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术是将标准翼点入路手术切口向颞部后方作不同程度的延伸或向对侧延伸成冠状切口 ,以翼点为中心的开颅方法[1] 。但在处理某些颅底病变时 ,因眶缘和颧弓的阻挡仍嫌显露不足 ,于是以不同方式将翼点入路向颅底方向扩大[1~ 8] ,称之为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 ,包括眶上翼点入路、颧弓翼点入路、眶颧弓入路。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 :4 0例中男 18例 ,女 2 2例。年龄 7~ 6 9岁 ,平均 4 4 .1岁。颅底肿瘤 38例 ,分别为巨大垂体腺瘤 4例 ,颅咽管瘤 7例 ,脑膜瘤 14例 (包括颅眶沟通脑膜瘤 2例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7例 ,鞍旁中颅底…  相似文献   

2.
显微切除鞍区占位性病变三种手术入路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7~ 2 0 0 1年 ,我们采用额下入路、翼点入路、眉弓眶顶入路 3种手术入路 ,切除各种鞍区占位病变 2 6 5例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15 6例 ,女 10 9例。年龄 9~6 5岁 (平均 4 5 3岁 )。病程 1个月~ 5年 (平均2 1年 )。2 .临床表现 :单侧或双侧视力下降伴颞侧视野缺损 198例 ;内分泌功能障碍 16 4例 (月经紊乱、闭经 89例 ,糖尿病 39例、性功能下降 16例 ,肢端肥大、巨人症 15例 ,发育障碍 7例 ) ;头痛等高颅压症状 187例 ;鞍旁海绵窦受侵犯症状 (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损伤 ) 2 2…  相似文献   

3.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附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鞍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CT和MRI测量的肿瘤最大径分型:小型(<3cm)8例,中型(3~5cm)15例,大型(>5cm)7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眶上锁孔、翼点锁孔、单侧额下和Yasargil标准翼点入路)切除肿瘤,比较手术结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恢复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4例,无法自理2例,死亡1例,病死率3.3%。18例有视力障碍者中,改善10例,无改善7例,减退1例。结论锁孔入路适用于位置深在的鞍区脑膜瘤手术;标准翼点入路适用于基底宽广,跨颅前、中窝的大型脑膜瘤。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并恰当运用显微手术技术,是安全和完全切除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小儿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全切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2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囊性15例,实质性11例;有钙化者13例;肿瘤直径2cm以下者2例,2~4cm10例,4.1~6cm11例,>6cm者3例。经右翼点入路切除肿瘤22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联合入路1例。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随访2个月~5年,恢复正常生活并参加学习者22例,需人照顾者4例。结论小儿颅咽管瘤早期诊断并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治疗效果理想;翼点入路是小儿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总结5 a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其中采用翼点入路41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入路2例,应用显微技术从鞍区解剖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46例颅咽管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4例出现一过性尿崩,中枢性高热4例,癫发作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1例,均为高钠血症;死亡1例,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随访3个月~5 a,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38例,需生活照顾者7例,病理显示均为颅咽管瘤。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生长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利用鞍区解剖间隙是切除颅咽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总结5 a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其中采用翼点入路41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入路2例,应用显微技术从鞍区解剖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46例颅咽管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4例出现一过性尿崩,中枢性高热4例,癫发作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1例,均为高钠血症;死亡1例,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随访3个月~5 a,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38例,需生活照顾者7例,病理显示均为颅咽管瘤。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生长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利用鞍区解剖间隙是切除颅咽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及前颅底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鞍区及前颅底肿瘤采用翼点锁孔入路开颅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68.4%),次全切除4例(21.1%),大部分切除2例(10.5%)。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18个月,失访2例,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翼点锁孔入路能够充分显露鞍区及前颅底,可达到传统翼点入路相似的手术效果,具有创伤小、脑组织暴露少、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7年4月应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患者获Simpson Ⅰ级切除11例,Ⅱ级切除14例,Ⅲ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3例,1例视力无改变,术后视力下降2例经治疗后改善.7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经对症治疗约10 d后好转.无1例死亡.随访6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 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可对中颅窝、前颅窝、鞍区及鞍旁病变进行良好暴露,能处理各种类型的鞍结节脑膜瘤,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入路.方法11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有囊性变者64例,有钙化者58例,实质性52例,肿瘤直径2 cm以下者14例,2.1~4 cm61例,4.1~6 cm 31例,>6 cm者10例.99例经右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前入路,10例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106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随访1月~7年,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100例,需生活照顾者14例,死亡2例.结论颅咽管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10.
锁孔 (Keyhole)手术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 ,因其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笔者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 14例鞍区肿瘤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31~5 5岁 ,平均 4 1岁。其中垂体瘤 7例 ,颅咽管瘤 3例 ,鞍结节脑膜瘤 1例。肿瘤直径 2 .3~ 5 .0 cm,选择主要位于中线向鞍上生长的病例。对于向两侧或主要向鞍下生长的肿瘤 ,由于锁孔入路显露的空间相对狭小 ,手术难度大 ,笔者认为不适合采取锁孔入路。临床表现 :视力、视野损害 11例 ,内…  相似文献   

