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晓波  孙钰婷  刘培培 《妇幼护理》2022,2(11):2465-2467
目的:讨论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接诊6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及手术资料等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发生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年龄、BMI、麻醉方式及是否有压力性损伤史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手术耗时≥4h、举宫器使用不合理、手术床骶骨受压迫、术中低体温、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因素机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耗时≥4h、举宫器使用不合理、手术床骶骨受压迫、术中低体温、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为引起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很容易因为手术耗时长、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合理、局部皮肤潮湿等因素而发生压力性损伤,为改善这一问题,应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尽可能降低此症状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NPUAP 2016版压力性损伤指南指导下老年病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护理管理实践。[方法]分析老年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合最新版压力性损伤指南,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病人,观察其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2017年7月—2017年12月老年病人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P0.05)。[结论]针对使用医疗器械的老年病人,根据新版指南指引实施专业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廖翠明 《妇幼护理》2022,2(4):733-735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截石位安置中的应用。方法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7 月接受截石位手术的 70 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下肢舒适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皮肤完整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下肢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妇科截石位手术 患者的皮肤完整性受损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总 满意率(P<0.05)。结论 对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可改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情况,减少患者发生肢体神经损伤和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如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疾病因素、手术麻醉因素;压力性损伤评分量表;术中病人潮湿、体温的变化、体位的摆放、护理材料、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方法]以2016年—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对照组2 268例病人存在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如病人因素、管理因素、人员因素、材料因素等进行分析,从而对观察组2 720例手术病人采取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和规范体位摆放培训、使用合适的体位枕及新型护理用具、注意保暖,保持干燥、完善交接班制度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皮肤受压状况,包括红斑、水疱、破损等不良反应。[结果]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皮肤的受压状况包括红斑、水疱、破损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认真分析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和规范体位摆放培训、使用合适的体位枕及新型护理用具、注意保暖,保持干燥、完善的交接班制度等,对每一个可能引起手术压力性损伤的环节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刘青  马丽   《妇幼护理》2022,2(15):3392-3394
目的 分析接受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 60 例收治的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或者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资 料,统计分析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0 例患者压力性 损伤发生率为 30.00%。不同皮肤状态、漏尿频率、手术时长、是否存在骶尾部压迫、举宫器使用是否得当、截石位摆放时机是 否准确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潮湿、存在骶尾部的 压迫、举宫器使用不得当、漏尿频率高、截石位摆放时机不准确以及手术时长长是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 因素(P<0.05)。结论 妇科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和手术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因素实施预防性措施, 以减少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丽  李秀丽  陈小晴 《全科护理》2013,11(13):1196-1197
[目的]探讨两种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安置时机的效果,总结相关的个性护理。[方法]将140例妇科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前,对照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安置手术体位。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下肢组织及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情况,调查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5例,腓总神经损伤3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观察组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把握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的安置时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卫春景  闫丽萍 《护理研究》2013,(11):3666-3667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病人作为干预组.另选取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术前两组病人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根据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术后观察两组病人局部皮肤损伤情况.[结果]干预组局部皮肤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根据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对病人进行个性化护理,控制手术室环境可有效减轻老年手术病人局部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8.
刘冬  杜文婷 《全科护理》2014,(23):2142-2143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截石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采用截石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体位舒适度、医生满意度及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改良截石位体位摆放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医生的满意度,有利于病人早日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手术;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8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肌瘤挖除术、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全切手术、输卵管再通术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肩部疼痛、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取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有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外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展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对于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玲 《全科护理》2015,(1):23-25
综述膀胱截石位并发症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探讨手术室截石位手术病人最佳的护理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巡回护士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8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的配合,提出循证问题,检索循证依据,提出循证配合,分析循证结果,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注意要点。结果循证护理为手术中巡回护士配合提供了可靠的护理依据,80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肩背酸痛、皮肤压疮等情况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巡回护士配合中的应用,满足了手术患者及主刀医生的需求,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为其他类似手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廖丹  杨兵  杨雪云  区金华 《全科护理》2021,19(14):1949-1952
目的:分析手术室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3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记录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5例病人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Ⅰ期11例,Ⅱ期4例),占3.9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体质指数、Braden评分、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中出血量、术中体温变化、术中皮肤护理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手术时间≥3 h、特殊体位、术中出血量≥100 mL/h、术中体温变化>1℃、术中未进行皮肤护理是手术室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关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制截石位架在婴幼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制截石位架由海绵及皮革包裹可塑性螺纹钢管制作而成,用于摆放婴幼儿截石体位。选取上海市某儿童医院2017年1月—12月30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实验组,术中采用自制截石位架摆放截石位; 选取2016年1月—12月30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体位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手术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术体位 摆放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位摆放时间、体位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手术中应用自制截石位架摆放体位,可减少手术体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梁秀 《全科护理》2016,(36):3806-3808
[目的]观察三H+双C联合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4月开始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中实施三H+双C联合护理,选择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3月)和实施后(2016年4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干预的病例各4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妇科腹腔镜手术观察对象干预后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H+双C联合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受术者的舒适度感受,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科手术病人影响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11 004例病人,应用"3S"手术病人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评估和筛查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发生皮肤颜色、皮肤形态、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578例为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占5.2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皮肤颜色和形态改变的高危因素包括空腹时间、体质指数、受压部位皮肤、全身皮肤(低蛋白)、术前肢体活动情况、手术体位、术中压力、术中体温、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时间、受压部位皮肤是发生术中皮肤颜色、形态改变和压力性损伤的共同危险因素(P0.01)。[结论]骨科手术病人发生术中皮肤压力性损伤涉及多个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做好术前评估,给予受压部位皮肤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中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5月入院的老年卧床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体重、体质指数(BMI)、骶尾部压力、皮脂层厚度、Braden评分、OH评分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综合评估老年卧床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raden评分、OH评分、皮脂层厚度、血红蛋白、白蛋白和BMI影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评分和OH评分均能有效预测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皮脂层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是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病人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其Braden评分、OH评分、皮脂层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动态观察上述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预防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截石位的摆放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行妇科腔镜手术的病人2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两种截石位摆放的时机均在麻醉诱导前进行,对照组(改良截石位摆放法)将托腿架支撑于小腿肌肉丰厚处,使小腿呈水平位或稍高位,遵循病人的足尖、膝关节、对侧的肩关节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组(马镫型截石位腿架摆放法)根据滑竿上的刻度调节脚蹬在滑竿上的位置,两侧脚蹬在滑竿上的位置一致,腘窝处的夹角不超过170°,再根据支撑杆上的刻度调节脚蹬的高度及外展,比较两种截石位摆放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摆放截石位耗时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镫型截石位腿架摆放法能满足妇科腔镜手术对病人手术体位的摆放要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缩短截石位耗时,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性理念结合JCI标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85例手术病人和参与手术医生30例作为对照组,按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将2017年1月—2017年7月85例手术病人和参与手术医生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磁性理念结合JCI标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与医生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1,P=0.021)。观察组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理念结合JCI标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与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