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绳梯法、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血液透析并使用新内瘘的病人84例,随机分成绳梯法、扣眼法和区域法各28例,每例病人从新内瘘穿刺第1针开始计时,观察18个月,对3种穿刺方法穿刺效果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3组穿刺成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内瘘闭塞发生率、血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病人满意率和血管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绳梯法和扣眼法能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发生,降低血管瘤的形成并增加病人满意度,临床应首选扣眼法,血管较长较充盈者可选绳梯法,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3种不同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动静脉内瘘穿刺方向的不同分为向心组、交替组、离心组,每组40例。3组观察时间均为1年,比较3种方法对患者透析效果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3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组发生1(2.50%)例内瘘闭塞、8(20.00%)例内瘘狭窄和1(2.50%)例动脉瘤;交替组发生2(5.00%)例内瘘狭窄和2(5.00%)例动脉瘤;离心组发生6(15.00%)例内瘘闭塞、1(2.50%)例内瘘狭窄和10(25.00%)例动脉瘤。结论向心与离心交替穿刺可以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狭窄的发生率,降低血管瘤的形成风险,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脉穿刺向心方向和离心方向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以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使用动静脉内瘘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方法的透析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内瘘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可选择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  相似文献   

4.
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对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向心方向穿刺和传统离心方向穿刺对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最佳穿刺方法、保护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每例病人向心方向穿刺10次,传统离心方向穿刺10次,两种方法隔次采用,每次检测并记录动脉端、静脉端和外周血尿素氮,计算再循环率,并同时使用血液透析机的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功能测量记录病人的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动静脉内瘘向心方向穿刺的再循环率和透析充分性与传统的离心方向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采用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可以避免血液重复循环发生,达到充分透析,减少了并发症,保护了内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端绳梯式穿刺法采用逆血流方向穿刺和顺血流方向穿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60例(每例透析病人动脉端穿刺次数为600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动脉端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法(80例);对照组动脉端采用逆血流方向穿刺法(80例),所有病人静脉端为向心方向穿刺.观察两组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内瘘狭窄、内瘘阻塞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法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端顺血流方向穿刺能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内瘘狭窄、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对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向心方向穿刺和传统离心方向穿刺对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最佳穿刺方法、保护病人的 动静脉内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每例病人向心方向穿刺10次,传统离心方向穿刺10次,两种方法隔次采用,每次检测并记录动脉端、静脉端和外周血尿素氮,计算再循环率,并同时使用血液透析机的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功能测量记录病人的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动静脉内瘘向心方向穿刺的再循环率和透析充分性与传统的离心方向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采用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可以避免血液重复循环发生,达到充分透析,减少了并发症,保护了内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在静脉穿刺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静脉穿刺难度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向心方向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回血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回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穿刺困难静脉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输液,回血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内瘘侧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头静脉距瘘口近侧5~10 cm处离心方向穿刺法.结果:观察组穿刺324次,一次穿刺成功317例,成功率为97.8%;发生皮下血肿15次,发生率为4.6%.对照组穿刺315次,一次穿刺成功为260例,成功率为82.5%;发生皮下血肿30次,发生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动脉瘤1例;对照组发生内瘘堵塞5例,内瘘狭窄6例,动脉瘤9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出路采取动静脉内瘘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可使血流量得到保障,减少对内瘘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指点压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采用弹力带对穿刺点实施环臂式捆扎止血;试验组采用两指点压法对穿刺点实施两指点压止血,比较两组病人内瘘动、静脉端穿刺点最小内径、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狭窄、动脉瘤、瘤体增大)、内瘘按压止血异常事件发生情况(针眼渗血、皮下血肿)、病人舒适度(手臂麻木、手臂疼痛)。[结果]透析后2年,试验组病人动脉端穿刺点最小内径[(4. 60±0. 27)mm]大于对照组病人,透析后1年和2年,试验组病人静脉端穿刺点最小内径[透析后1年:(4. 43±0. 12)mm;透析后2年:(4. 39±0. 19)mm]均大于对照组病人,干预后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6. 5%)、针眼渗血发生率(1. 16%)、皮下血肿发生率(0. 24%)、病人手臂麻木(0. 14%)、手臂疼痛(1. 30%)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拔针后采取两指点压法实施止血,可有效减少内瘘动静脉端最小穿刺内径狭窄,降低内瘘并发症及内瘘按压止血异常事件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刘晓洁 《临床医学》2013,33(7):121-122
