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究胃肠间质瘤并发胃肠道出血老年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胃肠间质瘤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胃肠间质瘤并发胃肠道出血34例为出血组,其余未出血84例为未出血组,分析胃肠间质瘤老年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随访2年后出血组死亡5例为死亡组,其余29例为存活组,分析胃肠间质瘤并发胃肠道出血老年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肿瘤最大径≥6 cm、核分裂象≥6个/50HPF、肿瘤部位为小肠、危险分级超过低危、存在肿瘤破裂、存在肿瘤复发为胃肠间质瘤老年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1年出血组死亡2例(5.88%),未出血组死亡1例(1.19%),随访2年出血组死亡5例(14.70%),未出血组死亡2例(2.38%)。肿瘤最大径≥6 cm、核分裂象≥6个/50HPF、组织学类型为混合型、细胞密集度高、存在肿瘤破裂、肿瘤完整切除、原发肿瘤、浸润性生长为胃肠间质瘤并发胃肠道出血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并发胃肠道出血老年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临床中应对其加强监测,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胃肠肿瘤重点学科、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消化肿瘤学科群共同主办“2006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国际研讨会”将于2006年11月9~11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及癌区动、静脉血胃肠激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证明许多组织的生长受激素调节,由这些组织所发生的肿瘤也依然受这些激素的控制[1].一些胃肠激素可刺激胃肠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也具有促进部分胃肠道肿瘤生长的作用[2].胃癌细胞可产生和分泌某些胃肠激素,通过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发挥调节肿瘤生长作用,并可致周围血中这些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我们通过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粘膜以及癌区动、静脉血,周围血中促胃液素、胰高糖素及胃动素之含量,旨在研究这几种胃肠激素在癌区组织及血液中的变化特点,探讨胃肠激素与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即使是最局限的胃肠肿瘤,淋巴结切除也是有价值的。在DDW2012美国胃肠道外科学会上,Dubecz等报告在最近的十年,美国胃肠肿瘤手术中淋巴结切除的进展仍不太理想。作者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终末结果数据库(1998年至2008年)内各类胃肠肿瘤进行手术者342 792例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市胃肠肿瘤重点学科、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消化肿瘤学科群共同主办“2006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国际研讨会”将于2006年11月9日-11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胃炎是较少见的一类肿瘤放疗后并发症,随着放射治疗在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胆管癌等上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作为相邻器官的胃、十二指肠也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胃肠组织的耐受剂量为45~55 Gy[1],当大于这个剂量时会造成胃肠黏膜放射性损伤,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胃肠肿瘤患者血清25(OH) D水平差异。方法选取160例Ⅲ期、Ⅳ期胃肠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检测血清25(OH) D水平,分析不同营养状态患者血清25(OH) D水平差异。结果胃肠肿瘤住院患者存在较高营养风险,且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胃肠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血清25(OH) D水平更低(P <0. 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血清25(OH) D水平普遍较低,建议增加膳食摄入及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主要来源于胃肠胰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一细胞系统和肿瘤是以表达细胞类型特异的肽激素和普通标记物(突触囊泡蛋白、铬粒素A)为特征。其特点为:临床上少见;肿瘤通常较小(〈1 cm);生长速度较慢(数月或数年),呈阶段性表达,可能数年无症状;通常在出现症状前即有转移,转移部位多为肝脏和骨,而此时肿瘤的体积通常〉2cm。因此这类肿瘤经常被误诊,诊断过程较复杂,不单单依靠临床,往往需要高端的实验室和扫描手段支持。而GEP-NETs中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和胰腺NET,两者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不同,需要临床医生重视和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一步探讨胃肠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6例胃肠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常规检查5例病人误诊为肿瘤,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例术后出现复发。结论 胃肠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依赖于活检病理;治疗以饮食疗法、激素疗法为主,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分泌肿瘤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其在各消化器官中的组织形态学、病理分型、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各有不同,相关的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亦差别很大。本文通过解读相关指南,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诊治进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1.
《胃肠病学》2007,12(11):645
2008年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及消化病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4月24-26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由上海市医学会、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上海市胃肠肿瘤重点学科主办。  相似文献   

