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D13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D133(AC133)在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 76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CD133mRNA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对照和AL患者的CD133mRNA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相一致 ,AL患者CD1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②AL患者CD133及CD133mRNA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2 .1%和 4 6 .1%。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3 患者CD133均高表达阴性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4 3.4 %和 38.1% ,差异无显著性。AML M4CD133高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AML亚型 ,而T ALL和B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和 4 3.7% ,差异也无显著性。③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HLA DR显著相关 ,AL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无关。④CD133表达与细胞或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多药耐药基因 (mdr1)表达及年龄等预后因素无显著相关。⑤CD133高表达阳性组完全缓解 (CR)率及总反应 (OR)率低于高表达阴性组 ,但仅有CD34/CD133共高表达阳性组CR率低于阴性组 (44 .4 %vs71.4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 ;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AL患儿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结果⑴AL组患儿CD133的表达率为3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⑵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D133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LL和B-ALL的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各亚型间CD133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⑶CD133表达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CD133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⑷对18例初治时CD133高表达经化疗后CR的AL患儿进行随访,2例CD133阳性AML经后续化疗后有1例转阴,1例持续表达,但2例分别在化疗15个月、12个月复发,且转阴患儿骨髓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16例CD133阳性ALL经后续化疗后均转阴,此后有5例分别在21个月、19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骨髓复发,且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结论 AL患儿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助于AL各亚型的鉴别及疗效判断;CD133高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以CD133为监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标记物对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静脉血CD133+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梗死体积的相关性;评估CD133+在预测脑卒中高危因素中的价值。方法总检测90例样本,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脑梗死组),有脑血管危险因素但无脑梗死发生的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以CD133+细胞作为内皮组细胞(EPC)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病72 h以内的EPC数量,并分别记录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病灶体积。根据TOAST病因分型将患者分为5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型(SAA)、其他明确病因型(SOE)、不明原因型(SU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133+细胞百分比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梗死组患者外周CD133+细胞百分比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787,P<0.01);与梗死病灶体积呈负相关(r=-0.746,P<0.01),脑梗死各病因分型的外周血CD133+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AA型中外周血CD133+细胞水平高于LAA型、CE型(P<0.01),LAA型与CE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缺血急性期,患者外周血CD133+细胞水平明显降低,且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133+细胞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有关。CD133+水平具有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AC133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常规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C133抗原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在61例急性白血病患细胞中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61例中有27例(44.3%)AC133表达阳性,其中ALL13例(13/29),AML-M0/M16例(6/8),AML-M24例(4/16),AML-M4/M5 4例(4/8)。27例AC133^ 病例中25例(92.6%)同时表达CD34,13例(48.1%)同时表达CD117.本研究结果提示,AC133抗原与CD34和CD117的表达有相关性。AC133抗原可表达于各型白血病中,但在AML-M0/M1中表达频率及表达强度均高于其它各亚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CD19和CD20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为急性B系白血病靶向分子的选择提供合理依据.采用2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并对CD19和CD20在各种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16例B系ALL病例中,CD19持续稳定表达,其阳性率(115/116,99.1%)明显高于CD20(33/116,28.4%,P=0.001);在17例含B系成分的混合型白血病(acute mixed lineage leukemia,AMLL)细胞中,前者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CD20(P<0.01),而在29例T细胞系ALL和7例T/My HAL细胞中,两者均无表达;在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CD19和CD20阳性率均很低,分别为7.2%和2.0%;CD19和CD20在B-ALL及B/My AMLL组中的荧光强度差别有显著性(t=20.68,P<0.001);CD19和CD20的特异性分别为92.3%(132/143)和92.7%(38/41),敏感性分别为99.2%(132/133)和28.6%(38/133),前者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X^2=144.018,P=0.001).结论:CD19在B细胞系细胞的各分化阶段上持续稳定表达,反应谱比CD20宽,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尤其是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后者.这提示CD19抗原分子可能成为治疗B系ALL的最佳靶点.  相似文献   

7.
CD5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CD5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FCM)对70例急性白血病患细胞表面CD56及其它白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0例中有16例(22.86%)表CD56,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CD56阳性表达率(15/31,48.39%)明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5,2.86%)(P<0.01),CD56在AML各亚型中表达也有差异,AML-M0,-M1和-M2中阳性率(11/15)明显高于AML-M3,-M4和-M5(4/16)P=0.013)。15例CD56^ 的AML病例中表达HLA-DR13例(41.94%),两呈明显正相关(r=0.439,n=31,P=0.014,结论:CD56主要在AML中表达,对AML的诊断,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中CD200的表达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CD200在AML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及免疫表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FISH技术检测AM L1/ETO、PM L/RARa和inv(16),PCR方法检测AM L1/ETO和PM L/RARa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在54例初诊患者中CD200抗原表达阳性率为57.41%(31/54);CD200抗原表达在性别与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00抗原表达在CD34和CD117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CD200抗原表达在染色体核型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结合因子(core binding factor,CBF)阴性的AML中CD200抗原表达在CD34和CD117表达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200的表达与AML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9.
