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面肌痉挛伴耳鸣脑干听诱发电位分析杨庆南面肌痉挛与耳鸣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这两种症状是否有相关性。本文通过对脑干听诱发电位(BAEP)的测试,加以探讨。if$床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Z例。最大年龄62a,最,J'32a,平均年龄46.4a。平均病...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电针对噪声暴露所致豚鼠听皮层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R)阈移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电针耳区穴组和电针前肢穴组,对照组只给噪声,后两组旋与噪声的同时分别电针耳区们和前肢穴,噪声暴露前及停止后不同时间记录MLR的阈值,结果:105dBSPL噪声暴露10min可致豚鼠MLR的暂时性阈移,电针耳区穴组和电针前肢穴组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的MLR阈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MLR阈移恢复时间比对照缩短,结论:电针耳区穴和前肢穴均能关轻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损伤,并促进听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脑血管病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01例脑血管病患者检查BAE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异常主要表现为波潜伏期、波间期延长,潜波伏期重现不良及波幅比改变。结论:脑血管病伴听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动脉硬化,使内耳局部血运减少或血循环障碍而导致听器退变。 相似文献
5.
探索P物质(SP)在听党脑干中枢中对声信号传递的作用,方法:作采用豚鼠耳蜗核(CN)、下丘(IC)核团电极,记录耳蜗核团内的听觉诱发电位(CN-AEP)及下丘核团内听觉诱发电位(IC-AEP),观察核团内注射微量抗SP抗体与等量对照兔血清后对CN-AEP,IC-AEP相应波峰振幅,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注入抗SP抗体后,豚鼠CN-AEP,IC-AEP峰值振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而注入兔血清(对照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合酶拮抗剂对豚鼠听觉核团诱发电位及CA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觉核团一氧化氮(NO)的可能作用.方法:用核团内微量药物注射及听觉电生理方法,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拮抗剂N-甲基-L-精氨酸(NMLA)对豚鼠核团内听觉诱发电位(AEP)、耳蜗复合动作电位(CAP)的影响.结果:听觉中枢各核团内分别注入NMLA后,核团内听觉诱发电位均明显增大.短声诱发的耳蜗核内AEP(CN-AEP)为(98.69±3.28)μV,下丘内AEP(IC-AEP)为(136.39±3.24)μV,内侧膝状体内AEP(MGB-AEP)为(172.48±3.96)μV,与注射NMLA前相差显著(P<0.05).短纯音诱发的CN-AEP以250Hz~1kHz变化显著(P<0.01),其中500Hz是正常对照的2.01倍(P<0.01),IC-AEP以2~4kHz变化显著(P<0.05),MGB-AEP以4~6kHz变化显著(P<0.05).CAPN1波振幅降低,尤以CN内注射NMLA最为显著(P<0.01).核团内AEP潜伏期缩短.结论:听觉核团内的NO对听觉感受神经元的兴奋性及同步化有调节作用.可能直接或通过上橄榄复合体改变耳蜗神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分析 23例确诊为内听动脉闭塞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病程1周内及1周以上,治疗后2周及1、3个月期间进行BAEP检查,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病程1周内BAEP检查异常率与病程1周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与1个月后BAE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的BA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可作为内听动脉闭塞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P物质(SP)在听觉脑干中枢中对声信号传递的作用.方法:作者采用豚鼠耳蜗核(CN)、下丘(IC)核团内电极,记录耳蜗核团内的听觉诱发电位(CN-AEP)及下丘核团内听觉诱发电位(IC-AEP),观察核团内注射微量抗SP抗体与等量对照兔血清后对CN-AEP,IC-AEP相应波峰振幅、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注入抗SP抗体后,豚鼠CN-AEP,IC-AEP峰值振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而注入兔血清(对照)则AEP振幅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AEP输入输出函数曲线表明,注入抗SP抗体后,强度-振幅曲线明显右移,说明在低强度声刺激时,AEP振幅急剧减小.强度-潜伏期曲线上移,表明注入抗SP抗体后在相同的强度刺激下,潜伏期普遍延长.用兔血清对照者输入输出函数曲线则无此改变。结论:SP可能对CN,IC核团内声信号的传递速度及神经兴奋的同步化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癫痫患者P50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50在癫痫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癫痫患者进行P50测试,分析P50波的潜伏明和波幅以及在不同刺激频率时P50波幅的比率。选择年龄、性别2与患者组相匹配的25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结果 癫痫患者组P53波的潜伏期较长,波幅则显著减低,其中以18例颞叶癫痫2表现显著,7例额叶癫痫2不明显。刺激频率稍加快时,患者组P50的波幅比率明显减小。结论P50波的潜伏期和以应异常与颞叶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听觉脑干植入的特点,建立了耳蜗核急性电刺激动物模型。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铂铱合金双电极植入豚鼠耳蜗背核,施以双相脉冲电刺激,在大脑皮层听区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得到一组ABC三相波。该波形与声刺激诱发者相似,潜伏期、波间期和动态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可证实为是听性反应。