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星楼治痘全书》被认为是明人治痘理论与经验集大成之作。目前有关该书及其作者朱一麟的著录时有谬误,也缺乏详细介绍。朱一麟字季祥,号应我,主要活动年代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他因病习医,擅长治痘,举业不第后专于行医,刊有《痘言蘧庐集》《论痘游戏篇》《治痘大成集》,并有医案流传于世。其《治痘大成集》尚存明天启元年刊本、日本抄本与台湾抄本残卷。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其后人朱法与朱珔又搜集朱一麟著述与医案,编成《摘星楼治痘全书》,于1826年刊刻,即道光耕乐堂藏板。一些工具书和教材将《摘星楼治痘全书》成书时间定为1619年、上海耕乐堂刻本版刻时间著录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或乾隆七年(1742)序刻本,均误。此外,《摘星楼治痘全书》之《附摘钞种痘心法》是以《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为基础,摘抄《痘疹定论》等多部书而成。  相似文献   

2.
叶天士治燥医案散见于《临证指南》、《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书中。“但叶氏之书,本不易读。”加上吴瑭生平最推崇叶氏之学,唯谓叶氏“不识燥证”,人多信之,致如叶霖所说:“今之医士,畏难而乐易,避深而就浅,日习《温病条辨》、《温热经  相似文献   

3.
经眼48种现存《易筋经》传本中的避讳研究,结合各传本中的内容,具有版本价值,可作为《易筋经》早期代表的传本凡15种。包括抄本8种,刻本7种,未见明本。较早的传本均为抄本,道光间方见刻本。沈氏校本不避清代皇帝讳,其序有称“顺治辛丑”,故当抄成于清康熙前期,此为最早。雍正抄本,避“玄”字讳,不避“弘”字讳,并载有雍正年序,抄成于雍正间,当为次早。西谛本避“玄”“弘”两字讳,当为乾隆间或其后抄本。现存刻本中以道光三年之傅金铨校刻本为最早,这也可能是《易筋经》最早的刻本。祝文澜本及来章氏辑本均可能晚于此本。  相似文献   

4.
缪遵义是清代中期颇有影响力的吴门医家。遵义博览方书, 自学成才, 用药灵活, 精于医理。《清史稿》载其与叶天士、薛生白二人被并称为"吴中三家"。至其晚年时, 遂始著书立说, 曾为《脉因证治》《吴医汇讲》作序, 现存著作有《伤寒集注》《温热朗照》《松心笔记》《松心医案》《缪氏医案》《松心堂医案经验钞》6种。遵义门人弟子众多, 可考者有黄堂、管鼎、缪淞、沈念祖等十余人。  相似文献   

5.
《瘟疫条辨摘要》乃清代吕田所撰,现有20余种版本,经考证实属3个版本系统:1嘉庆十六年辛未新繁沈氏刻本;2道光四年甲申刻本,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刻本均属道光四年本的重刻本;3咸丰七年丁巳蜀西天山水氏刻本。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开篇首列瘟病与伤寒根源症治不同辨,阐发伤寒、瘟病之异同,并指出时病特点。随后分别详列瘟病与伤寒六经证治不同辨、四损不可证治辨、瘟病与伤寒不同诊脉义、大头瘟六证、瘟病诸下证及有关杂病及妇、儿科瘟病,条分缕析。下卷则备载治瘟病诸方,以升降散为诸方之首,皆配以歌诀。  相似文献   

6.
正《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所撰写,后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的中医临床重要著作,集中展示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叶氏治疗血证医案很多,分别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中。从其医案来看,叶氏治血巧用经方,治法灵活多样,用益气健脾法、补益肝肾法、甘缓益营法、疏肝治中法等治血,并强调辨证论治、扶正固本,颇能启发后世之人。本文结合叶氏医案,对其治血特色作  相似文献   

7.
《医林绳墨》为明代方谷与其子方隅共同编辑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医著,成书并初刊于明万历十二年。目前国内南京图书馆所藏为国内有著录的孤本,内容基本完整。清康熙十六年周京重编本书,调整篇目,改动字句,删减内容,并以家藏奇效诸验方附后,题名改为《医林绳墨大全》,称为"向山堂刻本",已与明初刊本大不相同。向山堂刻本刊行后并未广泛流传,康熙四十九年赵东崖收集到周京向山堂梓版并补其阙刊行,称"赵氏廓然堂刊本"。后梓版又归修吉堂所有,故修吉堂藏板刻本同廓然堂刊本。流传至嘉庆年间,本书又难以得见,嘉庆二十年陈熙根据周刻本重新刻板刊行,此本后世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8.
《瞻山医案》初刊于1924年,作者任瞻山,该书序文称任瞻山生于乾隆初,然史志书目对其的出生年代均语焉不详,对《瞻山医案》的成书年大多阙而不载,或著录为乾隆元年丙辰(1736)。任氏后人所藏家谱揭示其生于乾隆十五年(1751),卒于道光八年(1828)。又据《瞻山医案》序文与书中所记载的确切行医日期,考订其成书年代大致在...  相似文献   

