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组成:防风、白术、黄芪,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本文135例患者,主证表现时常自汗出,恶风以及各类型的感冒症状,脉浮虚无力。其病因病理为卫气虚弱,不能固表则腠理空疏.营阴不内守,津液外泄而致自汗出,汗出毛窍开放,风邪极易侵人人体,而致感冒。服用本方主功以振奋卫气,致密腠理,自汗、恶风、感冒均当痊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其时发汗则愈”探究姚秀琴(伤寒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伤寒论,发汗,时辰,桂枝汤《伤寒论》谓:“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文中只言“时发热自汗出”,却未言什么时辰病发作,那么“先其时发汗”当定...  相似文献   

3.
“营卫失和”是祖国医学对疾病病理变化的一种认识,又称为“营卫失调”、“营卫不和”。营与卫的概念,“内经”中论述最详,但“营卫失和”这一概念,则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仲景提出:“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这三种情况,均用桂枝汤治疗,并  相似文献   

4.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组成:防风、白术、黄芪,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本文135例患者,主证表现时常自汗出,恶风以及各类型的感冒症状,脉浮虚无力.其病因病理为卫气虚弱,不能固表则腠理空疏,营阴不内守,津液外泄而致自汗出,汗出毛窍开放,风邪极易侵入人体,而致感冒.服用本方主功以振奋卫气,致密腠理,自汗、恶风、感冒均当痊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汗为五液之一 (心在液为汗 ) ,是阳气蒸腾津液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 ,而出汗则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汗证是异常出汗 ,是阴阳、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等功能活动异常 ,或邪气引起腠理开合失司以致津液外泄的病证。笔者根据临床治疗 ,结合前贤经验 ,就其辨证与体会浅析如下。1 辨 证1 1 自汗 究自汗成因 ,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肺主气 ,司呼吸与腠理之开合 ,外合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固 ,玄府不密 ,活动时 ,机体阳气敷张 ,腠理开泄 ,而津液外泄。可见白昼汗出明显 ,动则益甚 ,伴见气短乏力 ,体倦 ,不耐劳累 ,易感冒等症 ;兼有畏寒神疲…  相似文献   

6.
周玉华 《西部医学》2013,44(5):41-41
<正>产后自汗是产科临床常见病,而西医无有效的针对性治法。笔者临床采用自拟的"黄芪苍术小麦汤"治疗气虚湿阻型产后自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与排除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1]中相关标准拟定。①产褥期出现汗出过多或汗出不能自止,动辄益甚,持续7 d以上不减;②气虚湿阻特点:周身涔涔汗出,动则益甚,面色白,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舌淡苔白厚或微黄厚腻。并排除产褥期生理性汗出及产后中暑、产后血晕、产后发热所致汗出者。  相似文献   

7.
邹澍宣  罗洋 《开卷有益》2008,(12):31-31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证。汗证包括自汗与盗汗。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一、治疗原则治疗本病当辨证施治,分清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自汗多因  相似文献   

8.
汗证是指出汗不正常的一种病证,多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因所致。以在安静状态下,或没有什么明显原因情况下,引起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为主要临床特征。汗证一般有自汗、盗歼之分。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中医将汗证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气阴虚弱等证型。1辨证论治1.1肺卫不固1.1.1症状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恶风,以头部、肩背部明显,动则益甚,面色少华,易于感冒。舌质较淡,苦薄白,脉细弱。1.1.2治则益气固表1.13方药黄茂15g、白术6g、防风6g、牡蛎15g…  相似文献   

9.
汗为五液之一,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润泽肌肤、清除废秽等作用.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在妇科临床较为多见.通过对妇科痛证、血证、发热、产后以及更年期汗证的发生机理及其治疗的论述.总结出热证、实证类的汗出当予清泄;虚证类的汗出则予收敛和补益的治则.  相似文献   

10.
风邪是引起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内外之分。外风侵入多因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邪郁皮腠之间而发病。临床表现多见丘疹、风团、伴有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表证;内风多因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生风生燥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皮肤干燥,肥厚,脱屑,伴有头晕目眩,皮肤麻木,肢体颤抖等症。治疗以祛风为主。常用的祛风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散寒解表问题痹证是风寒湿杂至所致疾病,所以祛风散寒除湿为本病的常用治法。因此历代医家都把祛风散寒除湿的药物作为治疗本病之药,例如:把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白芷、细辛称为祛风湿药。但是由于这些药物有的辛散作用强而除湿作用弱,加之风之性动、行、散,湿之性粘滞而难化,所以在治疗本病时最容易发生风去湿仔的现象。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说:“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  相似文献   

