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丹参对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仅接受甘露醇常规脱水治疗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脑水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其水肿直径及颅内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胶质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丹参可显著促进患者脑水肿症状的缓解,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于其术后及早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建民 《西部医学》2007,19(1):49-50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63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31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32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70.97%)。结论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降颅内压(I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ICP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3、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CP及GC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G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起到理想效果,两药合用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颅内压,而且对早期GCS及远期GOS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给予对照组脑水肿患者20%甘露醇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在静脉滴入甘露醇的基础上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对两组脑水肿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水肿患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生率,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为满意,为今后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7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A组手术前后均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治疗B组仅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甘露醇治疗;通过JOA评分法观察三组患者第7天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A组的疗效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确切的辅助疗效,且手术前后联合应用比单独术后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临床患者病例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用单纯应用甘露醇和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80例脑挫伤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35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45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结果用卡方检验统计,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均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2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0.8%(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可以抑制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甘露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并分析采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β-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采取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肿量水平,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和血肿量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和血肿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效果。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20%的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4次/d,持续7d后减量,14d停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20mgβ-七叶皂苷钠加入5%葡萄糖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颅内压的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再出血、血管痉挛和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颅脑损伤患者能起到降低颅内压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出血后脑水肿的CT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旭  陈炜 《当代医学》2000,6(12):42-44
目的:比较七叶皂苷 钠与甘露醇治疗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40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后脑水肿病人按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及中量出血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甘露醇对照组(小量及中量出血组各10例,小量出血组用量为25g/d;中等量出血用量为25×2g/d,分12h给药一次),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小量及中量出血组各10例,小量出血用量为20 mg/d;中等量出血用为20 mg/d合并用甘露醇25g/d,分12h间隔给药1次)。七叶皂苷钠均为20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静滴。结果:七叶皂苷钠治疗组与甘露醇对照组CT所示水肿吸收率无明显差异(P>0.050)。但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结论:七叶皂苷钠治疗出血后脑水肿有效,且与甘露醇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泽通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脑水肿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术后脑水肿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调节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甘露醇,观察组患者使用泽通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水肿等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泽通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优势明显,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28 d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保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脉络宁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脉络宁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20例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2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联合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加味通窍活血汤、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温县中医院收治的7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加味通窍活血汤、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SF-36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加味通窍活血汤、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且急需处理的问题,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最常见因素。脑出血血肿本身增加了颅内容积,而血肿周围组织缺血缺氧,可引起严重的脑水肿颅内高压,严重的脑水肿常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有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速尿和白蛋白,由于甘露醇易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速尿的脱水作用有限,而白蛋白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采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并减少甘露醇用量治疗脑出血40例,单独使用甘露醇治疗40例,对照研究二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联合甘露醇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20 mg,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对照组静脉输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每日1次,5天为1疗程;甘露醇使用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6%V8.81.48%,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踝部骨折局部肿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亮 《现代医学》2008,36(2):105-106
目的 分析β-七叶皂苷钠治疗踝部骨折局部肿胀的疗效.方法 观察55例踝部骨折患者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局部肿胀的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并与甘露醇治疗组59例相比较.结果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为7.4~13.1 d,平均9.7 d;甘露醇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为7.6~12.7 d,平均9.9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七叶皂苷钠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轻,偶有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发生,经热敷可使症状消失,偶有过敏反应.β-七叶皂苷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甘露醇治疗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是治疗外伤后软组织肿胀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8%,高于对照组的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