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乌头汤方出《金匮要略》,由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口父)咀、以(?)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组成。原文曰:“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本方是为治疗寒  相似文献   

2.
孙予杰 《河南中医》2006,26(7):18-18
乌头煎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第十七条,方剂组成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功效:破结散寒,缓解疼痛。笔者每用之临床,效如桴鼓。今将笔者1年来用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的乌头减毒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匮》中,含有乌头的方剂计有五首。归纳五方对于乌头的减毒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久煎法:如大乌头煎,煎煮法云:“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所谓“煎令水气尽”,意为通过久煎,将水分蒸发完。实验  相似文献   

4.
观仲景方在汤剂用法之中,皆不厌其详地阐明原方数味,以水数升,煮取数升,服用数升,其中颇寓深刻之科学原理。以桂枝汤为例,医者公认桂枝与芍药之比须是1:1,反之则不是桂枝汤,如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一般忽略了此时溶剂之七升,煮取溶液之三升这个7:3的常数。在药量不变的情况下,正是7:3这个常数决定了桂枝汤的药液浓度。再如三承气汤,一般把此三方作为药物用量增减变化之典范,但三方之溶剂与煎取溶液之比都被忽视。考三方中大黄均为四两,但用水和煎取液之比却迥然不同:大承气汤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峻下热结;小承气汤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轻下热结;调胃承气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缓下热结。现代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5.
常山汤     
《光明中医》2011,(6):1120-1120
常山三两、竹叶三两、石膏八两、杭米一百粒,上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第一服,未发前,待食久服之;次,临发时服;余药一服,以涂头额及胸前五心,药滓置头边。当日勿近水及进饮食,过发乃饮粥。此二方皆大汤剂,今但抄五大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服。  相似文献   

6.
正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由黄芪三两、白芍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组成,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为纯阳之品,补在表之卫气;生姜辛温,疏散风邪,倍用助桂枝之力;取芍药和营以"除血痹"(《本经》);生姜、大枣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医治病,主要以汤剂为主。疗效好坏,不仅取决辨证处方正确与否,而且与煎服方法也有很大关系。煎服方法正确,疗效提高;反之,疗效差,甚至还会引起不良后果。现举两例,谈谈对煎服方法得失的体会。一、煎法:1976年,遇一患者,寒湿流注关节,疼痛不可屈伸。治以《金匾》乌头汤:麻黄、白芍、黄芪、川乌、蜂蜜。服药期间,疼痛减轻,药停又加剧如初。嘱服三剂,疼痛反复。思之,方药俱对,为何疼痛反复,取效甚微?问病家:煎法如何?答:五药同煎,加蜂蜜冲服。余细省,当遵照《金匮)煎法:“川乌一味另用蜜煎,煎后去乌留蜜,余四味同煮去滓,与蜜混合再煎少顷。”后  相似文献   

8.
五、黄连阿胶汤、猪苓汤方意及用法(附:海藏黄连阿胶汤、驻车丸)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苓配作汤.黄连阿胶汤原方: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两枚,阿胶三两.水六升,先煮芩、连、芍三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尽,俟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按必俟药小冷,然后加鸡子黄者,恐汤热则蛋黄凝结成块也.甩此汤必须如此分付明白.近人有用布包煎者,因病人嫌蛋黄和药腥浊难服之故耳.然以原服法为妥.病久心烦不得卧.原文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汤治之.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治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注)、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等四个汤方的煮药方法大体相同,四方中的百合均“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其它药或别煮去滓合煎,或纳入合煎,如别煮知母去滓合煎,别“煎”滑石代赭去滓合煎,及内鸡子黄搅匀煎,内地黄汁煎取。此四方煮法去滓前的“煎”字应是“煮”字之误,具体理由有三: ①“煎”是剂型的一种。汉唐以前方  相似文献   

10.
<正> “下瘀血汤”源出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妇人篇,原方系大黄三两,桃仁20个,席虫20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其适应证是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