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功能锻炼中应用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术后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在PDCA循环管理下实施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周功能锻炼方法掌握正确率及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各项功能锻炼方法掌握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PDCA循环,可显著提升病人对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认知,促进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1月实施相同手术的7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术期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第3天NR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3.
彭慧 《全科护理》2014,12(6):568-56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10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记录和统计病人术后接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10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在健康教育后满意度为96.0%,无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人工关节脱位。[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降低人工关节脱位的风险,能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穿戴膝部电子量角装置在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关节外科2020年9月—2021年10月的全膝关节置换病人72例,以2020年9月—2021年3月的36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法,以2021年4月—2021年10月的36例病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可穿戴膝部电子量角装置辅助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屈曲90°术后天数、舒适状况和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屈曲90°术后天数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使用可穿戴电子量角装置,可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不影响舒适感。  相似文献   

5.
周彩瑛 《全科护理》2013,(24):2246-224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经过完善护理后病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而康复出院。[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减少疼痛,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分析4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实施个体化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40例高龄病人术后通过个体化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术后髋关节恢复良好。[结论]详细的个体化护理和康复指导对高龄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沈文霞  宁余音  周艳琼  段勘 《护理研究》2013,(25):2756-2757
[目的]探讨移动教育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将5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移动教育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功能锻炼效果、掌握康复知识情况、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对康复指导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移动教育进行健康宣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宣教模式。  相似文献   

8.
闫秀丽  刘健 《全科护理》2011,(14):1252-1253
[目的]总结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65例病人实施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同时积极做好护理,即做好术前宣教及术前准备,指导术前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及出院前教育。[结果]65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做好双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后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17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人进行认真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病人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没有人工关节的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髋关节功能经过锻炼半年后均弃拐行走,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创伤大,术前心理护理,认真准备,术后及时监测生命体征,预防髋关节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人工全髋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骨科21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各项护理、功能康复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21例病人住院期间经精心护理均顺利地度过了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并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围术期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尤为重要,可解除疼痛,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晓华  李泽辉 《护理研究》2013,27(21):2224-2226
[目的]探讨将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65例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将2010年7月—2012年1月住院的7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设为观察组,在病人住院的各个环节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微创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MIS-DAA)手术期护理。[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采用MISDAA新技术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改变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安置,准备特制的股骨抬高器械,术中协助进行肢体长度比对,建立无菌区隔离带等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32例病人手术时间(115.06±9.70)min;出血量(450.31±72.84)mL;术后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0分24例,80分~89分7例、70分~79分1例、70分0例;平均住院日(9.22±0.87)d;术后回访3个月~17个月(9.63个月±3.23个月)。[结论]MIS-DDA手术期实施改良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减少出血量,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住院期间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贾伞伞  李海婷  林继红  王倾  文曹丽 《全科护理》2020,18(20):2545-2549
[目的]促进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下肢功能的康复。[方法]将62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现有的康复训练手机应用软件(APP)进行干预,评价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整体舒适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康"APP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改善病人术后舒适度,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65例病人实施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同时积极做好护理,即做好术前宣教及术前准备,指导术前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及出院前教育.[结果]65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做好双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 ,国内许多大医院开展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技术操作已逐渐完善及提高[1,4] 。但术后通常需较长时间卧床 ,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 ,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2 ,3] 。为此 ,我们制定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 ,目的在于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 术前指导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部分为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病变患者 ,术前指导的重点是减少病变损害的程度 ,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负担 ,学习并掌握术后锻炼的方法 ,为术后康复打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视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医院进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取功能锻炼视频指导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Harris功能评分、离床率、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视频指导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能更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离床率、自理能力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冯坡颜 《全科护理》2012,10(14):1249-125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d、术后2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林凤英  李佩霞  时光 《护理研究》2013,27(15):1472-147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将两组的假体脱位率、病人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及病人术后假体脱位相关认知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假体脱位降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减少、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术后防脱位相关认知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家居环境要求、饮食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不仅有良好的可行性和临床使用价值,并且可创造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黄桂香 《全科护理》2009,(13):1175-1176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加强关节活动和股骨头肌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行左心耳封堵术的6例心房颤动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和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结果]6例心房颤动病人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在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过程中给予严密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