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带状疱疹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后遗神经痛,分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29例和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50例。对7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并分析带状疱疹类型、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有无前驱疼痛与后遗神经痛的关系。 结果 带状疱疹就诊时间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5 d内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13.3%,就诊时间超过5 d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42.2%,5 d以上就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带状疱疹的皮肤受累面积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皮肤小面积受累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25.0%,带状疱疹皮肤大面积受累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51.4%,带状疱疹受累面积大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增加;带状疱疹前驱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有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47.9%,带状疱疹无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19.4%,有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P<0.05)。 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和带状疱疹的类型无关,和带状疱疹的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和前驱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在中老年带状疱疹的应用和防治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168例在进行常规治疗时加用强的松10mg,每日3次,7-10天为1疗程,观察皮损消退和神经痛情况.结果 161例患者疼痛症状在2-3天明显缓解;146例患者在5-7天皮损明显消退,炎症减轻;168例治疗后有3例发生后遗神经痛,占1.8%,与其他方案治疗出现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3%相比,用χ2检验,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疗程,有效防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疱疹消失时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消失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贾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5):105-106
目的:探讨弥可保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0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弥可保联合更昔洛韦,疗程半个月;对照组20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应用维生素B12联合阿昔洛韦,疗程半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疼痛消失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弥可保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具有止痛迅速、缩短病程和使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眼液涂药熏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疱疹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阿昔洛韦眼液涂药熏灸疱疹.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状疱疹的结痂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眼液涂药熏灸治疗带状疱疹能缩短带状疱疹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且简便、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苗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疗效。方法:选取64名符合实验标准的带状疱疹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苗药内服及干扰素、维生素B12注射液等穴位注射,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内服及维生素B12肌注等。治疗前后观察、记录止疱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红斑减轻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脱痂时间及有否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水疱干涸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苗药内服能促进带状疱疹皮损消退、显著减轻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抑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得宝松的为A组,不用得宝松的为B组,A、B两组除应用得宝松外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 对A、B两组在皮损消退天数、疼痛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除皮损消退天数外,另三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作用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无激素禁忌证患者,以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发病年龄有关,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 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严重影响身心健康[2].优化护理方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2].本研究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得宝松的为A组,不用得宝松的为B组,A、B两组除应用得宝松外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对A、B两组在皮损消退天数、疼痛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除皮损消退天数外,另三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作用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无激素禁忌证患者,以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内注射亚甲蓝治疗老年中重度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4例带状疱疹神 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皮内注射亚甲蓝及利多卡因,B组加用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疗程为 10 d,两组在治疗第11、30、60、90天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疱疹评价指标、疼痛评价指标、带状疱疹后遗痛发生率、综合疗效 方面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P>0.05)。A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疼痛 强度、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B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A组在30 d随访时低于B组(P<0.05),60 d、90 d随访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为93.8%,B组总有效率为62.5%,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皮内注 射亚甲蓝治疗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缓解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泛昔洛韦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泛昔洛韦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合用为联合用药组,单纯泛昔洛韦为对照组,于治疗后第1、3、5、7、9和30 d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在控制皮疹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泛昔洛韦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可以及时控制病情,迅速缓解疼痛,并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42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42例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综合护理干预的优越性。结果与对照组(85.71%)相比,观察组(100%)治疗总有效率更优(P0.05);观察组在腰腹部神经痛、四肢神经痛、胸背部神经痛、急性疱疹、带状疱疹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普瑞巴林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时间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静滴更昔洛韦针,口服甲钴胺片,联合红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小剂量普瑞巴林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5/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嗜睡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上腹部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普瑞巴林可快速缓解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的疼痛症状,对于降低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对带状疱疹的疗效及预防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带状疱疹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 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停发新疱、水疱干涸结痂、皮损痊愈与疼痛缓解时间,及两组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停发新疱、水疱干涸结痂、皮损痊愈及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但未观察到疱疹后预防神经痛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与得宝松联合用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泛昔洛韦与得宝松合用为联合用药组,单纯泛昔洛韦为对照组,于治疗后第1、3、5、7、9和30d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控制皮疹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泛昔洛韦与得宝松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可以及时控制病情,迅速缓解疼痛,并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59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应用得宝松为A组,不用得宝松为B组。两组除应用得宝松外其他治疗相同。结果:A、B两组在皮损消退天数、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方面,除皮损消退天数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在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作用明显,可早期应用于无激素禁忌症患者,以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治疗组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火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缓解率;住院时间、疼痛减轻50%时间、治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VAS评分、QOL评分。结果火针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缓解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火针治疗组住院时间、疼痛减轻50%时间、治愈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火针治疗组VAS评分、QOL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疗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窄波UVB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及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58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窄波UVB联合伐昔洛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7%明显高于对照组86.08%(χ2=6.789,P0.05);水疱停止出现时间、结痂时间、皮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759~8.260,P0.05);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886~10.868,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7.59%)明显低于对照组(21.52%)(χ2=6.157,P0.05)。结论窄波UVB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预防后遗神经痛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疼痛明显,少数患者皮损完全消退后,仍可遗留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一般定义为带状疱疹后1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4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达30%以上~([1]),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20.
曹榕娟  邱晓虎  蓝先金 《西部医学》2018,49(3):20-21,24
目的研究棉花灸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棉花灸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疱疹数量、疱疹色泽以及糜烂渗出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最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棉花灸法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症状,缩短治疗周期,疗效确切,同时并发症少,益于预后,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