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培养条件、生物特性及分化能力。方法 抽取健康成人骨髓,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培养人MSC,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体外诱导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结果 成功地进行了人MS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MSC CD34、CD45、HLA DR、CD62p等为阴性,CD29、CD44、CD166、CD90 等为阳性;MSC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 人骨髓MSC在体外有较强的扩增能力,并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梁军  孙凌云 《浙江医学》2017,39(21):1836-184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脏器包括心血管系统、关节和肾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狼疮性肾炎是影响SLE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本课题组前期已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多方面对MSC移植进行了研究,已初步证实了MSC移植治疗SL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部分阐明了其相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支持造血细胞的成熟、分化和生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MS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抑制树突状细胞(DC)成熟,并通过细胞-细胞接触的机制,抑制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至关重要.现正尝试将MSC用于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成年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成年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股骨、胫骨中分离、纯化和培养 ,用形态学鉴定培养的MSC ,用台盼蓝染色法及在光镜下观察分离培养的细胞和摄像纪录。结果 经培养存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 ,似成纤维样细胞 ,长宽比约为 2~ 3:1。结论 该方法是比较理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激活对骨髓和脐带两种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同时比较骨髓MSC与脐带MSC中TLR的表达情况。方法 从关节置换术患者废弃的关节中取得骨髓,分离培养骨髓MSC。从健康产妇废弃的脐带中分离培养脐带MSC。采用TLR4激动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TLR3激动剂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Poly(I:C)]分别预处理骨髓MSC或脐带MSC,然后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共培养,共培养结束后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增殖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骨髓MSC和脐带MSC中TLR4、TLR3的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MSC和脐带MSC中TLR4、TLR3...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作为一种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近年来研究表明,MSC除分化为中胚层的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其他结缔组织外,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还可分化为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文章主要综述关于MSC在体内和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调控、及其可能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胎儿心脏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胎儿心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检测其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胎龄4~5月水囊引产胎儿心脏,用1.073 g/mL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低密度细胞,MSC培养基纯化贴壁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成脂肪及成骨诱导鉴定多向分化潜能,并与胎儿骨髓MSC对比,研究其增生及生长特征。结果流式细胞术证明,胎心MSC表达干细胞标志,具有间充质细胞的特征及多向分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显示,同胎儿骨髓MSC一样,胎儿心脏MSC具有活跃增生的能力。结论胎儿心脏中可成功地分离MSC,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基因工程的载体细胞提供了新的可行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通过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骨髓MSC,分别移植到非致敏及致敏受者体内,并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MSC的归巢情况?致敏BALB/c小鼠经照射预处理,联合应用同基因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每日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第4代MSC表现为长梭形,阴性表达造血细胞表面分子而阳性表达粘附分子?动物体内实验发现移植后第48小时,MSC在非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骨髓,而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中,致敏小鼠接受同基因骨髓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结果发现致敏小鼠在移植后第12 ~ 16天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时间是14 d?【结论】 成功培养小鼠骨髓MSC;移植后MSC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组织;联合应用MSC移植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治疗SCI最有前途的干细胞类型之一。MSC移植后的低迁移效率、低存活率和低分化率严重限制了MSC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此外,大量研究显示不论是静脉注射还是脊髓内注射,很少有细胞发生定向迁移和整合。近年研究显示,MSC的定向迁移受细胞因子、基因转录表达和组织工程影响。本文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调控及组织工程3个方面对MSC迁移的作用进行总结,同时归纳近年通过促进MSC迁移治疗SCI策略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治疗SCI的效果、实现精准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谢燕丹  刘元生 《广西医学》2007,29(2):216-21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是中胚层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由于骨髓是其主要来源,因此统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chymal stem cell,BM—MSC)。