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曾绍聪 《中外医疗》2010,29(29):4-5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的心理应激特点及稳心颗粒对焦虑评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26例有心脏介入指征的患者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进行术前评分,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心理干预+稳心颗粒组,心理干预+坦度螺酮组,对照组只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SAS评分情况。结果有心脏介入适应证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状况等状况,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稳心颗粒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与坦度螺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明显缓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患者的心理应激特点及坦度螺酮对焦虑评分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126例有心脏介入指征的患者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进行术前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加坦度螺酮组,对照组只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SAS评分情况.结果 有心脏介入适应证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等状况,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坦度螺酮能明显缓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SAS、SDS评分,探讨心理干预对F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筛选出FD伴焦虑抑郁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除药物治疗外无其它治疗,观察组87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F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0.05),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症状积分与SAS、SDS积分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结论焦虑抑郁水平和FD症状显著相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8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ICU患者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值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值比较(P〈0.01),用TCSQ的PC评分(t=2.48,P〈0.05)和NC评分(t=3.20,P〈0.0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ICU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减轻患者家属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冠心病患者问卷调查,对伴有抑郁情绪者51例(48.3%)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干预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第4周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DS、SA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心理、血压及自我认识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术前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血压及自我认识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2组SAS、SDA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的SAS、SDA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前干预组TSCT各个因子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干预组自我批评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及社会自我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能缓解心血管介入诊治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认识,改善患者的血压,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曹淑红 《当代医学》2011,17(11):119-1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1月~2010年12月妇产科94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存1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构成比显著高于高中以下学历患者(P〈0.05,P〈0.01);城市和农村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婚患者焦虑心理构成比显著高于已婚患者(P〈0.01),但抑郁心理在未婚和已婚患者中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率较高,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正确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在宫外孕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妇产科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变情况。结果本组94例宫外孕手术患者中共有82例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占87.23%,其中焦虑57例,抑郁41例,二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药物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1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2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SDS得分粗分大于41以及SAS得分粗分大于40,定为有抑郁和焦虑倾向,共63人入选。将入选患者随分为干预组34例,对照组29例。干预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抗精神药物+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基础上+安慰剂。2组治疗前后SAS、SDS、SCL290评分,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组不同时段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干预组治疗后SCL290评分除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外其余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3.干预组治疗后与常模均值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4.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问题,精神药物+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认知的改变,可以减轻负性情绪对躯体状态的影响,抑制已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腰椎问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0例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SDS和SAS)较对照组(SDS和SAS)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焦虑症患者坦度罗酮干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介入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坦度螺酮(律康),10-30mg/d,每4周复诊1次,每次复查心电图、判断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5.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SCL—90评分(22.23±3.24,21.20±3.01)和SAS评分(51.75±4.84,48.80±4.35)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S和SCL—90评分均是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坦度罗酮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介入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综合性心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位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及SAS标准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SDS及SAS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亦可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6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身体恢复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解郁安神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慢阻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解郁安神汤治疗。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OPD self-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FEV1%pred]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0%,高于对照组86.70%(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及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FEV1%pred、血清5-HT、DA及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郁安神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疗效确切,可以提高血清5-HT、DA及BDNF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4 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治疗组,常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化疗、放疗及支持治疗; 心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综合运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定.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 心理干预组第8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护理方式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人住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包括建立患者个人康复档案,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集体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十预,指导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以及娱乐疗法等。两组在十预前后分别应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定患者情绪,并比较护理十预前后的分值。结果与国内常模[SDS:(33.46±8.55)分,SAS:(29.78±10.07)分1相比,本研究患者SDS[(44.35±4.11)分1、SAS得分[(42.68±3.46)分1较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组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及焦虑心理。干预组干预后患者的SDS[(36.12±3.62)分]、SAS得分[(34.07±4.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DS:(43.15±3.76)分,SAS:(41.62±3.65)分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干预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改善。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对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 62例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 ,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 ,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 (SAS2 8.0 9± 5 .12 ,SDS2 6.3 5± 4.91)较对照组(SAS3 7.60± 5 .5 3 ,SDS3 4.62± 5 .72 )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人,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均〉50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经济情况、家人支持上,干预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喉癌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减轻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余永红  陶冶  孙礼艾 《安徽医学》2012,33(11):1545-15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脊髓损伤(SCI)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4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SCI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