11.
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腺瘤肿瘤19例,颅咽管瘤5例,脑膜瘤11例,空蝶鞍2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果全切肿瘤18例,大部分切除15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恢复良好34例,轻残2例,死亡2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是处理鞍区病变的极佳手术径路。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和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结构,经翼点入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995~ 2 0 0 2年共收治垂体腺瘤患者 13 6例 ,均行手术治疗 ,结合临床资料 ,简要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3 6例 ,男 66例 ,女 70例 ,年龄 13~ 76岁 ,平均 45岁 ;泌乳素腺瘤 3 7例 ,GH腺瘤 3 5例 ,无功能腺瘤 3 6例 ,巨腺瘤48例 ,大腺瘤 74例 ,微腺瘤 14例 ,其它 2 8例 ,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者 67例 ,以内分泌障碍为首发症状者 5例 ,其它 17例 ;经翼点入路 5 7例 ,经前颅窝底 2 6例 ,经口、鼻蝶入路 5 3例。2 治疗方法本组 5 3例经口、鼻、蝶窦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 ,5 7例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 ,2 6例经前颅凹底 ,…  相似文献   

13.
经颅切除鞍区大型肿瘤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颅切除鞍区大型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对13例位于鞍内-鞍上轴线上的大型肿瘤采用一侧额下经眶入路手术;11例鞍上巨大型肿瘤和侵袭至鞍区周邻部位的肿瘤经眶-翼点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该两种手术入路具有操作简便、显露良好、脑牵拉轻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于鞍区大型肿瘤的经颅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0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近4年来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的106例复杂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从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73例垂体腺瘤肿瘤全切59例,大部分切除14例;22例颅咽管瘤全切18例,大部切除4例;11例脑膜瘤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2例。病人术后均神志清楚,6例发生了视神经功能障碍,2例发生了动眼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处理复杂鞍区肿瘤的极佳手术径路。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熟悉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并能在术中充分利用之是完成复杂鞍区肿瘤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单侧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5例位于鞍内、鞍上主要在轴线上的鞍区肿瘤采用一侧额下入路,5例偏轴线生长或巨大型向鞍旁、鞍后侵袭的肿瘤采用经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14例发生短暂尿崩,10例出现低钠血症,1例出现高钠血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颅额下和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具有操作直观、显露良好、损伤小的优点,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治疗起源于鞍内或鞍上并突入三脑室的肿瘤,经胼胝体入路往往是联合入路的组成部分。我们发现,一些病例经此入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后,进而切除鞍区肿瘤是可能的。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8~42岁。6例均有视力和视野的改变。5例有内分泌功能障碍。CT和MRI检查提示鞍内肿瘤突入三脑室2例,鞍上者4例。肿瘤体积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区中线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4月经额外侧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中线部位病变患128例,其中垂体腺瘤57例、颅咽管瘤34例、鞍结节和蝶骨平台脑膜瘤15例、前床突脑膜瘤6例、拉克囊肿4例以及其它病变12例。结果 128例患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内感染,尤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肿瘤全切除中垂体腺瘤52例(91.2%)、颅咽管瘤30例(88.2%)、鞍结节和蝶骨平台脑膜瘤15例(100%)、前床突脑膜瘤6例(100%)、拉克囊肿4例(100%),前交通动脉动脉瘤3例夹闭顺利。手术所用时间比常规翼点人路缩短20~30min。结论 额外侧入路显露鞍区中线部位病变的效果与翼点入路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3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技巧加以总结。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31例,Ⅲ级切除7例。术后视力改善者24例,视力无变化者6例,视力恶化者2例;术后视野缺损恢复者21例;出现一过性尿崩者6例;出现高热、电解质紊乱者2例;死亡1例。结论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疗效满意。熟悉鞍区的局部解剖和术中对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肿瘤位于颅底,靠近下丘脑、垂体柄及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功能结构。手术视野小,手术切除较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病人,男性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1岁6个月(23~45岁)。术后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2例,垂体腺瘤4例。病史:5年以上1例,3年以上2例,2年以上2例,1年以内1例。主要症状为头痛、视力减退或缺损、月经紊乱或闭经等。6例病人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平扫和增强扫描,头颅正侧位片鞍区均有扩大。4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例行脑血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3月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底脑膜瘤,由于残存了部分肿瘤再用伽玛刀治疗共2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3岁。病程4月至5年。3例曾在外院接受过手术。蝶骨嵴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8例,中颅凹底脑膜瘤7例,桥小脑角脑膜瘤4例,小脑幕脑膜瘤2例,岩斜区脑膜瘤1例。伴头痛19例,肢体无力6例,共济运动障碍4例,癫痫发作2例。CT和MR影像学检查,表现为上述部位肿瘤残存,大小2.5~4cm。二、方法:蝶骨嵴脑膜瘤5例,采用以翼点为中心的额颞入路。鞍结节脑膜瘤8例,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