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方法]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相关条款,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质量。强化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建立与实施骨科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实施检查监督,分析讨论护理质量数据,制定整改措施,追踪效果。以 PDCA 循环方法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现场管理,督导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落实,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抓住重点,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改进质量;实施岗位管理,开展护理组长竞聘与绩效考核。[结果]2012年7月—2013年6月,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由90%提高到97%,无非预期压疮、跌倒发生;护士职责审核评分由92分提高到95分;病人满意度由91.82%提高到98.85%;护士满意度由92.50%提高到97.65%。[结论]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能提高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使日常工作更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构建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分层次培训。[方法]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特点,基于我院护士岗位能级,进行分层级培训和考核,实施半年后对病区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和护士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效果分析和动态评价。[结果]为提升护士临床专科实践能力,初步构建心血管内科护士分层次培训,培训后护士在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危重病人管理、专科知识与技能、护理文书书写、病情掌握等方面均有提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血管内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构建与实施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病人满意度和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个案管理模式在骨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和2015年全军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86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4年的42名学员(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案管理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培训,2015年的44名学员(观察组)采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对两组学员个案管理护理质量的基础指标、临床指标达成情况和综合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员在护理安全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等临床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综合能力评分为(9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9分±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应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个案管理模式,能在保证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规范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学员的临床护理质量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麦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量表实施分组授权赋能管理模式对骨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利用MBTI量表对浙江医院骨科46名护士进行人格类型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对护士分组实施授权赋能管理措施。比较改进管理前后骨科护士对领导者评分、护士心理赋能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采用MBTI量表对纳入的46名骨科护士人格类型进行分组,其中以ISFJ、ISTJ、ENFP、ESFJ 4种人格类型最常见。实施授权赋能管理后,护士对领导者评分、护士心理赋能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较改进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BTI量表对骨科护士进行分组授权赋能管理,能发挥护士核心优势,提高护士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蒲艳峰 《全科护理》2013,(35):3333-3335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护士梯队.[方法]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科室工作特点与病人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行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临床护士的分层管理发挥了管理效能,提高了护理质量,调动了各层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结论]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护士梯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改革(TCAB)理论在创伤骨科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30名创伤骨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名,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护理教学的模式,观察组应用TCAB理论相结合的骨科专科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培训中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TCAB理论有助于提高创伤骨科护士的专科培训质量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手术护士分阶段岗位管理反馈护士评价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名手术护士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手术室护士分阶段岗位管理反馈护士评价体系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分阶段岗位管理反馈护士评价体系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分阶段岗位管理反馈护士评价体系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5月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前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5月实施岗位管理后的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师生双向评价、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及实习护生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人对实习护生投诉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师生双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实习护生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人对实习护生投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对临床护理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习护生向新护士无缝隙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对护士的综合全面考核管理方法(阳光护士考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09年1月开始在全院实施阳光护士考评工作,根据临床与非临床科室工作特点及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岗位工作质量考核和满意度调查考核标准,对全院202名护士进行全面综合考核.比较活动实施前(2008年11月)和实施后(2009年11月)岗位工作质量考评情况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 实施阳光护士考评1年来,共评出月阳光护士87名,年度阳光护士10名.实施阳光护士考评前后工作质量指标和满意度调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阳光护士考评,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栗江霞 《全科护理》2013,(27):2565-2566
