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麝香组分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adult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含麝香多肽和麝香酮的L-DMEM培养基体外定向诱导第5代至10代的rBMMSCs,并分别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样细胞和免疫细胞组化检测神经元样细胞所表达的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stin)、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及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er acid protein,GFAP)],并进行神经元样细胞记数分析。结果:成年大鼠BMMSCs在加入含麝香多肽的无血清L-DMEM培养基诱导后,发现细胞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形似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神经元样细胞记数分析发现:rBMMSCs经过麝香多肽诱导后,NSE^ 神经元样细胞和NF-H^ 神经元样细胞的比例分别高达93.5和88.2%;而用含麝香酮的无血清L-DMEM培养基却无上述变化。结论:麝香多肽能在体外诱导rBM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而麝香酮却无此能力。从而可为神经组织工程和临床上各类神经疾病的神经移植及细胞替代治疗提供大量的种子细胞,为临床上各类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三七总皂甙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三七总皂甙 (totalPanaxnotoginsengsaponins)在体外定向诱导SD青年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esenchy malstemcell,r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用低糖DMEM冲洗骨髓腔 ,收集骨髓细胞悬液 ,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 ,选用第 5代后的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用 10 μg/LbFGF预诱导 2 4h ,更换成含三七总皂甙的无血清培养基DMEM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用免疫组化SABC法鉴定神经丝蛋白 (NF M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 (nestin)、微管联合蛋白 2 (MAP 2 )、生长相关蛋白 4 3(GAP 4 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第5代间质干细胞形态达到均一 ,呈梭形。用三七总皂甙诱导 30min到 5h ,间质干细胞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突起 ,形似神经细胞。免疫组化显示NF M、NSE、MAP 2、GAP 4 3、nestin表达阳性 ,而GFAP阴性。【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龟板含药血清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方法】采用龟板含药血清体外定向诱导第五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丝蛋白(NF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受龟板血清诱导后神经元样细胞NF表达阳性,诱导后12h,神经元样细胞NF阳性表达达到高峰。【结论】龟板含药血清可以在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 .0 83g/L)离心分离兔MSC ,体外扩增 ,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1 0 5、1 0代可获得 2× 1 0 1 0 个细胞。加入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5.
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丹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丹参可以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甙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撒亚莲  李海标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6):409-410,437,T001
目的:用三七总皂甙(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在体外定向诱导SD青年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r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用低糖D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选用第5代后的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用10μg/LbFGF预诱导24h,更换成含三七总皂甙的无血清培养基DMEM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用免疫组化SABC法鉴定神经丝蛋白(NF-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微管联合蛋白-2(MAP-2)、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第5代间质干细胞形态达到均一,呈梭形。用三七总皂甙诱导30min到5h,间质干细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突起,形似神经细胞。免疫组化显示NF-M、NSE、MAP-2、GAP-43、nestin表达阳性,而GFAP阴性。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神经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从正常SD大鼠骨髓中分离获取MSC,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传代于塑料培养皿中,采用丁羟茴醚(BHA)和二甲亚砜(DMSO)对传至3~5代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诱导1h、2h、3h后有部分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且随诱导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诱导5h后,大部分细胞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少部分细胞呈星型胶质细胞状,表达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诱导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和星型胶质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当归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研究当归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作用。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MSC用20μl当归注射液/ml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为预诱导条件,预诱导24h后用当归注射液100μl/ml不含胎牛血清的L—DMEM进行诱导。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当归诱导3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及nestin呈阳性、GFAP性。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melatonin,MT)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同时段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MSCs,以MT为诱导剂诱导大鼠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分别在诱导后3,7,10,14 d以免疫荧光法测定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stin)、神经元细胞特异性标志(neurofilament,NF)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的表达。结果:MT诱导分化3 d,部分细胞胞体收缩成三角形,有些成为简单的双极或多极细胞。诱导3 d细胞开始表达nestin,7~14 d表达nestin和NF,细胞不表达GFAP。结论:MT可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0.
成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Percoll分离液(1.073×103g/L)梯度分离成年大鼠MSCs,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对其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和神经前体细胞(Nestin)的表达.结果:成功进行了成年大鼠MSCs的原代和传代培养,3种诱导方法均能使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都能表达NSE、NF和Nestin,而不表达GFAP.结论:MSCs能在体外分离、扩增、传代,并能向非间充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年来组织工程中有关细胞在材料上粘附的机理研究并从生物学观点和材料观点来分析影响细胞亲和性的因素,介绍了目前研究中的改性生物医学材料细胞亲和性的研究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成年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基质细胞,在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体外扩增可超过10多代。β-巯基乙醇可诱导这种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巢蛋白,后期则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微丝,在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下约60%~85%的细胞表达这两种神经元的标志物。结论:脂肪组织中存在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AnordrinisasteroidwithalossofonecarbonatomatAring(2α,17α-di-ethynyl-A-nor-androstane,2β,17β-dioldipropionate).Researchperformedprevious-lyhasdemonstratedthatithasantifertilityandterminationofearly-pregnancyfunc-tionobviously[1-3].Clinicalobservationc…  相似文献   

14.
