胞(悬红)中血K+和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取30份库存血作为患儿预充血,按存放时间分2组:5~7d(A组);9~13d(B组)。对2组悬红进行超滤,检测超滤前后血K+及乳酸浓度。结果:随着库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K+、乳酸浓度也增高,超滤可明显降低悬红中血K+、乳酸浓度。结论:新鲜悬红与保存期悬红虽然血K+及乳酸浓度很高,但经超滤后血K+与乳酸浓度均可降低至生理值范围或生理值的高限,稍加稀释可安全输入婴幼儿体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并分析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储存有效期的第29~35天)的溶血率,为临床科学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质控抽检的悬浮红细胞共计96袋,在2-6℃条件下保存,对质量指标进行连续监测,收集检测结果并分析。结果:所有样本外观、标签、容量均正常,无菌试验结果均为无菌生长,血细胞比容(HCT)为0.52±0.04,血红蛋白(HB)浓度为(167±14) g/L,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储存期末溶血率分别为(0.08±0.04)%、(0.11±0.05)%、(0.11±0.05)%、(0.14±0.06)%、(0.14±0.07)%、(0.17±0.08)%、(0.19±0.08)%,平均(0.13±0.07)%。第1天与第2、3天比较结果一致(P均>0.05),第1天与后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2、3、4、5天两两比较结果一致(P均>0.05),第2、3天与第6、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4、5天与第6天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方法:抽取3种滤器制备的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红细胞回收率、过滤后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pH值及保存不同时间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作质量分析。结果: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pH值均符合要求,而白细胞残留量存在差异。结论:只有选择合格滤器才能保证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型计算机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普及,电脑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数居库管理系统应用就更多,但是由于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支持,必须形成程序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这样对于广大没有受过微机专门培训的结核病防治人员来说用来就十分吃力,为了方便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在统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最常用的易学易用的不用学编程序就能够使用的电子表格系统(即Excel),Exce12000是美国微软公司office2000套装办公软件的组体之一,它含各类函数200多个,具有简单易学、使用力便、结果精确的特点,适合各级防治人员使用.现将结防统计中常用函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来50例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血管状态,病情状况,对治疗效果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增加,肌肉中氧气生成,心功能状态较好,有效率较高;治疗组治疗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增强心功能和血管流动,改善心脏衰竭,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并比较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 582例患者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1 450例)和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组(1 132例),输注前测定Hb值,复查患者及献血者ABO和RH(D)血型并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后给每例患者进行血液学分析,检查Hb值,然后再进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效果好于普通悬浮红细胞,并且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使输血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突破和创新,医学检验技术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即自动化、床边化和分子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对检验方法及检验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由单纯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等多个角度,逐步减少了患者对医院的依赖,医疗活动也由医院扩大到了社区和家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输悬浮红细胞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4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伴有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非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对象都按照计划在入院第2~3小时时间进行输注悬浮红细胞,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动态监测。对比两组对象的高低血糖需要进行干预率。未进行干预的对象,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生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失控率、高血糖占检测比、低血糖占检测次数比重分别为15.0%、12.5%、27.5%、4.6%、2.1%、6.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4 h、8 h、12 h的血糖指标分别为(7.13±0.16)、(7.76±0.26)、(7.46±0.35)、(7.41±0.40)mmol/L,高于对照组(5.25±0.56)、(5.67±0.14)、(5.56±0.48)、(5.10±0.4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 h较入院时变化幅度(4.72±1.51)%低于对照组(8.00±0.75)%,8 h较4 h、12 h较8 h变化幅度分别为(-3.93±1.50)%、(-3.87±1.56)%,高于对照组(-1.94±1.70)%、(-8.27±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对象输悬浮红细胞,血糖上升的幅度更大,容易出现血糖失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实验表明贫血经常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在这些患者的贫血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时,能观察到其心功能和症状明显改善。