此外,对脑干电刺激的安全性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The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was measured for 90 cars of norml gui-nea pigs,from which the mean latency,amplitude and recognition of waves were obtain-ded.The waves were classified into six types,with wave Ⅲ as the main wave which ac-counted for 77.1% of all the waves.The frequency domain of each type was analysed bymeans of digital filtering and auto-regressive (AR)estimation.The main frequency com-position of ABR in the guinea pigs was restricted within 1600 Hz,in which there werethree peaks at AR spectrum,the mean value of the peaks being 107.33 Hz,566.67 Hzand 1076 Hz respectively.The AR spectrograms of all types waves were very similar to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18例(36耳)听神经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听力学及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听神经病患者均为双耳发病,青少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17.94岁;纯音测听表现为双耳基本对称、上升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低频250Hz、500Hz损失为主;鼓室压力图多为A型,声反射均消失;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正常,对侧声抑制消失;听性脑干反应(ABR)异常,阈值均≥90dBnHL.结论 ABR严重异常、声反射消失、低频纯音听阈升高而DPOAE正常,多见于青少年、双耳发病等是听神经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听力正常青年ASSR、Tone-pip ABR与纯音听阈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频率特性及其反应阈、主观听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听力青年28名(56耳)分别采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短纯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及纯音测听记录三者0.5kHz、1kHz、2kHz、4kHz反应阈及主观听阈,记录数据通过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除0.5k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1、2、4kHz 3个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18~27dB。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和主观听阈除0.5、1k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2、4kHz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为15~24dB,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差值为14~20dBnHL。结论: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均具有频率特异性,两者与纯音听阈间均有较好相关性,特别是在2、4kHz部分。 相似文献
15.
刘瑾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3):234-236
目的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外伤性听力下降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57例外伤后导致听力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临床法医学鉴定听力损伤程度的重要性,从而对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和听力下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听觉诱发电位等客观检查结果与被鉴定人的听力损伤下降程度相符;在听力受损伤后,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被鉴定人的听力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听力损伤程度与造成听力损害的损伤部位有密切关系。结论应用ABR-click和40 Hz AERP-Tone-500 Hz,结合纯音测听、电测听、声导(阻)抗、耳声发射等可以客观公正的对听力障碍进行鉴定,并识别伪聋和明显夸大听力障碍者,在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干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VBI的32例患者做BAEP检查,观察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IPL)、两耳测量值的差值(ILD)以及I/V波幅比值。结果 32例中有28例(87.5%)异常。其中前庭周围异常11例(34.4%),主要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相应ILD增大。脑干下部异常13例(40.6%),表现为Ⅲ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Ⅲ波PL,Ⅰ-Ⅲ波IPL延长,相应ILD值增大。脑干上部异常4例(12.5%),为Ⅴ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Ⅴ波PL,Ⅲ-Ⅴ波IPL延长,相应ILD值增大。结论 BAEP应是一个检测VBI比较敏感的方法,当脑干损害时,只要电位活动发生改变,BAEP就有表现。还可根据波幅的变化,判断神经传导通路的损害部位及受累血管。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VE患儿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2天内接受BAEP、EEG、MRI、MSCT检查。记录BAEP、EEG图形,对MRI、MSCT图像阅片并观察病灶位置、范围、数量、大小等影像学特征,比较MRI和MSCT对VE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56例患儿均可见BAEP、EEG异常,阳性检出率为100%,MSCT对VE患儿的阳性检出率(75.00%)显著低于MRI(91.07%)(P<0.05)。结论BAEP和EEG诊断重症VE患儿的准确性较高,有特征性波形改变;重症VE患儿在MRI、MSCT图像上均有特征性表现,但MRI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正常豚鼠听性脑干反应的时域及频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试正常豚鼠90耳听性脑干反应(ABR),得出其各波的潜伏期、振幅及各波识别率。按其(?)波将波形分成6类,其中以Ⅲ波为主波的波型占71.1%。用数字滤波方法及自回归模型(AR模型)谱估计,对各类波型进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豚鼠ABR的主要频率成分在1600Hz以下,在该范围内,AR谱有3个峰,其均值分别为107.33Hz;566.67Hz;1076Hz。各类波型的AR谱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