12.
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至汗液外泄失常的临床上常见病证。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措》中就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一般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丹溪心法》中说:“自汗属气虚,阳虚…,盗汗属血虚,阴虚。”但细究医史,结合临床可发现亦非尽然。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中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现就白长川主任治疗上述少见汗证验案三则整理如下。1阴虚自汗 胡某,男,6…  相似文献   

13.
汗乃阳气蒸化律液而成.若阳气不舒或不足,津止亏虚及寒邪闭表等皆不能汗出。寒邪客表,腠理密闭,当以辛温发激之品宣通阳气,开泄腠理,以使汗出邪去.但在特殊病理情况下,如气机不舒、水饮内停、阴精亏应等原因之无汗,当根据患者病机特点辨证施治.对此仲景采用不汗而汗解之法,或疏利三焦、和畅气机.或开散水结,里气得通,邪气还表;或滋补阴精、扶正托邪.本文对此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14.
从脾胃论治汗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证总属阴阳失其协调所致,治疗旨在使机体营卫和调。从脾胃立论,则脾胃健,卫气充,营卫和调,腠理致密,汗止。  相似文献   

15.
潘辉 《开卷有益》2014,(7):52-52
<正>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首方剂,方药由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12枚组成,是滋阴解肌、辛温解表的轻剂。风寒入侵人体肌表,本应畏寒发热、无汗,如果有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并有鼻鸣、干呕,是由于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的缘故,系表虚证。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风寒在表,治疗应当选用辛温解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试论经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景方被古今医家所推崇 ,笔者教学《伤寒论》 ,更偏爱仲景方。在临床中 ,发现同一经方 ,对一些主症截然相反的病证 ,均可应用 ,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 :1 桂枝汤发汗、敛汗桂枝汤辛温透表、发汗解肌 ,治风寒表证 ,使邪随汗解 ;又可调和营卫、敛摄汗液 ,治自汗、盗汗等症。对汗腺具有开合之双向调节作用。例 1 表证无汗案 练某某 ,男 ,4 0岁 ,体弱 ,因外感风寒而发热 ( 3 8 5℃ )、恶寒、无汗、项背拘急 ,脉浮弱。药用 :桂枝 1 0g,白芍 1 0 g,炙甘草 3 g,生姜 3片 ,大枣 5枚 ,防风 1 0 g ,葛根 1 0g。 2剂后汗出而愈。例 2 自汗案 …  相似文献   

17.
介绍孙喜才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认为气机不畅也可导致汗出。气机不畅 ,营卫二气的循环节度规律就会发生紊乱 ,营卫不和 ,腠理开合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提出了从疏理气机不畅入手来治疗汗证的方法。选用四逆散加味治疗。  相似文献   

18.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汗证在临床上又分自汗与盗汗。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 ,盗汗属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曰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也。”[1 ]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 ,既可单独出现 ,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汗证时 ,一定要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由于《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药方大多药味较少 ,组方严谨。笔者常用这些方加减治疗汗证 ,每获良效。现择病例几则介绍如下。例 1 ,王氏 ,女 ,72岁。 2 0 0 3年 5月 6日就诊。患者自诉近…  相似文献   

19.
~~汗,黄芪与芍药、桂枝配伍,用水酒共煮,宜通郁闭,调和营卫,即《金匮要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4体会汗证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开合失司所致,津液大量外泄。用黄芪意在益气补虚,实腠理,固汗液,但鉴于上述方剂可见,其具有实表疏表之功,故临床若汗证兼有表邪者不可用之,以防补虚羁邪之患。:从汗证浅析黄芪之“补虚”功用@刘珺$山西中医学院!1999级中西医1班,山西太原030024黄芪;;补虚;;汗证  相似文献   

20.
中风患者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通常易出现半身汗出,且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我科用桂枝汤加减治中风半身汗出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其中女12例,男26例,年龄51~76岁,自中风后便出现患侧半身汗出,既往无半身汗出病史,服用谷维素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