9.
余霖,字师愚,以字行,为清代瘟疫学名家,籍贯为安徽桐城,约生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卒年不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余霖著成《疫疹一得》一书,并自序刊行,后经裴奉辰、庄锦制等多次重刻,得以保存至今。此书现存最早刻本为道光八年(1828年)延庆堂刻本,最佳版本是《续修四库全书》所收的清抄本。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是清代杰出名医,精于治疗,經驗丰富,除对《伤寒論》有很深的造詣外,尤对温病有独到的研究,惜乎生平忙于診务,未曾亲自著述,其經驗点滴散见于其医案中。兹就叶氏治疗独特手法之一——养胃阴法进行探討,内容是搜集归納《临証指南》、《未刻本叶氏医案》中有关案例,进行分析、比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来刻本叶氏医案》中414个肺脏病医案的分析,将《叶案》治疗肺脏病的主要学术特点总结为5点。即:宣肃肺卫,运用辛凉有特色;甘药和之,继承仲景有创新;咳而胸痛,利气化痰通络痹;血后咳嗽,补肺养胃重阴津;肺肾俱病,金水同治重少阴。  相似文献   

12.
《寓意草》为喻嘉言所撰医案专著,初刊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寓意草》促进了中医医案的格式化与规范化,促进了中医病机理论基础的细致化与病变机制的形态化,加强了中医医案的说理性与可读性,并反映了中国医学与民族思想文化的相通性和共生性。  相似文献   

13.
《医林改错》初刻于清·道光十年庚寅年间(公元1830年),由位于京都(北京)隆福寺胡同的三槐堂书铺完成。成书的次年(1831年),作者王清任在京病故。据《医林改错》末篇王清任与其胞侄王作砺谈医论道中所说“侄作砺来京,因闲谈问余,彼时是书业已刻成,故书于卷末,以记之”的话推断,作者生前亲眼看到过这个刻本无疑。也就是说,三槐堂本的内容应该说总体上是准确的,作为《医林改错》初刻本的地位是确定的。《医林改错》初刻本究竟印制了多少套,目前尚无从考证。但作为一种出版物,它的宣传、扩散作用毕竟是比较大的。据光绪十年的《新修玉田县志》…  相似文献   

14.
吾师王香岩先生名普耀,浙江镇海人,在杭州业医数十年,善治温病,对杂病也有研究,曾著《医学体用》一卷。其医案大部分已散失,在1922~1926年间曾零星发表于《中医杂志》的“桂馨庐医案”中。对温病学方面,先生除继承叶、薛、吴、王的理论经验外,对《广温热论》《伤寒指掌》等也有心得。现将王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晚清名医柳宝诒之生卒年代,自1962年祝耀长先生在是年《江苏中医》杂志第9期上撰《中医柳冠群先生纪实》一文中确定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卒于光绪二十七年,享年六十岁。其后诸如1965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张耀卿整理的《柳宝诒医案》、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陈道瑾等同志编的《江苏历代医人志》、1987年《中华医史杂  相似文献   

16.
吴鞠通轶事吴鞠通(1758-1836),名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温病学派"四大家"之一。吴氏之学本于叶天士,编著《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的理论,拟定不少温病名方,多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另外著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  相似文献   

17.
《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为叶天士所作,兹就书中有关内容对其辨治湿热心法作一探讨,冀对临床辨治湿热有所裨益。1论病因,内湿外湿互引叶氏论湿热温病的产生原因,强调内湿、外湿互引。外湿的形成,与季节、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密切相关,并...  相似文献   

18.
《串雅内编》传世版本有多种,袁氏刻本与榆园刻本是其中两种重要的版本。两书重刊时,在对待各自所据版本的处理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袁氏刻本较为忠实于原版本,基本上未加修改;榆园刻本则在原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加工,并且增加了医家吴庚生的注释,与赵氏原本相比,该版本在语言上更加雅正,内容上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9.
痹症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自《内经》以下,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而辨证,治疗亦不外驱风、散寒、除湿、通络等法。通过对《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和《叶案存真》等的学习和探讨,认为清代名医叶天士治此,既发皇古义,又颇有创新。现将叶氏治痹之法归纳为五法,并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加以评述,聊供临证现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胤产全书》是明代王肯堂编撰的妇产科专著, 计4卷, 由张受孔等参订刊行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通过对《胤产全书》国内外藏本调研, 发现存世的版本有4种, 分别为明代"书林乔山堂"刊刻的本子, 藏于国家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将明代"书林乔山堂"刻板修订刊行的本子, 分别藏于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日本文化四年(1807)抄录明刻本的抄本, 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明代刻板修订刻本的抄本, 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经过调研, 没有支撑"清康熙刻本"的充分证据, 现存刻本均应是明代刻本。《胤产全书》文献主要来源于《脉经》《产宝》《妇人大全良方》等著作, 兼有王肯堂的发挥补充内容, 王肯堂编辑《女科证治准绳》以其为主要蓝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