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s)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研究肝细胞分化分子机制、肝病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且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新药开发、体外研究药物代谢、药物的肝脏毒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来源,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肝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但目前ESCs/i PSCs向肝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仍存在诱导效率不高及功能较弱等问题,成为诱导来源肝细胞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 DC的方法以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特性。从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 ,在培养液中加入 GM- CSF、TNF- α、IL- 3、IL- 4,培养 1 4d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1 a;培养末期加入 LP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83及 HLA- DR。发现用 GM- CSF+TNF-α+IL - 4可获得 ( 3 6 .79± 3 .1 5 ) % CD1 a+ 细胞 ,LPS可使 CD83及 HLA- DR的比例从 ( 0 .5 7± 0 .5 6 ) %及 ( 40 .2 7± 6 .3 3 ) %分别升至 ( 3 2 .79± 1 2 .90 ) %及 ( 95 .5 2± 3 .45 ) %。实验证明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另一种主要来源 ,经特定细胞因子诱导可生成大量 DC,并能通过 LPS刺激 DC成熟  相似文献   

16.
脂肪组织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索脂肪组织提取物 (PLA)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能性 ,为PLA细胞分化潜能的研究及其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大鼠的PLA细胞为实验对象 ,利用 β 巯基乙醇 (β BME)、丁酸酯羟基茴香醚 (BHA)等作为分化诱导因子 ,对各阶段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诱导培养 2h后 ,大多数存活的细胞转变为类似于神经元的形态 ,分化培养基诱导 5h后 ,从简单的双极细胞到复杂的多极细胞均有出现 ,并可见部分神经元样细胞拉成网状 ,大多数存活细胞表现为NSE染色阳性。结论 :PLA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可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提示PLA细胞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成体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科学领域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平滑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内皮祖细胞是一种理论上非常合适的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最终分化成成熟内皮细胞。实验拟证实内皮祖细胞可以定向分化成平滑肌细胞。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采集骨髓单核细胞,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然后应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类型。结果经过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成平滑肌细胞。未经诱导的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结论内皮祖细胞不仅可以分化成内皮细胞,而且可以在PDGF-BB作用下分化成平滑肌细胞,是一种理想的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树突状细胞 (DC)诱导 T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分离 AML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 ,在含有 GM- CSF、IL- 4、TNF- α等刺激因子的培养体系中培养7~ 14 d,通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鉴定 DC。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获取白血病抗原肽 ,分别以白血病抗原肽及白血病抗原肽 - HSP90复合物方式脉冲 DC,再将 DC与自体 T淋巴细胞共同孵育 ,以乳酸脱氢酶的方法检测经不同抗原方式激活的自体 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 MNC中培养出 DC为 (6~11)× 10 4 / 10 6 MNC,经两种抗原方式激活的自体 T淋巴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6 2 .0 7±8.2 9) %和 (35 .33± 9.0 4 ) % ;体外培养的 AML 患者外周血 MNC可诱导分化出大量 DC。结论 单纯白血病抗原肽与白血病抗原肽 - HSP90复合物方式脉冲的 DC均能够激活自体白血病特异性 T淋巴细胞 ,但后者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无长突细胞问示踪剂偶联循环的特征。方法:采用细胞显微注射方法将神经生物素注射入视网膜组织单个活体OFF—α神经节细胞中,终止注射后,用4%甲醛固定,1:600Cy3-链亲合素反应,并用共焦显微镜测定在偶联的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中通过缝隙连接扩散的示踪剂的量。结果:在被注射的神经节细胞(GD)树突区及树突区之外可见未注射的神经节细胞(G1)被染色,此外还可见数十个胞体较小、位于内核层的无长突细胞被染色,无长突细胞可分为两类亚群,一类为明亮的细胞(A1),另一类为暗的细胞(地)。Gl染色的明亮程度与Al一致,偶尔发现偶联的神经节细胞比任何偶联的无长突细胞明亮。神经生物素在GC之间和无长突细胞之间经缝隙连接扩散具有时间—密度效应。结果:OFF—α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间存在缝隙连接,神经节细胞间也存在直接缝隙连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气道上皮细胞对大鼠髓系树突状细胞(mDCs)激活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RSV诱发哮喘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株进行培养。在对RSV进行扩增和滴度测定后,以不同作用时间、不同滴度的RSV感染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同时分离、培养扩增大鼠mDCs,采用transwell细胞共培养系统将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和大鼠mDCs共培养。其mDCs通过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标志物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大鼠mDCs与RSV感染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共培养后出现功能性成熟,包括大鼠mDCs表面共刺激分子MHCⅡ和CD86的表达增多,OX40L和TARC的mRNAs表达增高,大鼠m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结论 RSV感染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能够促使大鼠mDCs进一步成熟并且可能具有支持Th2细胞分化和局部聚集的能力,可能是RSV诱发哮喘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