AC133(CD133)抗原是继CD34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的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近年发现部分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存在AC133表达异常,而且白血病细胞上AC133的表达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细胞或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发生、CD34等相关抗原表达、治疗疗效及临床预后等相关。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CD45设门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提供了一项重要依据 ,但由于传统的前向角 /侧向角光散射设门法 (forwardscatter/sidescatter,又称FSC/SSC)不能将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细胞特别是正常淋巴细胞区别开来 ,因此一般要求样本中原始幼稚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 70 %以上 ,才可对检测结果做出准确判断。近年白细胞共同抗原CD4 5 的发现和应用为流式细胞术开辟了一种新的设门方法 ,恰好可以弥补这一弱点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急性白血病组 56例 ,全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通过流式细胞术标记CD25,探讨其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选择88例初发B—ALL患者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标记,包括白介素2受体α链(CD25)、B链(CD122)、Y链(CD132),CD19、CD20、CD10、CD34、CDIgM、CD79a、CD22、CDTDT;用定性PCR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L2RA(CD25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D25+和CD25-的B—ALL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marrowblas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peripheralblast%)、肝脾和淋巴结肿大、cD10、cD20、cD22、cD34、CD79a、CDTDT、CDIgM表达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9在CD25+组中表达水平高于CD25-组(P〈0.05)。本组BCR/ABL+患者为21例(23.9%,21/88),CD25+表达率为66.7%(14/21);BCR/ABL-患者为67例,CD25+表达率为4.5%(3/67),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RA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CD25+和CD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1例BCR/ABL+B—ALL患者中,CD25+与CD25-两组间在缓解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R/ABL+B—ALL患者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38.1%(8/21),BCR/ABL。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13.4%(9/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R/ABL+组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survival,RFS)为21个月,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15个月,而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21个月,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24个月。结论:CD25在BCR/ABL+B-ALL上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可以作为B—ALL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预测指标,与疾病复发有关,CD25+可以作为判断B—ALL不良预后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56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D56的表达情况,分析CD56+AML和CD56+ALL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CD56在AML患者中表达的比例为32.1%(18/56);在AML亚型中,CD56阳性患者在M1、M2、M3及M5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9)、47.6%(10/21)、9.1%(1/11)及28.6%(4/14).CD56在ALL患者中表达的比例为30.0%(6/20);在T-ALL中,CD56阳性患者的比例为44.4%(4/9);10例B-ALL患者中有1例表达CD56,比例为10.0%;1例NK细胞白血病表达CD56.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D56+AML患者中CD33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21),而CD56+ALL患者中CD7的表达率亦明显增加(P=0.024).结论 伴CD56阳性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其在各型白血病细胞中的免疫表型各有特点,多见于M2和T-ALL.且CD56+AML患者中CD33的表达率较高,CD56+ALL患者中CD7的表达率较高,研究结果将为CD56+AL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表达率为57.5%,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3549±0.2800,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灰度值AML高于AL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EPOR,表达率和平均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ML与ALL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AML高于ALL(p<0.05)。  相似文献   

14.
PRAME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检测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基因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互关系.用建立的检测PRAME基因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RT-PCR)方法,对5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4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其它类型的白血病3例)的骨髓样本进行PRAME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同时选择7例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的骨髓样本和8例正常人外周血样本作为阴性对照,并用白血病细胞系K562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3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检测出不同水平的PRAME基因表达,在其余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5例对照样本中均未检测出PRAME基因,总阳性率64%,两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在35例PRAME基因阳性表达的患者中,AML 28例,阳性检出率为65%,其中以M3、M4和M2亚型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70%、67%;ALL 5例,阳性检出率为56%.在31例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中,PRAME基因阳性患者为23例,而在24例融合基因阴性患者中,PRAME基因阳性患者达到12例.比较各种临床因素与PRAME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未发现明显相关.短期观察5例PRAME基因阳性表达的患者显示出经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患者PRAME基因表达均转阴,下降水平为63-23921/106×GAPDH拷贝.长期观察1例M3患者显示化疗后PRAME基因水平逐渐下降并转阴,患者至今仍处于CR状态.结论PRAME基因在65%的急性白血病中呈阳性表达,其中以M3、M4和M2亚型最常见,在正常个体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不表达.不同白血病个体之间PRAME基因表达水平不同,随病情缓解其表达水平降低或转阴.PRAME基因可以成为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一种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 40例AL患者血清sIL 2R水平 ,并与 2 7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AL患者血清sIL 2R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经化疗获完全缓解 (CR)者较化疗前虽已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时sIL 2R表达再次升高。初诊AL血清sIL 2R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 AL患者sIL 2R表达明显升高 ,sIL 2R水平的明显升高有助于判断AL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7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cyclin G2、G1和P53的mRNA 表达,对cyclin G2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①AL患者中cyclin G2的阳性率及mRNA表达水平 (52.7%,0.552±0.498)明显低于正常人(100%,1.953±0.675)(P<0.01)。②在初治的AL患者中,cyclin G2 阳性表达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高于阴性者(分别为69.2%和40%;P<0.05)。③耐药组AL患者cyclin G2的 阳性率(43.6%)明显低于敏感组(68.6%)(P<0.05)。④对初治28例CR的AL患者进行随访14.3个月(11- 18.5个月),11例cyclin G2低表达患者中有10例复发(90.9%),而17例cyclin G2高表达患者中有7例复发 (41.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clinG2是影响AL患者CR的因素,其高表达可能是AL患 者良好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血管血管生成素-2(Ang-2)和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4例AL初发未治,18例完全缓解(CR),7例未缓解,13例复发患者血清中Ang-2和VEGF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Ang-2和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组患者血清Ang-2和VEGF的含量较初发未治组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和复发组血清Ang-2、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CR组(p0.01)。结论:Ang-2和VEGF与A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可能通过上调Ang-2促进AL的血管新生及发展,阻抗Ang-2和VEGF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CD13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D13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中CD133的表达,比较CD133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33在胰腺癌中表达为63.8%(37/58),在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CD133表达呈下降趋势。CD133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与胰腺癌组织学分化呈负相关(P〈0.01)。结论:CD133作为胰腺癌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以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