也因其比较容易贴壁和形成成纤维样的克隆,又可称为贴壁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基质细胞(MSC)或间充质干细胞或间充质祖细胞(MPC)。许多研究发现,BM—MSC在骨髓移植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在骨髓微环境中支持造血;另一方面,对移植免疫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在某些方面减轻移植物抗宿主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培养纯化条件,得出结论:脐血中含有MSC,可以作为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应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 9d融合,荧光抗体染色CD44、CD105表达阳性,CD14、CD34表达阴性。结论:贴壁筛选法在体外很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MSC,可作为获得MSC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移植到心梗部位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通过其旁分泌效应促进心脏干细胞迁移至心梗部位。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特征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特征及多向诱导分化实验确认其干性。经体外Transwell分析心脏干细胞迁移特征,利用VEGF,HGF及SDF-1α等受体特异阻断剂观察其在心脏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在体利用左冠状动脉前降之结扎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心梗后7 d,植入MSC到心梗及周边部位。细胞移植7 d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外周血中c-kit阳性的干细胞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心梗部位c-kit阳性的干细胞数目,同时行Western Blot分析心脏VEGF,HGF及SDF-1α的表达,一月后心导管技术测量心功能及胶原染色和HE染色确定梗死面积。结果:移植的MSC增加了心梗部位VEGF,HGF及SDF-1α的表达,并动员c-kit阳性的干细胞迁移至心梗部位。与对照组相比,MSC移植组明显降低了心梗面积,显著增加了血管密度,明显改善了左室心脏功能。体外迁移实验发现MSC条件培养基能够诱导心脏干细胞迁移,这个过程能被VEGFR、CXCR4及c-Met等受体特异阻断剂所阻断,且c-Met可能起主要作用。结论:移植的MSC通过其旁分泌效应激活c-kit阳性的干细胞迁移至心梗部位修复受损的心脏。  相似文献   

14.
王博  哈小琴 《医学综述》2014,(14):2519-2521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HGF修饰骨髓MSC可以抑制骨髓MSC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此外,MSC对缺氧反应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HIF-1修饰的MSC将改善干细胞移植时的缺点,降低凋亡、促进增殖,提高细胞黏附能力,促进血管生成.同时,MSC可以成为HGE和HIF-1理想的细胞表达载体,可能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慢性炎症、黏液分泌和气道重塑。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参与介导哮喘的免疫应答、抗原呈递、炎症反应和细胞迁移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MSC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详尽机制尚未被充分研究。MSC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潜在靶点。本文就MSC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H2O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CD44鉴定后以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MSC,建立MSC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法检测MSC细胞损伤程度。结果在0.02%,0.04%,0.06%,0.1%,0.12%,0.17%,0.21%(V/V)浓度H2O2作用1h对MSC活性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1%~0.21%浓度H2O2分别作用3,6和12h引起MSC增殖活性降低,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0.1%~0.21%浓度H2O2作用3h后对MSC增殖起抑制作用,最佳H2O2作用浓度为0.12%和3h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间充质干细胞(MSC)也称多潜能MSC,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关键的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细胞来源。当机体发生炎症损伤时,外源性MSC迁移到受损组织并参与修复,在这个过程中,MSC与炎症微环境间的相互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细胞分子作用机制逐渐被人们了解。根据炎性细胞因子不同的类型和水平,MSC在炎症部位可以表现出免疫抑制或增强的能力,即MSC的可塑性调节。MSC具有分化潜力大、增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等特征,有可能成为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并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由健康兔子骨髓中分离出MSC,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鉴定后,将细胞在地塞米松,bFGF,维生素C及TGF-B等诱导下分化后,通过RT-PCR检测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后的MSC可表ColⅡ的mRNA。结论:MSC在地塞米松,bFGF,维生素C及TGF-B等诱导后,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平台,分析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临床试验研究在我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通过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进行检索,将2007年建库起至2022年4月的所有与MSC相关的临床试验项目纳入统计,对项目名称、研究所涉疾病/系统、研究所处阶段、注册时间、注册状态、研究负责单位地域分布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有197项MSC相关临床试验纳入统计,注册数量整体呈逐年增加趋势;注册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经费以医院资助、地方财政、国家财政资金为主;项目研究以脐带为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共涉及11个类别的系统相关疾病。结论 现阶段,MSC临床试验数目呈递增趋势,但存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我国干细胞研究者的临床试验注册观念正逐步建立,且已意识到临床注册的重要性,未来将持续促进MSC治疗的规范化和临床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2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类中胚层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而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全身或局部器官的免疫失调是临床上众多疾病的发病机制,MSC的出现为对激素抵抗或无法耐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