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9例。结果 19例均获随访,时间5~20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影像学评估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系统:优10例,良8例,可1例。腕关节功能评估采用Gartland与Werley标准:优12例,良5例,可2例。结论有限切开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骨性结构的解剖并维持骨折稳定,创伤较小,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010年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9例.结果 29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骨缺损处支撑植骨,能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有完整随访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病人22例,根据AO/ASIF分型标准:C1型6例、C2型7、C3型9例,均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通过随访病人术后X线资料及检查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根据Garland-werl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1%。结论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较好恢复并维持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以及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口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6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相似,并且具有创伤小、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研究,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2例87侧,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以及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结合石膏外固定3种手术方式.结果 随访7~18个月,平均11个月.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为83.3%,87.1%,88.6%.结论 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吴静  杨傲飞 《骨科》2012,3(4):178-180,199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A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23-A2型桡骨远端骨折共18例,术后随访,在随访中根据改良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系统标准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 18例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9.0~13.0周,平均11.3周。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3.0~42.0个月,平均24.6个月,在最终的随访中根据改良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系统评分0~2分10例,3~8分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对于年少的儿童桡骨远端A2型骨折患者,采用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I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0例,外固定支架在术后6~8周拆除,术后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4~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2个月均达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加有限克氏针内固定对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的再移位和丢失,但不能过早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拆除外固定支架,便于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有限切开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23例26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6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对位良好,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疗效依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9侧,良4侧,可3侧,优良率为88%。结论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联合钢板及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采取外固定架辅助钢板及(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68例。结果 68例均获得随访1.5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周。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53例,良12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外固定架联合钢板及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在术中能够维持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同时能够提供满足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的稳定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719-172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与斜"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2009~2013年共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5例,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37例,切开复位斜"T"形钢板内固定28例,术后定期随访,采用Dienst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3~15个月,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组优良率91.2%,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82.1%。[结论]手法整复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门诊即可取出外固定,疗效满意,为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斜T形钢板与外固定架均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6分别采用斜T形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44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术后12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内外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82.6%(19/2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2/21)、13.04%(3/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明显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斜T形钢板内固定术后短期内影像学结果稍好,对于远期疗效而言,选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之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7年9月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4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按AO分类均属C型骨折:C1型10例,C2型21例,C3型12例。术中先在桡骨桡背侧及第二掌骨上打入2枚外固定之架螺钉,C形臂透视下手法复位后,安装外固定之架。对于关节面或骨块间不平整、有明显碎骨块且无法通过手法牵引复位者,用克氏针在透视下撬拨骨折片,若骨折块复位后不稳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对有骨缺损者,小切口植骨。结果43例术中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时间43~121min,平均62.4min。术中出血量6~30ml,平均15.3ml。术后住院时间3~14d,平均5.5d。4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对位良好,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疗效依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88.4%(38/43)。结论经皮克氏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92例(97侧)分别采用3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或树脂夹板)或石膏外固定(A组)、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B组)、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辅以石膏短期外固定(C组)。对3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92例均获随访,时间6~21个月。3种治疗方式的优良率为:A组88.6%,B组89.6%,C组85.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法均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均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offmannⅡCompact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offmannⅡCompact外固定架加经皮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2例。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5-18(8±1.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术前尺偏角为-13°-14°(11.0°±2.1°),掌倾角为-28°-0°(-9.5°±1.1°);去除支架后测量:尺偏角为18°-34°(22.5°±2.5°),掌倾角为0°-21°(12.5°±2.1°),桡骨轴向缩短基本恢复正常,其中1例C3型缩短2 mm。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进行评定:优11例,良19例,可2例。结论Hoffmann Ⅱ Compact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和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178例60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102例,闭合或小切口复位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46例,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30例,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52个月,平均27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8.4%,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组优良率为93.5%,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0.0%,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及掌侧斜T形钢板固定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石膏外固定与掌侧斜T形钢板固定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与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1诊治的65例横形髌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空心钉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5例(张力带组)。比较2组术后0.5、3、6个月的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张力带组2例出现克氏针松动退出刺激皮肤,取出内固定后缓解。空心钉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皮肤刺激等并发症。空心钉组术后0.5、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张力带组,空心钉组术后0.5、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且疼痛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或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手法复位或辅以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35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 随访6~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9周.最后一次随访时,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状况、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优18例,良1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4%.结论 手法复位或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既能使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又有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可吸收螺钉结合改良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长斜形不稳定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粉碎性长斜形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以及结合有羟基磷灰石表面涂层螺钉的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36例经6~1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按Rodriguez-Merchan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9%,无感染、医源性骨折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损伤小,结合羟基磷灰石表面涂层螺钉,提高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