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烧伤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烧伤病区住院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的733株病原菌,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血标本采用BACTEC-9120血培养仪进行培养,菌种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仪.结果 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7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9株占77.63%,分离率最高的3种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表现为多药耐药;3年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72.41%和17.02%,革兰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平均检出率为70.37%,但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耐药形势严峻,仍需加强病区菌种变化及药物敏感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医院2006-2008年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变迁的特点.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 24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鉴定,药敏用K-B法,用WHONET5.4软件对2006-2008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是导致血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稳居2006-2008年血行性感染病原菌的首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导致血液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血行性感染有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血行性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达100.0%,其次是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且2008年的敏感率较之前2年有上升趋势;各类抗菌药物对血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普遍较低,且此菌耐药性明显上升;血行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且有所上升(20.0%~69.2%)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0~41.7%),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对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强,未出现耐药菌株.结论 血行性感染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发生变化,加强血行性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瓦斯爆炸烧伤后常见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病区1999至2006年314例瓦斯爆炸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创面、血、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纸片琼斯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数量较多的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14例烧伤感染创面共分离出细菌48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种主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始终处于第1位、肺炎克雷伯菌的高发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常见细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原菌的变迁趋势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糖尿病足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变化及其耐药性。结果医院2009-2013年从937例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中共分离病原菌452株,阳性率48.2%,检出率第1位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共124株,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3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由2009年的9.1%升至2013年的33.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由27.3%降至16.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66.7%和65.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5.0%;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MRSA29株,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菌株,临床用药与药敏试验相符的有效率为97.8%。结论医院临床医师用药基本合理,加强对病原菌的变迁和耐药性监测,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四肢创伤创面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沿海地区四肢创伤创面感染的细菌谱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年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1088例四肢创伤并出现创面感染的住院患者标本,采用ATB-express系统和配套的鉴定卡、药敏卡,必要时另用K-B法,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 共检出576株细菌,其中前3位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2.5%)、铜绿假单胞菌(15.6%)和阴沟肠杆菌(9.9%);MRSA检出率为67.4%;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酶烯类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等是沿海地区四肢创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病原菌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共检出108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9.6%、铜绿假单胞菌占20.4%、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8.5%;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9.1%.结论 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措施遏制细菌耐药性增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热力烧伤患者的创面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烧伤感染的防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49例热力烧伤住院患者送检创面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结果。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学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共纳入249例热力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7株,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273株,51.80%),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42株,45.92%)和真菌(12株,2.28%)。构成比前4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3.59%)、鲍氏不动杆菌(16.32%)、铜绿假单胞菌(11.76%)、肺炎克雷伯菌(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敏感;鲍氏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外,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的整体耐药率不高;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药耐药趋势,对四环素、替加环素比较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居于2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科病房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特点.方法 对急诊科与呼吸科2007年感染标本培养分离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率的对比.结果 2007年急诊科分离出菌株340株、呼吸科分离366株;分离的病原菌前8位两科大部分相同,其中主要有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之和在急诊科>40.0%,呼吸科约60.0%;但同一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在两个科室有较大的差别.结论 结论急诊科病房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与呼吸科基本相似,但其抗菌药物敏感率与呼吸科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与分析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5月356份导管尖端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析,采用滚碟法培养,药敏试验用K-B法进行,采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356份样本中有113份培养阳性,检出革兰阴性杆菌75株占66.37%,革兰阳性球菌35株占30.98%,真菌3株占2.65%;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7.70%、15.05%、12.39%、10.62%、8.85%及8.8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70.59%,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70.00%;产碳青霉烯酶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为57.14%,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41.67%。结论静脉导管尖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且耐药严重,监测和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院烧伤创面感染患者感染情况,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同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某院送检的96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样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使用质粒酶切图谱技术分析MRSA和CRPA质粒同源性。结果 96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送检样本中检出病原菌104株,革兰阴性菌(占52.88%)以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23.08%)为主,革兰阳性菌(占47.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占25.00%)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等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33.3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及四环素等耐药率>80%,对克林霉素(7.69%)、万古霉素(0)及替加环素(3.85%)耐药率较低。共检出MRSA 23株,其中21株存在相似质粒酶切图谱;检出CRPA 21株,其中15株存在相似质粒酶切图谱。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者MRSA和CRPA检出率较高,且各质粒间具有一定同源性,可能存在质粒克隆性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71所医院2011-2015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计算每年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5年共收集51 97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14 361株,MRSA检出率由2011年的36.02%下降至2015年的25.56%,呈下降趋势(χ2=160.72,P<0.05)。2011-2015年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值分别为:1、0.5、0.5、1、1 μg/mL,MIC90值由1 μg/mL上升至2 μg/mL;利奈唑胺MIC50值均为2 μg/mL,MIC90值由2 μg/mL上升至4 μg/mL。2011-2015年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50、MIC90值变化较明显,分别由0.5、1 μg/mL上升至2 μg/mL;利奈唑胺MIC50值均为2 μg/mL,MIC90值由2 μg/mL上升至4 μg/mL。