目的探讨向心方向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的影响,寻找科学的内瘘穿刺法,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选择内瘘血管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对照组25例选择距离瘘口3~4 cm处头静脉作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比较两种穿刺方式在内瘘早期启用的血流量达标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两组患者1年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方法在内瘘早期启用的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及1年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选择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内瘘并发症,保护内瘘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顺血流方向和逆血流方向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及创面延期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瘤、内瘘狭窄、创面延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促进穿刺处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内瘘顺血流方向穿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871-2872
[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顺血流方向和逆血流方向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及创面延期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瘤、内瘘狭窄、创面延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促进穿刺处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自2016年7月—8月对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1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二维超声模式顺序探查内瘘吻合桡动脉近心端1cm处及吻合静脉距吻合口1cm、5cm、10cm处的血管内径、皮下深度,同时测量穿刺部位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等。[结果]糖尿病组吻合口内径、吻合动脉近心端内径、吻合静脉距吻合口1cm、5cm处的血管内径及吻合动脉近心端血流量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糖尿病组吻合动脉近心端内径均显著小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选择绳梯式穿刺的糖尿病组吻合口内径和吻合动脉近心端内径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年龄65岁的糖尿病组吻合口内径和吻合动脉近心端内径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病人动静脉内瘘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与非糖尿病病人存在差异。在血管通路维护和监测方面,需要加强糖尿病肾病病人内瘘吻合口内径和吻合动脉近心端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关注穿刺部位血管内径及狭窄程度,特别对扣眼穿刺的透析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离心静脉穿刺在长期输液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36例长期输液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离心静脉穿刺输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向心静脉穿刺输液法,观察两组病人一次成功、针稳定性及最大液体流速与最小液体流速时输入液体的滴数。[结果]观察组病人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液体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液体流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输液老年病人中应用离心静脉穿刺的效果优于常规向心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组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索一种科学的内瘘穿刺方法。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性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方法的透析效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方法的透析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可选择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种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法。方法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26例患者内瘘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26例患者内瘘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比较2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有无差异及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可选择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  相似文献   

17.
流程重组影响护理服务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2种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法。方法 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26例患者内瘘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26例患者内瘘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比较2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有无差异及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可选择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血液透析病人的相关资料,按不同护理模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病人实施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动脉瘤发生率、内瘘阻塞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86.7%,内瘘穿刺成功率99.5%,动脉瘤发生率10.0%,内瘘阻塞率3.3%;对照组病人或家属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40.0%,内瘘穿刺成功率88.6%,动脉瘤发生率50.3%,内瘘阻塞率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能提高病人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护士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使用时间,对动静脉内瘘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顺向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早期启用的影响。方法按时间顺序将 5 5例初次使用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选择同侧下肢大隐静脉或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对照组 (常规穿刺法 )动脉出路距瘘口近侧头静脉离心方向穿刺 ,静脉回路选择动脉端 5cm以上任意静脉向心穿刺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量、内瘘堵塞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动脉端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5 .7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为 80 .30 % ) (P <0 .0 1 )。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实验组为 4 .2 9%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为 1 2 .1 2 % ) (P <0 .0 1 ) ,静脉端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实验组内瘘堵塞率为 3.5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为 2 5 .93% ) (P <0 .0 5 )。实验组透析中血流量可达 2 0 0ml/min以上 ,为 82 .82 % ,对照组为 77.2 7%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早期启用可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瘘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使用新内瘘终末期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血流方向和顺血流方向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瘤、内瘘狭窄、闭塞、皮下血肿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穿刺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使用效率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