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FNA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采用PFNA内固定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功能锻炼等治疗,治疗组加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钙(Ca)、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骨密度变化,记录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Ca、P、AKP及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各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术后结合仙灵骨葆胶囊可有效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内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手术联合中医汤剂内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胶囊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术后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评价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疼痛、肿胀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术后疼痛评分、肿胀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利于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失血,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八珍汤治疗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7例,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2组入院后常规予患肢胫骨结节牵引,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抗炎镇痛,低分子肝素常规抗凝。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即予八珍汤,每日1剂,至出院前1 d。观察2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情况、住院时长、短期并发症,检测血红蛋白(Hb)含量。结果 2组围手术期总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输血,对照组输血2例、总输血量9个单位,2组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 h比较,H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24 h及术后5 d比较,治疗组Hb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短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可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Hb水平,降低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十全大补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照组术前不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前3 d予以加味十全大补汤。统计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术前、术后1 d、3 d、7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隐性失血量、空腹血糖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 d、3 d、7 d,观察组Hb、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3~7 d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45.74±88.26)ml、(188.26±70.12)ml,均少于对照组(288.67±90.94)ml、(245.94±75.36)ml(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7.74±0.76)mmol/L、(6.26±0.52)mmol/L、(5.12±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9.67±0.84)mmol/L、(7.94±0.66)mmol/L、(6.48±0.52)mmol/L(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38%与对照组84.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纠正贫血,减少隐性失血量,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味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服用四物汤加味,统计2组患者手术后第1、3、5、7日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贫血发生例数及程度,根据Gross方程式计算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1、3日Hb及Hct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第5、7日试验组患者的Hb及Hct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贫血发生例数和程度均较对照组小(P 0. 05),试验组隐性失血量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四物汤加味能够减少PFNA术后隐性失血,减小术后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Gamma钉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PFN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低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患者受到的创伤更小,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后隐性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3 d、7 d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87.5±6.5)g·L~(-1)、(79.9±4.0)g·L~(-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为3.3%,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为1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组予温针灸联合PFNA内固定术。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进行Harris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测定患者健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骨折再发生率;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B ligand, RANKL)、网膜素-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Harris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侧股骨颈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骨折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RANKL水平降低(P0.05),血清网膜素-1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RANKL、网膜素-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健侧股骨颈骨密度,降低骨折再发生率,这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清RANKL、网膜素-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何少斌  刘平 《陕西中医》2014,(6):743-744
目的:探讨PFNA联合中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术后辨证施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后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在功能、疼痛、畸形、运动范围及总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联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是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疗效确定,可作为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术后加服中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肿胀消退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8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采用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观察比较2组临床结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下降,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时长相当,2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PFNa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应用面广,可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前3d至术后15d给予口服速力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口服。观察两组血液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术后Hb、RBC呈现上升趋势,术后7d、15d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d Hb、RBC稍有下降,术后7~15d Hb、RBC明显上升,术后15d Hb、RBC与术前1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术后1d、7d、15d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 Hct稍有降低,术后7~15d明显升高,术后15d与术前1d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d与术前1d比较Hct明显降低(P0.05),术后7~15d逐渐升高,术后15d与术前1d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7d、15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能明显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提高RBC、Hb、Hct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关节置换、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为高龄骨折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进行实验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内固定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参考Harris)评分。结果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具优势,建议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针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F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取PFLCP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PFN-A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PF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PFN-A的手术切口更小,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王海洲  祁冀  杨冰  刘军  陈海云  陈平 《新中医》2021,53(16):106-1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快速安全手术流程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快速安全手术流程方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入院至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天数、出院满意度评分、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住院天数、总费用、出院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安全手术流程能显著缩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7例分为两组,分别用LCP和PFN内固定治疗。结果:PFN组与LCP组比较,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C臂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骨折牢固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骨折牢固愈合时间均优于LCP组。结论:PFN可作为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法加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治疗早期防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78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补脾肾类中药汤剂口服(肉苁蓉、怀牛膝、当归、白术、威灵仙、泽泻、升麻、枳实、甘草片)加穴位贴敷(沉香、炒槟榔、乌药、大黄、炒牵牛子贴敷中脘、关元、天枢、神阙)。两组均观察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及便秘情况判定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3 d排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温补脾肾法加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治疗早期防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便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