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化疗病人拒绝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原因,提高病人置管依从性。[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依照编码、分类、解释现象的实质和意义、提炼主题和要素6个步骤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根据对30例病人拒绝置管原因的分析,提炼出5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维护不便、认为无置管必要、担心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医生与病人对PICC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经济困难而难以承受置管及后期维护的费用。[结论]深入了解化疗病人PICC置管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置管依从性,可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肿瘤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对照组为72%,观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3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PICC置管病人应用全程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及对提高PICC置管病人导管维护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鲍爱琴  成芳  刘为红  闻曲 《全科护理》2012,10(32):3031-303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病人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977例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寻求循证支持,在PICC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采用循证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977例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发生静脉血栓15例(1.5%),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肿瘤病人PICC置管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错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术肿瘤化疗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为6.25%,对照组病人PICC置管错位率为1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有助于减少置管并发症,并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世芬  陈伍妹  陈青梅  杨云 《全科护理》2012,(35):3308-330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病人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肿瘤PICC置管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PICC置管必要性的认识、日常生活护理、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的预防、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提高肿瘤病人对PICC置管的认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艳辉  蔡盈  李婉丽 《全科护理》2016,(35):3764-3766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PICC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社会支持评定量表(ESCA)对河南省11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6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7.36±22.74)分,64.35%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42.7±7.4)分。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80)。[结论]老年PICC置管肿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熊冬梅  王莉  邓雪雁 《全科护理》2013,(25):2369-237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252例PICC置管的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并针对穿刺过程中出现的穿刺失败、送管不到位、送管易位、局部出血、血肿、撤导丝困难等问题按照循证思想提出循证问题,检索相关文献,确定护理措施并实施,最后对这次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52例病人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的38起问题均及时有效处理;病人及家属对PICC置管过程较满意。[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处理PICC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增加PICC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林小芳  黄先玲  黄格  钟番香 《全科护理》2013,11(15):1370-1372
[目的]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预防发生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方法]总结108例肿瘤化疗病人PICC的置管效果。[结果]护士对病人的充分评估、最佳穿刺方法及穿刺部位,管道的固定及维护,拔管方法、病人的配合及心理护理,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指导都是PICC置管病人预防发生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结论]PICC的置管方法、病人的配合、操作者的自信心、PICC管道的维护等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泱悦  朱向定  谢霞珠  高银 《全科护理》2012,10(12):1146-1147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病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0年5月114例PICC置管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根据置管病人不同阶段对健康需求的侧重,有针对性进行系统、规范的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对PICC的认知程度和置管依从性,延长了PICC留置时间。[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病病人留置PICC依从性,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在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化疗期间携带PICC的肿瘤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实施自我管理项目,并制订及实施自我管理计划,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PICC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意外事件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PICC导管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导管血流感染、肢体肿胀、导管堵塞、导管外移、导管滑脱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改善化疗期间携带PICC肿瘤病人自我效能,提高病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绍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PICC置管肿瘤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结果]被调查的54例病人中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5例(9.26%),静脉炎1例,过敏性皮炎2例,导管脱出1例,导管堵塞1例;CPPSM量表得分为152.65分±10.48分,140分47例(87.04%),105分~140分7例(12.96%)。[结论]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时存在的护理问题较多,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应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全程的质量监控,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接受PICC置管的26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PICC相关并发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5例在置管后6个月内发生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ICC类型、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方式和家庭住址与PICC主要并发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是消化道肿瘤病人PICC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PICC置管病人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PICC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PICC置管病人对健康教育接受现状问卷对260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查。[结果]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度总分为(84. 34±14. 8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职业、留置时间、留置次数、PICC维护网点是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总体接受现状较好,拔管时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医护人员可基于SHARE框架给予置管病人针对性的持续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指导家属陪伴模式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接受PICC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因素理论指导家属陪伴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导管自我维护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因素理论指导的家属陪伴模式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导管自我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行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置管体验,为制定提高PICC带管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肿瘤病人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使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人PICC置管过程中经历的负性情绪体验有肿瘤诊断相关的压力、对置管术的恐惧感和焦虑、对置管后带管生活的担忧,积极体验有置管的顺利超出预期、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和人文关爱;病人对信息需求程度不同、看法不一。[结论]肿瘤病人乐意接受PICC置管,但置管前尚存在一些消极情绪,不同个体对于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需求不同,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情绪管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建立病人俱乐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带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4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病人俱乐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加入病人俱乐部后ESCA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加入前(P0.05);观察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病人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拒绝接受PICC置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行化疗的90例恶性肿瘤病人根据化疗置管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浅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应用PICC置管方式,对两组治疗后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化疗置管方式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P0.05);PICC导致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导管维护不当、封管液选择不当、病人手臂过度运动、长时间置管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导管阻塞等。[结论]PICC置管方式成功率高,但是由于置管后易出现渗血、感染、静脉血栓以及静脉炎并发症,导致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拒绝接受PICC置管,从而影响化疗进程。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PICC置管治疗依从性,以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胰腺肿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置入PICC置管在胰腺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25例病人中PICC置管的平均留置时间为12.1d,静脉炎发生率为4.0%,穿刺点渗液发生率为2.2%,皮肤过敏样改变发生率1.8%,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0.4%。[结论]PICC置管与普通留置针相比,可以满足胰腺肿瘤病人术前术后的静脉营养支持的需要、可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和外周静脉输注高渗静脉营养液刺激血管而形成静脉炎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邵春燕 《全科护理》2013,(25):2366-236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43例行PICC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出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PICC置管病人焦虑、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