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方氏头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Ashworth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shworth量表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和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均可明显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且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优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扶阳罐药物导入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焦氏头针结合扶阳罐药物导入法,2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以及Fugl-Meyer(FMA)、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MA、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结合扶阳罐药物导入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头针及促进技术,对照组仅采用促进技术.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定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头针结合促进技术对改善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2,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组)和对照组(n=31,常规针刺组),比较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评分,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行语言功能分级,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并观察患者语言能力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的BDAE语言等级水平、CFCP评分和常规针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BC分项功能对比可知,治疗组在改善说话、复述、命名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理解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于改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魏凤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1):100-102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型偏瘫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中风后痉挛型偏瘫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运动疗法,1个月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1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头针结合运动疗法用于中风后痉挛型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Bobath技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2组NIHSS评分逐渐降低,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出血偏瘫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9.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许多脑卒中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而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回归社会。为探讨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法,我科采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共160例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风又名卒中 ,近年发病率渐有增高 ,在我国与心血管疾病、肿瘤一起被列为死亡率前三位的疾病。本病致残率极高 ,幸存者如不及时康复治疗 ,多有残疾。我们临床上以头体针相结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 3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中 ,男性 2 5例 ,女性 9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39岁 ,出血性偏瘫 1 1例 ,缺血性偏瘫 2 3例。所有病例均有头CT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 患者脱离危险期病情稳定后即可治疗 ,早期及时治疗 ,效果较好。先体针后头针。 体针 :患者取患侧在上侧卧体位。穴位以阳明经穴为主。取患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12)
本文对近年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目前头针流派应用较广泛的有焦顺发、于致顺、汤颂延、方云鹏、朱明清等头针流派,其手法各异,尚无明确的取穴原则及理论依据,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也无统一标准。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以及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从而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风病偏瘫的研究对象,以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为研究重点,采用目前康复学界常用的修改的Ashowrth痉挛评定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l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反映患者功能水平。8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要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现代康训练。结果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对痉挛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运动功能水平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中医康复方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西医康复方法具有互补性,以中西医康复方法结合的方式建立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早期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10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107例黄国明主题词偏瘫/中西医结合疗法中风后遗症头针@体针近几年来,笔者对107例中风偏瘫住院病人在中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头针加体针治疗,结果大部分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最早于发病后2天、最迟者于发病后1...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中风偏瘫是常见病,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取得一定效果。 1 临床资料 180例中住院患者105例,门诊患者75例。其中男性123例,女性57例。发病年龄<4(?)岁者11例,50~59岁者63例,60~69岁者77例,70岁以上者29例。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偏瘫145例,脑溢血后偏瘫28例,脑栓塞偏瘫7例。病程<6个月者108例,>6个月者66例,>3年者6例。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冯国祥主题词头针,中风偏瘫,焦顺发笔者于1972~1993年3月,用头针治疗中风病偏瘫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50例均系我院内科抢救治疗后,病情平稳的脑出血、脑出栓所致偏瘫患者,其中男性39例,... 相似文献
17.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陈苏,陈学诚(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350011)(福州市二北医院350011)关键词头针,临床应用,中风偏瘫,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是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对180例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头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方氏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体针治疗,治疗组在体针治疗基础上加用方氏头皮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方氏头皮针配合体针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风共济失调是脑血管病,尤其是小脑病变后的常见临床表现。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头体针相结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共济失调(小脑型)60例,并设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