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IgM、IgA、IgG、IgE、IgG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乙型肝炎组的血清IgM、IgA、IgG、IgE、IgG4水平高于普通型乙型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的血清IgM、IgA、IgG、IgE、IgG4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组,且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IgM、IgA、IgG、IgE、IgG4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以便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个体、慢性乙肝患者以及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检测,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改善(P<0.05),同时PTA值明显低于改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对于乙肝患者肝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健康个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与此同时对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患者的IgA、IgG、IgM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IgA、IgG、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TA值明显低于改善组(P<0.01)。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水平的变化可直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害程度,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43例肝脏疾病组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肝脏疾病组患者血清IgG、Ig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患者血清IgA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正常对照组间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疾病组患者血清C3、C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房倩 《临床医学》2021,41(11):51-5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商丘市立医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9例为观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9例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IgA、IgG、IgM水平,对比两组血清IgA、IgG、IgM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分期血清IgA、IgG、IgM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gA、IgG水平较对照组低,IgM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IgA、IgG水平较轻症患儿低,IgM水平较轻症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儿IgA、IgG水平较恢复期患儿低,IgM水平较恢复期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IgA、IgG和病情程度、疾病分期呈负相关,IgM和病情程度、疾病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机体血清IgA、IgG、IgM水平异常表达,且重症和急性期患儿IgA、IgG水平更低,IgM水平更高,临床可结合血清IgA、IgG、IgM水平评估患儿病情程度和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7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和32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IgA、IgG、IgM检测.结果 哮喘组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失衡,IgA、IgG、IgM可能均参与了哮喘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组)与60例体检儿童(对照组),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手足口病组入院时hs-CRP、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手足口病组轻症型、重症型hs-CRP、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足口病组重症型hs-CRP、IgM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IgG、IgA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患病后hs-CRP、IgM升高,IgG、IgA下降,检测免疫球蛋白与hs-CRP能作为手足口病诊断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降钙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武汉市第七医院收治的1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体征及肠道菌群检查结果,将186例患者分为肠道菌群失调组(n=64)与正常组(n=122)。采集病人静脉血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肠道菌群失调中患者血清中PCT、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与肠道菌群失调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肠道菌群失调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真杆菌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3、5.254、5.054,P<0.05);肠球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肠球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4,P<0.05)。肠道菌群失调患者血清PCT、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6.453、5.255、7.433,P<0.05)。免疫球蛋白血清PCT、IgG、IgA和IgM的含量是影响结直肠癌病人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gG及亚类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RA患者54例纳入RA组,选择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IgG亚类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采用流式点阵免疫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分析RA患者血清IgG亚类与IgG、IgA、IgM、C3、C4、RF及抗CCP抗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IgG、IgA、RF和抗CC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IgM、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血清IgG1和IgG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G2和IgG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A组IgG1/IgG和IgG3/IgG显著升高(P<0.05),而IgG2/IgG显著下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A组患者血清IgG1水平与IgG呈高度正相关(r=0.865,P<0.05);IgG2、IgG3水平与IgG均呈中度正相关(r=0.613、0.644,P<0.05);IgG4水平与IgG呈低度正相关(r=0.271,P<0.05);IgG2水平与IgA呈低度正相关(r=0.399,P<0.05);IgG3水平与IgM呈低度正相关(r=0.343,P<0.05)。IgG各亚类与RF、抗CCP抗体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RA患者血清IgG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存在IgG亚类水平变化。IgG亚类检测对RA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测定290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以同期48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lgG、IgM、Ig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gM水平降低(P<0.01);IgG水平升高(P<0.001);但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后,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lgM降低,而IgG升高,但IgA影响不大。男、女性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体液免疫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主要血清体液免疫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32例CHC患者和30例对照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补体水平。结果:CHC组IgG和IgM含量分别为17.2±3.68g/L和2.04±0.83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A含量略有升高,但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3、C4的含量分别为0.98±0.3g/L和0.19±0.075 g/L,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HC组和对照组CIC含量分别为24.15±6.37mg/L和16.48±5.91mg/L,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1)。CHC组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7.2±8.16 g/L和35.0±5.19 g/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白球比为1.23±0.26, 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CV慢性感染的病例,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发生改变,动态监测HCV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其CIC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2.