12.
血浆嗜铬粒蛋白A对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嗜铬粒蛋白A(CgA)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其血浆水平升高提示存在神经内分泌来源的肿瘤。目的:确定血浆CgA诊断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界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USA)检测39例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和37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浆C外水平,以30例非内分泌肿瘤消化疾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ROC曲线下面积(AUROC)和血浆C小的诊断临界点。结果: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瘤和非内分泌肿瘤消化疾病组的血浆Cg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6、135和30U/L对20U/L,P〈0.001)。以正常对照组和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组数据绘制ROC曲线,AUROC为0.912.CgA的诊断临界点为30U/L,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7%;以正常对照组和嗜铬细胞瘤组数据绘制ROC曲线,AUROC为0.914,CgA的诊断临界点为30.5U/L,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96.7%。结论:血浆C外水平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尤其是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内科理论与实践》2008,3(2):107-107
2008年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及消化病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4月24日~26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医学会、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上海市胃肠肿瘤重点学科主办。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及消化病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4月24日-26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医学会、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上海市胃肠肿瘤重点学科主办。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1%~4 % [1] ,临床少见。收集我院 1991- 0 1~ 2 0 0 3- 0 1诊治的 2 4例原发于胃肠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 ,分别从误诊时间、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 ,男 17例 ,女 7例 ,年龄 2 1~ 6 3岁 ,中位年龄 5 0岁 1999年 2月以后的 16例 ,病理诊断按修订的欧美淋巴类肿瘤的病理分类诊断为标准 ,未按此标准诊断的过去 8例患者的蜡块被调出进行重新诊断 ,结果 :B细胞性肿瘤 15例 (中度恶性 9例 ,低度恶性 6例 ) ;T细胞性肿瘤 9…  相似文献   

16.
会议信息     
胃肠肿瘤上海论坛2012暨第六届CSCO胃肠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和中国旅美专家协会(CAPST)携手共同举办。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面对着种种坎坷与期盼,我们只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胃肠肿瘤规范治疗领域在科研和诊疗上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Yang XO  Li JN  Qian JM  Yang H  Chen Q  Lu L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24-127
目的 探讨血浆嗜铬粒蛋白A(CgA)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同时评价血浆CgA对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力,初步探讨血浆CgA对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预后的监测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56例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52例嗜铬细胞瘤和7例小细胞肺癌的血浆CgA浓度,同时以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计算血浆CgA诊...  相似文献   

18.
胃肠肽类激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樊代明,陈元方,尤涵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包括细胞的无限增殖、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等,其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近年发现生物调节肽(胃肠肽类激素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广义的胃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血栓素(TXA2)与前列环素(PGI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的机制。方法 观察老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变化和TXA2、PGI2、TNF含量。结果 青年和老年模型组胃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老年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青年模型组胃组织中TXB2/6-keto-PGF1α比值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青年对照小肠组织中TXB2/6-Keto-PGF1α低于青年模型组和老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小肠中TNF含量高于青年模型组和老年对照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机制与TXA2占优势的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和TNF增高有关,但由于老年大鼠胃肠组织前列腺素和TNF的增龄变化,使其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的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不明显,而TNF的改变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会议信息     
2008年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及消化病进展国际研讨会(2008年上海第一轮通知)2008年上海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及消化病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4月24日~26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医学会、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上海市胃肠肿瘤重点学科、《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主办。本次会议将邀请中、外著名专家作专题讲座,重点对胃肠肿瘤的诊治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欢迎全国各地的消化科、内科、外科、病理科、影像学医师以及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和报名参加。本次会议来稿要求:500~1 000字中文摘要,并附软盘,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