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8例需行静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儿,按照单双号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基础护理,采用中文版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和 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时的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LACC 和 Wong Baker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静脉穿刺采血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学龄前儿童对静脉穿刺采血的疼痛反应,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静脉穿刺采血成功。  相似文献   

2.
屈芳君  周霞 《全科护理》2020,18(16):1929-1932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结合表面麻醉应用于学龄前初次骨髓穿刺患儿的疼痛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首次进行骨髓穿刺的9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骨髓穿刺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骨髓穿刺患儿应用阅读疗法结合表面麻醉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之后,两组骨髓穿刺患儿骨髓穿刺中、骨髓穿刺后1 h、骨髓穿刺后2 h、骨髓穿刺后4 h的心率、呼吸、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骨髓穿刺后1 h、骨髓穿刺后2 h、骨髓穿刺后4 h 3个时点的血压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骨髓穿刺患儿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结合表面麻醉应用于学龄前初次骨髓穿刺患儿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焦虑状况,减轻患儿疼痛,同时提高患儿的骨髓穿刺配合程度,改善目前紧张的儿科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野王爱丽 《护理研究》2017,(12):4698-4700
[目的]探讨模块式护理干预对行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给予耳鼻喉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模块式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2.67分±1.52分)、焦虑评分(6.94分±1.65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5.48分±2.75分,10.07分±2.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的疼痛、焦虑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块式护理干预对行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给予耳鼻喉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模块式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2.67分±1.52分)、焦虑评分(6.94分±1.65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5.48分±2.75分,10.07分±2.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的疼痛、焦虑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幼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以现场调查的方式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依从性、穿刺成功和满意情况,并具体记录其静脉输液过程中反抗行为(主要表现为痛苦表情、哭闹、肢体紧张扭曲、躁动),疼痛程度使用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和Wang-Baker笑脸量表评估。[结果]观察组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FLACC量表、Wang-Baker笑脸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穿刺依从性、穿刺成功情况、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反抗行为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由于穿刺引起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依从性,提高病人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刘幸  万丽 《全科护理》2020,18(21):2668-2670
[目的]观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R)减轻初产妇自然分娩时疼痛和焦虑的效果。[方法]将入院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产妇在分娩时采用VR干预。使用简版McGill疼痛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和焦虑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和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疼痛分级指数和现实疼痛强度得分分别为(6.93±1.63)分、(21.5±4.21)分、(3.57±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2.17)分、(27.3±3.17)分、(4.76±0.78)分(P0.01);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8.2±4.27)分,低于对照组的(59.8±6.16)分(P0.001)。[结论]应用VR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初产妇自然分娩时的疼痛,缓解分娩时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患儿静脉穿刺护理操作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以减轻患儿疼痛行为和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患儿在穿刺过程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及实践程序,改进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同时辅予心理护理。采用FLACC量表(faces,legs,activity,cry and 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Pain Assessment Scale,FLACC)、Wong-Baker笑脸量表比较两组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主客观疼痛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和患儿静脉穿刺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疼痛的主客观评分分别为(2.76±0.53)分、(1.53±1.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98±0.39)分、(3.47±1.51)分(均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98.03%,高于对照组85.32%(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依从性评分为(1.98±0.13)分,高于对照组(1.38±0.47)分(P0.05)。结论患儿在穿刺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及实践,可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行为反应,提高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穿刺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龙淑芳  史潇 《护理学报》2012,19(3):74-75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会医疗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调节其心理失调,保障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和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191名大学生运动会医疗志愿者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91名医疗志愿者焦虑检出率为22.5%,抑郁检出率为42.4%,焦虑(36.82±7.01)分、抑郁(39.32±9.98)分,均高于常模(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服务类型的志愿者在焦虑、抑郁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运动会医疗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着焦虑、抑郁等情绪,建议关注志愿服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志愿者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理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并探讨自我教育模式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水平。[方法]选择进入临床进行专业学习的北京市某高校护理专业3年制高职学生66人,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问卷调查护理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情况,第2阶段研究自我教育模式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结果]高职学生对职业价值观认同度较高,量表各条目均分均3.00分。职业价值观5个因素中"关怀照顾"的均值最高,其次为"利他主义",均值最低的是"专业主义"。开展自我教育模式后护生职业价值观总分(125.3分±12.0分)高于干预前(116.6分±11.2分)(P0.05),并且因素"正直""行动主义""专业主义"高于自我教育前(P0.05)。[结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水平总体较积极,以自我教育模式为基础开展的职业自我教育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口服10%葡萄糖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40例住院早产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NS组和GS组,每组80例,早产儿静脉穿刺过程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NNS组吸吮安慰奶嘴,GS组口服10%葡萄糖水,比较3组早产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评分及啼哭发生情况,疼痛评分采用加拿大Toronto和McGill大学研制的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结果]对照组、NNS组和GS组静脉穿刺时PIPP评分分别为10.34分±1.69分、5.98分±1.63分、5.54分±1.52分,NNS组和GS组PIP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NS组和GS组PIP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静脉穿刺时早产儿啼哭发生率分别为73.75%、52.50%、47.50%,NNS组和GS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NNS组和GS组啼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口服10%葡萄糖均能一定程度地缓解静脉穿刺疼痛,医护人员可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医院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穿刺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效率、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疼痛感,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以家庭中心护理(FCC)对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后的患儿进行疼痛干预,观察效果,探讨术后干预疼痛的有效方式。