过去我们认为EPO特异性作用于造血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几种非造血方面的作用。包括抗凋亡作用、促血管生成作用,这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些发现表明EPO在校正血红蛋白水平作用之外可能对心血管病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东侠  谭茗月 《心脏杂志》2007,19(3):342-344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损伤、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组织的保护作用,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工作中,常有这种情况,用几种不同的药物分别治疗某一种疾患,或某种药物分别治疗几种疾患,在临床疗效上就会出现“无效、好转、显效、治愈”等情况。为了比较,就需要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而用X~2检验的方法则不能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各种信息。本文所介绍的Ridit分析法(rel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不同储存期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以及溶血率的检测,了解去白悬红的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储存期1周(1w组)、2周(2w组)、3周(3w组)、4~5周(4~5w组)的去白悬红各10袋,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后立即(0h)和(4±2)℃保存24h取样测定其K+、FHb,并计算溶血率。结果:洗涤后0h,4组K+含量分别为(0.38±0.04)、(0.44±0.08)、(0.53±0.23)、(0.65±0.20)mmol/L,3w组和4~5w组明显高于1w组、2w组(P0.05);洗涤后保存24h,各组K+分别为(1.89±0.32)、(1.89±0.60)、(2.02±0.45)、(2.62±0.31)mmol/L,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但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无论是洗涤后0h,还是保存24h,FHb、溶血率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而且4~5w组洗涤红细胞保存24h,FHb为(0.90±0.32)g/L,明显高于国标水平。结论: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保存期4~5w的去白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而且制备好的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减少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的悬浮时间。  相似文献   

17.
吴佳雨  张秉强 《肝脏》2021,26(5):563-565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指标,其值在计算公式上由(红细胞体积的标准差/平均红细胞体积)× 100%得出[1],即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许多年来RDW几乎仅应用于诊断贫血相关疾病[2],而近年开始广泛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心力衰竭[4]、冠心病[5]、肾功能不全[6]及各系统肿瘤[7]等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宜昌地区ABO血型系统各血型红细胞用量的分布规律,依据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进行预测,指导采供血机构相关业务工作。方法:在SPSS18.0中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专家建模器,对宜昌市2008-01-2015-12红细胞总的用量及各血型分别用量建立数学模型,并预测2016年1至6月用量,与实际用量对比,验证模型误差。结果:专家建模器对红细胞总量、A型及O型红细胞用量给出的模型是ARIMA(0,1,1)(0,1,1),B型和AB型红细胞用量给出的模型分别是ARIMA(1,1,1)(1,1,1)和ARIMA(2,1,1)(1,1,1)。对5个模型残差的白噪声检验结果均显示P0.05,说明残差均为白噪声序列,模型提取了原序列中所有数据信息,模型诊断得以通过。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实际值均落入预测值95%的可信区间内,且平均误差相对较小,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ARIMA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反映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可以有效预测短期红细胞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血站的采供血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拉曼光谱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广 《内科》2007,2(2):249-251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即拉曼散射产生的光谱,是1928年由印度物理学家C.V.拉曼在实验中发现的。自1960年激光问世和被引入到拉曼光谱领域,特别是激光的单色性、相干性,准直性和高功率的研究使拉曼光谱效应太弱的缺陷被攻克,因而拉曼光谱的研究和应用有了革命性的进展。作为一种研究分子结构的分析工具,拉曼光谱从物质分子非弹性散射产生的分子振动光谱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化学结构及官能团,具有快速、非破坏性及微量精细分辨能力、标本无需特殊处理等优点,现已发展了表面增强拉曼、傅里叶变换拉曼、显微拉曼、共聚焦拉曼、共振拉曼、近红外单细胞光镊拉曼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体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体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16023)闻立荣,尹永红重组人体红细胞生成素(rHuEPO、EPOGEN)不仅对纠正尿毒症贫血有特效,而且推进了尿毒症贫血生理病理学的发展。Eschbach等[1]1992年报告对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