乙肝大三阳患者肝细胞损伤与6项免疫指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肝细胞损伤与血清IgM、IgG、IgA、C3、C4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乙肝大三阳患者80例,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ALT>200IU/L和<40IU/L)分为甲、乙两组,各4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M、IgG、IgA、C3、C4及CRP。结果甲组血清IgA、IgG、CRP均高于乙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C3、C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A、IgG、CRP有助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将92例HBV感染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7例和肝硬化组6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ANA、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分析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确诊乙肝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中ALT浓度不同分为ALT正常组、ALT中度升高组、ALT高度升高组,根据病毒载量的不同分为未复制组、低复制组、高复制组,另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超半定量评分(CDUSQS)诊断老年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硬化(HB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CHB 且通过纳入标准的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结果分为HBC组49例,非HBC组35例。对两组患者行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肝表面被膜、肝脏实质回声、脾脏面积、肝脏边缘形态、肝静脉清晰度、肝内韧带及胆囊壁的CDUSQS,比较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内径 ,并分析CDUSQS对老年HBC的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结果 HBC组患者的肝表面被膜、肝脏实质回声、脾脏面积、肝脏边缘形态、肝静脉清晰度、肝内韧带及胆囊壁的CDUSQS均明显高于非HBC组(P<0.05);HBC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内径均大于非HBC组(P<0.05);CDUSQS诊断老年HB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91%。结论 CDUSQS应用于老年HBC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半定量评分诊断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4例老年CHB患者,根据其肝穿刺病理组织学结果分为肝硬化组49例和非肝硬化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肝表面被膜、肝脏实质回声、脾脏面积、肝脏边缘形态、肝静脉清晰度、肝内韧带及胆囊壁的超声半定量评分,以及门静脉内径、血流量、血流速度,分析超声半定量评分对老年CHB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肝表面被膜、肝脏实质回声、脾脏面积、肝脏边缘形态、肝静脉清晰度、肝内韧带及胆囊壁的超声半定量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均大于非肝硬化组(均P<0.05)。超声半定量评分诊断老年CHB肝硬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2%和91.43%,准确率为94.04%。结论超声半定量评分诊断老年CHB肝硬化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特点和血清HBV-DNA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20例CHB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HBeAg(-)和HBeAg( )CHB患者HBV-DNA定量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HBeAg(-)CHB 166例,占31.92%;HBeAg( )CHB 354例,占68.08%。HBeAg( )组HBV-DNA总体上高于HBeAg(-)组;不同病程HBeAg(-)CHB比例轻度组为12.8%,中度组为13.2%,重度组为19.2%,重型组为31.4%,肝硬化组为47.5%。结论:目前我国CHB病例以HBeAg( )者占多数,HBeAg( )组HBV-DNA总体上高于HBeAg(-)组,随着病程进展HBeAg(-)CHB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的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100例RV肠炎患儿(A组)和60例健康小儿(B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前A组患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以及Ig G水平明显下降。在治疗后A组患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的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RV肠炎患儿在治疗前、后进行异型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对病毒感染的判断及了解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0例RV肠炎患儿(肠炎患儿组)及30例健康小儿(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RV肠炎患儿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V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下降。治疗后RV肠炎患儿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上升甚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RV肠炎患儿治疗前后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对病毒感染的判断及了解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对RV肠炎患儿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在体水平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确诊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低于健康对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25(OH)D3在体水平分为足量、不足、缺乏三类构成,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体检人群二者在血清25-羟基维生素构成比上具有显著差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体25(OH)D3水平进行分层分析,以HbeAg阳性及阴性分组的话,HBV-DNA载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而25(OH)D3在体内的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以HBV-DNA载量的高低进行分组的话,高载量组的25(OH)D3的水平与低载量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25(OH)D3水平的三种构成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OH)D3水平与生化指标及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发现:25(OH)D3水平与AST、HBV-DNA载量呈负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LT呈正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与TBiL、ALT具有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差异,并与乙肝病毒复制相关,纠正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状态,可能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