方法分别选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脊髓栓系手术的3~13岁儿童患者80例,将2012~2013年度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2013~2014年度40例患儿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儿外科常规护理模式,对家长进行健康及术后护理教育;实验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采用疼痛及焦虑量表对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焦虑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8小时及16小时疼痛评分、术后焦虑得分、患儿家长术后焦虑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护理服务满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和多种非药物干预相结合的疼痛干预模式,可以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焦虑程度及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于亚英 《全科护理》2016,(3):266-268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病房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9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心理感受及躯体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抑郁情绪。观察病人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MMSS)量表评价护士满意度;设计医生及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医生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忧郁分别为34.04%、36.17%,与对照组74.46%、68.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中大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4.26%、2.13%、12.28d±2.79d,与对照组19.15%、19.15%、13.69d±2.55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S量表、医生满意度、病人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77分±0.21分、94.17分±2.98分、96.76分±5.45分,与对照组3.38分±0.19分、88.35分±3.49分、89.28分±7.3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外伤病人使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消除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医生、护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全人护理理念开展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肿瘤病人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游戏疗法实施前即2016年1月—2016年6月住院的儿科肿瘤患儿50例为对照组,选择游戏治疗实施后即2016年7月—2016年12月住院儿科肿瘤患儿5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在开展普通游戏的基础上启动"医院游戏项目"后,由医务人员、医务社工、志愿者三方进行有效合作,开展医院游戏疗法,实施全人护理模式。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护理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儿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其消极应对评分及社会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全人护理理念基础开展的医院游戏疗法能提高儿童肿瘤病人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使社交焦虑感降低,能很好地适应住院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社区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无锡市5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4.23±17.31)分,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因素为工龄、职业情感和护患关系。社区护士的职业价值观随工龄的增长呈现先高后低、再升高后降低的波浪式曲线;喜欢社区工作的护士职业价值观得分高于不喜欢社区工作的护士;护患关系融洽的社区护士职业价值观得分高于护患关系紧张的护士(P0.05)。[结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激发护士对护理职业的情感、根据不同工龄加强教育培训可有助于社区护士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科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水平,为护生实习期间给予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职业引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苏州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42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儿科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调查。[结果]儿科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总体得分处于较高水平(146.39分±13.54分);自身成长维度得分最高(4.54分±0.42分),良好护患关系维度得分最低(2.30分±0.22分);"看到病人饱受病痛折磨,我更珍惜生命、知足所有"条目得分最高(4.65分±0.56分),"亲友因获益于我的职业而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条目得分最低(4.10分±0.80分);学历、是否定向实习是影响儿科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的因素。[结论]儿科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较好,但是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多种因素影响护生的职业获益感的培养,应加强对实习期护生职业认知评价干预,引导护生切实感受职业获益,以增进儿科护理实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黄春辉  冯淑芳  周春丽 《全科护理》2012,10(11):965-96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30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疼痛客观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静脉输液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对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感、缓解患儿及陪护人员围手术期焦虑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患儿及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住院的153例患儿为对照组,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153例患儿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及疾病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阅读疗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儿阅读疗法读本"对干预组的153例住院患儿及陪护人员进行阅读干预,应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YRAS)、"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和FLACC量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分别比较2组患儿及陪护人员术前焦虑程度和2组患儿术后疼痛感受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mYRAS评分结果分别是(35.875±4.441)分和(46.796±8.606)分,2组相比,评分结果差异显著.干预组和对照组陪护人员S-AI评分结果分别是(38.125±4.371)分和(49.901±7.420)分,2组相比,评分结果差异显著.术后1h,2组患儿Wong-Baker和FLACC评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24 h 2组患儿Wong-Baker和FLACC评分结果相比,干预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不论是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阅读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患儿及陪护人员的焦虑水平,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的感受,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现状,探讨护士主观幸福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为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增强职业认同感提供建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长沙市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护士284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与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173分±0.292分,职业价值观得分为18.985分±3.692分。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职业价值观总分呈正相关(r=0.217,P0.01)。[结论]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呈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处于待提高阶段;护士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士身体素质以及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促进,为病人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二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关怀能力现状,并分析职业价值观对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市4所二级甲等医院儿科选取15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关怀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地区二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为(113.82±11.99)分,条目均分为(4.38±0.46)分。儿科护士关怀能力总分为(167.56±13.06)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外护士常模(P0.01);职业价值观的信任维度和护理工作年限是儿科护士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儿科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价值观影响护士实施关怀照顾行为,建议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对患儿的关怀能力,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