[目的]增强护士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科室建立一级质控员-二级质控员-护理管理者的三级护理质控模式体系,每月质控员检查分析总结质量问题,及时反馈控制,达到持续改进,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比较实施该模式管理前(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各项检查指标与实施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科室实施三级护理质控模式下的各项检查指标明显优于该模式实施前的各项指标。[结论]三级护理质控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60度全方位带教护士评价体系在儿科临床带教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制上海市儿童医院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评价表对我院2015年86名儿科临床带教护士带教1个月和3个月教学质量进行测评,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带教管理和带教技巧5个维度。采用自评、他评(被带学生、护士长/教育护士、医生、病人/家属)方式评价,取5个方面平均分作为评价成绩。[结果]带教1个月测评成绩为A级20人,B级54人,C级12人。3个月后成绩为A级57人,B级26人,C级3人。[结论]360度全方位带教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提升儿科临床带教护士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行层级岗位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护士配置。护理部统筹全院护士绩效考核分配,门诊、手术室结合量化考核,提高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眼科护士分N0-N5共6个层级别培训和考核,制定层级培训手册。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室护理单元自控、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小组管理、项目小组管理、护理总值班督导、护理部主任行政业务督导等质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比较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岗位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后,各层级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由90.55%提高到98.42%,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由91.33%提高到96.06%,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自2013年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每年获市级评估"A级",无护理服务投诉,无护理差错事故,护士离职1人离职率2.8%,离岗率0。[结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眼科护理实行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能有效地实现同工同酬,能保证护理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持续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地引导眼科护士走向临床岗位,满足临床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朱秀琴  刘于  汪晖 《护理研究》2015,(2):242-244
[目的]探讨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方法]通过实行对护理岗位类别和级别的设置、岗位梳理、修订岗位说明书、护士岗位分层培训、岗位选聘与实施、绩效考核和岗位晋级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前后病人、医生及护士自评满意度均提高,护士的工作、学习积极性高涨。[结论]基于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促进了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保证了正向的激励机制,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吴继萍  张雅丽 《护理研究》2013,(18):1894-1896
[目的]探讨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以提升外科中医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制定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方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对实施前后病人、护士的满意度以及中医护理质量质控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后,病人、护士的满意度及中医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可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中医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调查分析改进前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为切入点,确定持续质量改进的评价指标,制定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评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士对肠内营养知识的掌握率及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肠内营养缺陷的频次、并发症发生率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分级设置后实施绩效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骨科护理工作规划对岗位进行分级设置,制定相应的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方案并实施.收集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或家属、医师及护士自评对护士满意度评价.结果 实施后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和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得分分别为(98.2±0.32),(98.9±0.25),(98.6±0.27),(98.9±0.14),(99.0±0.28)分,分别优于实施前的(97.7±0.41),(97.8±0.24),(96.8±0.25),(97.8±0.16),(97.5±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9,8.978,13.836,14.634,10.156;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健康教育情况、服务态度、护理及时性和护患关系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97,9.520,9.803,7.757,10.915;P<0.05).与实施前比较,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医师对护士及护士互评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7,2.445,6.017;P<0.05).结论 岗位分级设置和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护理管理效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管床责任包干制护士能级对应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护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肾内科特点,将病房护士按照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专业能力、同行评议等进行分层次使用和管理,建立护士能级对应考核指标。[结果]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后,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自身满意度提高。[结论]能级对应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职业成就感,提升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在护士绩效考核方案中将分层管理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分层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方案,经全员培训后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40个临床科室实施,12个月后总结分析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考核满意率、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各科室护理质量分值等数据,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考核方案的满意率分别为85.83%、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5);实施前后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各科室月护理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对护士有正性的激励作用,能有效提高护士对绩效工资分配满意率、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鲍凤香  闫秀霞  林平 《护理研究》2005,19(7):640-641
[目的 ]开发研制护理信息系统(NIS) ,改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并应用于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及评价管理 ,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综合考核数据依据。 [方法 ]对临床护理指标考核评价 ,代入计算公式 ,得出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使用该系统软件以来 ,各项护理工作耗时明显缩短、质量指标明显提高 ,使用前后的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系统突出了环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控制、实施全员护理质量管理 ,有效地改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构建了护士长更科学、规范、定量管理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追踪调查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方法]应用自制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问卷对护士及用人单位主管领导各130名进行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质评价较高;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评价较低;各方面他评得分高于自评(P0.05)。[结论]用人单位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总体评价较高,但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仍有待加强;毕业生对自身发展期望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