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观察室性心动过速患者(n=22)体表DCG Q—Td.发现室速发作前3天内Q—Td大,Q—Td值室速组为88.0±24.0ms,对照组(n=30)为20.2±12.0ms,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认为Q—Td增大可作为预测室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心率变异性(HRV)及 Q—T 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正常人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及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糖尿病组的各项 HRV 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Td 显著增大(P 均<0.01);糖尿病组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复杂性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患者室性发生与 HRV 各值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 HRV 及 Q—Td,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重量增加对房室传导、心肌细胞复极离散度及脑卒中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病人188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心电图测量P—Rd、Q—Td、J—Td。结果:合并左室肥厚者108例,不合并左室肥厚者80例。左室肥厚组患者P—Rd、Q—Td、J—Td及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左室肥厚者。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房室传导时限、心室肌复极的一致性及脑卒中发生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尔硫对慢性肺心病快速性房颤伴轻、中度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50~100μg/min静脉微泵维持6~8 h,1次/d,疗程为1周。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房颤转为窦律:治疗组为73%,对照组为55%(P< 0.01)。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地尔硫可用于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率震荡(HRT)与心率变异性(HRV)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7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和80例正常对照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HRT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SMI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HRT与HRV均明显异常(P<0.05或P<0.01).结论 SMI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辅助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输注,以14d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集聚指数(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黏度。  相似文献   

7.
冠装动脉移植术患者Q—T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Q-Td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87例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分成Ⅰ组65例:术后无心律失常;Ⅱ组12例:术后伴室性心律失常;Ⅲ组10例:术后伴房性心律失常)术前术后Q-T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3组Q-Tmax、Q-Tcd、Q-Td在术前、术后3天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在术前,术后3天、1周,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均高于下学,而无心律失常组和房性心律失常组基本正常。术后2周室性心律失常组Q-Td也已降至正常,此时3组的Q-T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Q-Td和ST-T改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室笥心律失常的发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Q-Td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可作为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心肌血供改善的一个指标。Q-Td增大对心律失常及猝死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荧光法测定了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病人血清过氧化脂质(LPO)40例,老年前期慢性肺心病发作期病人25例,对照组53例。结果表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两组病人在发作期血清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期与老年前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单纯肺心病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严重心衰伴呼衰的晚期肺心病人,血清LPO有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三尖瓣区最大反流速度(Vmax),计算收缩期肺动脉压(PAPs);测定正常组及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清中VEGF的含量及PAPs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EGF,PAP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卡托普利治疗较常规治疗更有助于肺心病病人肺动脉高压的缓解及VEGF含量的下降,VEGF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卡托普利缓解肺动脉高压可能与改善肺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调节肺血管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病人血内皮素(ET)、过氧化脂质(LPO)、肌红蛋白(Mb)。结果示病人组血ET、LPO、M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特点。方法:选择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EH患者566例,伴LVH者140例(LVH组),与单纯EH患者426例(对照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部位、狭窄的程度、狭窄的范围等的差异。结果:LVH组与对照组比较,LVH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概率明显升高(P<0.01),其危险性增加5.09倍。同时,LVH组发生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其他部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的心肌缺血检出率为33.1%(42/127),而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为12.5%(35/280),P<0.05。在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只有血压与LVH存在协同效应(P<0.05)。结论:EH伴LV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显著升高,左前降支是主要狭窄部位,而且更易于发生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硝普钠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右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右心衰竭病人5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7例)予以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适当强心,利尿,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雾化器内再加硝普纳50mg雾化吸入,2次/d,观察疗效。结果:入院第5d显效者:观察组10例(33.3%),对照组3例(11.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70%,对照组37%,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入院第10d总有效率:观察组93%,对照组74%,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入院第15d两组疗效及总有效率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肺心病右心衰竭有助于早期缓解症状,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个类型,心肌缺血可引起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对8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A组)进行Q—Td测量和冠状动态脉造影(CAG)或心电图检查,并与健康成人对照(B组),以了解冠心病心肌缺血对QT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GRP和S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动脉血浆CGRP和SP水平;对血浆CGRP和SP水平与PaO2、MP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心病组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aO2均呈正相关(r=0.658,P<0.01;r=0.597,P<0.01)。肺心病组急性期CGRP及SP水平均低于缓解期(P<0.01);急性期SP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314,P<0.05);CGRP、SP水平与MPAP均呈明显负相关(r=-0.658,P<0.05;r=-0.661,P<0.05)。证实慢性缺氧时血浆CGRP、SP水平下降,CGRP、SP变化可反映肺心病病情,二者降低可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4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CHD组)的血清脂质,丙二醛(MD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对照比较,同时对心绞痛发作期与缓解期病人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HD组及心绞痛发作期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则与之相反(P<0.001),经多元回归分析,SOD与HDL—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血清MDA增高及SOD降低与CHD慢性心肌缺血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它对判断老年CHD病情及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观察2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变化。结果提示:肺心病心衰时,纤溶系功能明显紊乱,t—PA和PAI呈线性负相关(r=-0.64,P<0.01),t—PA和PaO_2呈线性正相关(r=0.61,P<0.01),PAI和PaO_2呈线性负相关(r=-0.568,P<0.05)。说明纤溶系功能紊乱与低氧有关。纤溶活性降低是参与肺心病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35例肺心病病人和60例非肺心病者运动试验的心电图表现。结果发现,二组病人的P波振幅、P-Ta段下移均与同导联Q波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均<0.01)。认为对于肺心病和非肺心病病人而作运动试验者,其Q波的存在是非特异的,它的形成和变化与同导联P波振幅的增高、P-Ta段下移的增加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肝祛痰化瘀治疗对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随机分为平肝祛痰化瘀加尼群地平组(治疗组)和非诺贝特加尼群地平组(对照组),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压、症状积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症状积分、TC、TG、HDL-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症状积分、TC、LDL-C、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平肝祛痰化瘀治疗高血压伴肥胖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J波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常规心电图含有J波病例,与活动平板试验结果作对比。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53例ECG含J波的病例与385例ECG正常不含J波病例作为对照组,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33例,可疑阳性96例,阴性409例。其中,正常心电图含J波83例,平板试验阳性20例,可疑阳性24例,阴性39例;170例心电图异常伴J波者,包含T波低平和倒置,ST段延长和或上斜或水平压低,QT延长或电压增高者,平板试验阳性91例,可疑阳性32例,阴性47例。J波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与年龄、相关病史,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密切相关,正常心电图中出现J波与不含J波相比,运动平板试验结果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心电图伴J波的存在与异常心电图伴J波的存在,活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J波结合临床病史为有效预测心肌缺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Q—T离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Q-T_d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观察18例冠心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Q-T_d。结果显示持续型室性心动过速组Q_(Td)(104±28ms)明显大于对照组(61±19ms,P<0.01)。表明Q-T_d的增加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