结论MRSA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其MIC50及MIC90值总体有上升趋势,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建综合性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新建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5年9月-2007年1月确诊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VAP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5%,革兰阳性菌其次占24.6%,真菌占4.9%;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具有相对较好的敏感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主要为MRSA,成为VAP病原菌的第2位,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新建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成为VAP第2位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血培养分析及血中 719株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了解我院10年来血培养的送检、检出以及血中常见细菌的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对菌血症的治疗. 方法利用WHONET5.2和EXCEL软件分析细菌分布、种类变化及纸片扩散药敏数据. 结果我院自1994年1月~2003年11月30日共送检血液培养标本15 262份,平均分离阳性率为8.1%,其中细菌1 130株占91.0%;真菌9.0%;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CN和MRSA分别为71.7%和36.4%,目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但有8.7%、1.7%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处于中介;血中产ESBLs的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5%和24.8%,在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高75%;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耐药性较低,分别为2.0%、19.2%;9.8%、19.2%和11.8%、23.1%;有17.6%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目前没有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 结论目前我院菌血症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引起菌血症的种类不同耐药性差异较大,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有针对性地抗菌治疗提供依据,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非ICU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2010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CLSI 2010年标准,使用WHONET5.4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非ICU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非ICU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到细菌47 203株(按患者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其中革兰阴性菌株33 110株占70.1%,革兰阳性菌14 093株占29.9%,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7.8%、11.3%、10.7%、9.4%、8.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头孢西丁菌株分别占48.9%和64.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对替考拉宁出现少量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0.6%和2.3%对万古霉素耐药,0.4%和1.2%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6%和41.9%,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及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明显,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于往年监测数据;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5.0%.结论 我国住院非ICU患者细菌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为主,MRSA、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非发酵菌以及对喹诺酮耐药肠杆菌科十分突出,且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肿瘤住院患者医院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CLSI 2008年的判断标准,对238株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 23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6.9%,革兰阴性杆菌占63.9%,真菌占9.2%;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74.3%和5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等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等敏感率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RSCN)检出率分别为55.0%和82.4%,葡萄球菌属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结论 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产ESBLs细菌阳性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肿瘤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病(AD)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28例AD患者并发细菌感染185例,感染率43.5%,例次感染率66.6%;共分离出病原菌285株,其中G 球菌86株(30.2%);MRSA和MRCNS分别占63.6%和70%;G-杆菌148株(51.9%);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9.0%和30.8%;真菌43株(15.1%);结核杆菌8株(2.8%);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MRSA和MRCNS的抗菌活性高;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等敏感性高;屎肠球菌仅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及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结论AD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谱及耐药性监测对控制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应尽早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7.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门急诊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门急诊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MIC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门急诊来源的细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452株,包括革兰阳性菌2279株占35.3%、革兰阴性菌4160株占64.5%,其中大肠埃希菌1501株占23.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25株占11.2%、铜绿假单胞菌670株占10.4%、金黄色葡萄球菌564株占8.7%、克雷伯菌属细菌561株占8.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4.0%和7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链球菌属主要对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药,β-溶血链球菌和酿脓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0.0%;嗜血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3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结论 我国门急诊来源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细菌耐药率较住院患者低,但主要细菌耐药率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某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新生儿送检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消毒剂qacA/B基因。结果新生儿科送检标本中共分离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72.44%)和脐部分泌物(14.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8.89%(20株);耐药监测中,MRSA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对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为100%。携带qacA/B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21株,阳性率为9.33%,其中MRSA3株(15.00%),MSSA18株(8.78%)。结论新生儿病房分离的MRSA耐药严重,同时携带qacA/B基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10-100% (wt/vol) concentrations of new honey, stored honey, heated honey, ultraviolet-exposed honey, and heated stored honey were tested against common human pathogens, 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 Entrobacter cloac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igella dysenteriae, Klebsiella sp., Haemophilus influenzae, Proteus sp.,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 group B, and Candida albican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honey was tested in acidic, neutral, or alkaline media. 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similar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in nutrient broth. Surgical wounds were made on the dorsum of mice and infected with S. aureus or Klebsiella sp. The wounds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application of honey four times a day or appropriate antibiotics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lues.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due to E. coli, Proteus sp., S. aureus, Klebsiella sp., and P. aeruginosa was induced in rats. Conjunctival application of honey four times a day or appropriate antibiotics was used for treatment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lues. Growth of all the isolates 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30-100% honey concentrations. The most sensitive microbes were E. coli, P. aeruginosa, and H. influenzae. Glucose showed les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than honey, and many microbes showed positive culture even in 100% glucose. Heating to 80 degrees C for 1 hour decreas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both new and stored honey. Storage of honey for 5 years decreased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while ultraviolet light exposure increased its activity against some of the microorganism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honey was stronger in acidic media than in neutral or alkaline media. Single doses of honey used to prepare the 60% concentration in nutrient broth were bacteriocidal for P. aeruginosa and bacteriostatic for S. aureus and Klebsiella sp. during certain periods. Local application of raw honey on infected wounds reduced redness, swelling, time for complete resolution of lesion, and time for eradication of bacterial infection due to S. aureus or Klebsiella sp. Its potency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local antibiotics. Honey application into infective conjunctivitis reduced redness, swelling, pus discharge, and time for eradication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due to all the isolates t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