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将3种类型^153Sm-树脂微球(^153Sm-RTMS)穿刺注入3组家兔肝脏局部,用SPECT分别于注射后1h,2d,3d,4d,5d拍摄全身平面影像,在不同像上勾画ROI,计算总流失率(L%)和脏摄取率(U%)结果表明,未处理型和明胶处理的^153Sm-RTMS的总流失率(L%)和在各脏器的摄取率(U%)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其中全身骨摄取率(U%)5天后可高达20%,而包被处理型^153S  相似文献   

2.
采用集落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干细胞因子( S C F) 联合白介素 3( I L 3) 对小鼠5 氟尿嘧啶(5 F U ) 处理3 d 的骨髓细胞(d3 5 F U B M C) 的体外扩增作用及其对致死量照射小鼠造血重建功能的影响。 S C F 单独应用使体系中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G M C F U) 和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 H P P C F U) 分别增加了(24 .2 ±6 .1) 和(1 .5 ±0 .3) 倍( P< 0 .05) 。 S C F 与 I L 3 联合应用时 G M C F U 和 H P P C F U 分别是新鲜d3 5 F U B M C 的(30 .5 ±9 .5) 和(13 .6 ±4 .5)倍( 与单用 S C F 组比较 P 分别大于和小于0 .05) 。小鼠骨髓移植实验结果表明: S C F、 S C F+ I L 3 体外扩增的d3 5 F U B M C 移植给经致死量照射的受体小鼠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比输新鲜d3 5 F U B M C 组缩短1 ~5 d , S C F+ I L 3组不仅血细胞计数恢复最快,并使移植所需的骨髓细胞数减少90 % 以上。结果提示: S C F 单用对骨髓细胞有扩增作用,并且与 I L 3 有协同作用;体外扩增的骨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3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LMWH组(81例)和SH组(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LMWH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120IU/kg体重,每日2次皮下注射;SH组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U静注后连续静滴400U/kg·d,均连续用7d。结果 LMWP组7d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急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3%与33.3%、6.2%与5.6%、6.2%与7.4%、0与3.7%,总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6%与50.0%(P<0.05)。结论 LMWH较SH治疗UAP更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疼痛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剂量^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效果。方法 96例骨转移瘤患者用^153Sm-EDTMP进行治疗,每次治疗剂量为18.5MBq/kg,其中63例接受1次治疗,22例接受2次治疗,12例接受3次或3次以上治疗。结果治疗反应为显效的34例(35.4%),有效53例(55.2%),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 小剂量^153Sm-EDTMP可有效地缓解骨转移瘤疼痛。  相似文献   

5.
153Sm—EDTMP治疗晚期骨转移瘤94例分析夏继红(205医院核医学科)153Sm-EDTMP是一种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其β能量为810Kev,半衰期46.3h,对骨局部病灶可产生电离辐射作用。153Sm-EDTMP具有亲骨性,特别是在骨肿瘤...  相似文献   

6.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40例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基磷酸(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分次静脉给药法,首次治疗量按18.5~55.5MBq/kg体重,第二次治疗按骨摄取率确定剂量。结果:治疗后骨痛消失者11例(27.5%),骨痛减轻者15例(37.5%),止痛总有效率为65%。治疗后骨转移肿瘤病灶消失或缩小者的总有效率27.5%(11/40)。结论:153SM-EDTM治疗骨转移瘤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和缓解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蔺子素提高钐153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治疗鼻咽癌(NPC)骨转移的可能性。方法:NPC多发性骨转移瘤40例,随机分为153SmEDTMP内照射治疗组和马蔺子素与153SmEDTMP联合治疗组各20例。结果:单纯内放疗组显效率为35%,联合治疗组显效率为75%;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38±20)月和(76±31)月,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学毒性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蔺子素可以提高153SmEDTMP治疗NPC骨转移的效果,对内照射治疗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MU1(自制抗CD3)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体外功能效应,方法:(地)以SMU16种不同浓度、IL-2、MCD3(丝裂性抗CD3)孵育PBMNC,观察细胞密度和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2)分别用SMU10.5mg/Lf、5mg/L、IL-2200kU/L培养PBMNC3d,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6、IL-8、IL-12、IFN-α及G-CSF水平。结  相似文献   

9.
ONCOGENICTRANSFORMATIONOFSYRIANHAMSTEREMBRYOCELLSBY5.3-MeVαPARTICLESANDATUMORPROMOTERPHORBOLESTERShouJiang(寿江);GongYifen(龚诒芬)...  相似文献   

10.
EVALUATIONOFCAPTOPRILRENOGRAPHYWITH~(99m)Tc-MAG_3INTHEDIAGNOSISOF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KangZengshou;(康增寿)ChenFang;(陈方)andWa...  相似文献   

11.
C3PHENOTYPEANDALLELES,C3HAV4-1MONOCLONAL PHENOTYPEDISTRIBUTIONINHYPERTENSIVEPATIENTSWITHIgAGLOMERULONEPHRITISGuoJizhen(郭冀珍)(S...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标记R-S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5种单克隆抗体LeuM_1、BerH_2、LCA、L_(26)和UCHL_1对43例何杰金病(HD)的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T、B细胞淋巴瘤各15例作对照研究。结果:非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nonLPHD)的R-S细胞对LeuM_1的阳性率为64.3%,对LCA、L_(26)和UCHL_1呈阴性反应;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LeuM_1仅偶在T细胞淋巴瘤中呈阳性(6.7%),LCA、L_(26)和UCHL_1标记NHL、B-NHL和T-NHL阳性率分别是83.3%、73.3%和66.7%。因此,在石蜡切片上联合应用LeuM1、LCA、L_(26)和UCHL_1对鉴别HD与NHL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LPHD)的R-S细胞对LCA和L_(26)的阳性率为53.3%和60%,nonLPHD中R-S细胞对BerH_2的阳性率为21.4%。提示LPHD的R-S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nonLPHD的R-S细胞可能与活化的淋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EDTMP)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伴有剧烈疼痛的56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生产的^153Sm-EDTMP,按37 ̄55MBq/Kg一次性静脉注射给药治疗。结果 56例患者中,最早在注药后2d开始疼痛减轻或消失,一般为3 ̄13d,止痛维持时间最长1年,一般1 ̄4个月。能完全消失(显效)者占44.6%(2  相似文献   

14.
该报告经手术证实111例先心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①M型超声检查82例,手术对照总符合率90.2%,特异性32%。其中对VSD的特异性54.5%(手术见VSD直径1.0~3.5cm);对ASD的特异性22%(ASD直径2.5~4.0cm);对F4的特异性75%,尤其对主动脉跨度的检测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所见基本一致。②二维超声检查59例,与手术对照总符合率100%。特异性75%,尤其对直径0.5cm以上VSD、1.5cm以上ASD特异性高,并可明确诊断F4.3,两种超声对PDA的诊断特异性低。本文结果提示:M型超声在我国广大基层医院对于先心病的诊断仍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覃伟武  沈友谋 《广西医学》1995,17(5):366-368
用^153Sm-乙二胺四甲基磷酸(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53例,根据病人体重和转移灶多少确定用药剂量,按18.5-37MBq/kg体重计算,一次静脉给药。治疗后骨痛消除17例骨痛明显减轻24例,骨痛减轻8例,无效4例,止痛总有效率92.5%,提示^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单独应用bcr-abl反义硫代磷酸寡聚脱氧核糖核酸(ASPO)或c-mybASPO作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抑制的不彻底性是个主要问题。由于CML的发生是多癌基因协同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为进一步提高AS-PO对CML细胞的作用效果,用互补于两种类型(b2a2及b3a2)的bcr-abl基因融合位点两侧各13个核苷酸的ASPO(b2ASPO和b3ASPO)及c-myb基因起始密码子2-7互补的ASPO(mASPO)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株和原代CML细胞。方法硫代磷酸寡核基酸(PS-ODN)的合成由392-05型DNA-RNA合成仪自动合成,经OPC柱纯化;细胞与PS-ODN共培养后24,48,96,120h倒置显微镜下活体观察,0.4%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死活细胞计数;CFU-K562、CFU-GM、CFU-GEMM采用0.8%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采用两对引物RT-PCR半定量法检测细胞bcr-ablmRNA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ASPO能够特异性抑制bcr-abl基因表达;经RT-PCR的检测发现10μmolASPO作用48h,两种反义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 L M W H, 商品名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 U A P) 的疗效。方法: 将46 例 U A P 患者分为2 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A 组加用阿斯匹林; B 组加用 L M W H 及阿斯匹林, 连续7 d 。结果: A 组和 B 组7 d 内的心绞痛再发率、缓解率、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及心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636 % 和25 % ( P < 001) 、545 % 和875 %( P< 005) 、91 % 和0 、45 % 和0 , 2 组均无出血发生。结论: L M W H 加阿斯匹林较单用阿斯匹林治疗 U A P 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速避凝和肝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速避凝(LMWH)治疗36例难治性肾病,并与肝素(SH)治疗21例难治性肾病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LMWH每次0.010~0.012ml/kg,1次/d,14d为一疗程;SH每次1mg/kg,1次/d,10~14d为一疗程。结果LMWH组尿蛋白转阴21例(58.3%)。尿蛋白减少++以下1例(4.8%),无效7例(33.3%),无效4例(11.1%),总有效率88.9%;而SH组尿蛋白  相似文献   

19.
应用标记R-S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5种单克隆抗体LeuM1、BerH2、LCA、L26和UCHL1对43例何杰金病的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T、B细胞淋巴瘤各15例作对照研究。结果:非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的R-S细胞对LeuM1的阳性率为64.3%,对LCA、L26和UCHL1呈阴性反应;而非何杰金淋巴瘤,LeuM1仅偶在T细胞淋巴瘤呈阳性(6.7%),LCA、L26和UCH  相似文献   

20.
应用含米托蒽醌(mitoxantrone,NVT)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与复发性白血病20例,急淋8例(L15例,L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12例(M2b6例,M43例,M5d3例),完全缓解率50%,部分缓解率25%,总有效率75%。含米托蒽醌的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小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