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鸡骨草根瘤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荣韶  盛孝邦  玉永雄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3):971-977
目的:研究鸡骨草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鸡骨草根瘤经分离纯化获得根瘤菌菌株,再进行生长特性、增代时间以及对温度,pH,NaCl和抗生素的耐受性试验。结果:原产亚热带的鸡骨草根瘤菌在YMA培养基上代谢产碱,平均增代时间为14.8h,应属慢生型根瘤菌;来源不同生态环境的参试菌株在对高温的忍耐能力、酸性环境的适应性、抗生素的敏感性等多种抗逆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特性比较一致;接种根瘤菌70d后,鸡骨草幼苗的结瘤率为85.0%,茎叶干物质增加51.1%。结论:鸡骨草根瘤菌存在较为丰富的根瘤菌抗高温和抗酸性环境的种质资源,为今后在生产上利用鸡骨草根瘤菌资源,提高原料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母种苗移栽施用基肥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霄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0):1438-1442
目的:筛选研究知母种苗移栽时适宜的基肥种类和施肥量,为指导知母合理施肥、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施用不同基肥种植收获的三年生知母的根茎干重、须根干重、产量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芒果苷含量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比较优选出知母种苗移栽时适宜的基肥种类和施肥量。结果:有机肥组合中施用鸡粪15 000 kg·hm~(-2)可提高知母产量40.18%,芒果苷含量提高16.33%;复合肥组合中施用N∶P∶K(20∶8∶12)750 kg·hm~(-2)可提高知母产量47.28%,芒果苷含量提高45.95%;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组合中施用鸡粪7500 kg·hm~(-2)和复合肥450 kg·hm~(-2)可提高知母产量45.10%,芒果苷含量提高88.24%。结论:在知母生产中可选用适宜的有机肥混合复合肥施肥方法,提高知母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6,(2)
目的:为了明确宁夏隆德县黄芪根瘤种类及结瘤情况。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宁夏中药材种植基地黄芪根瘤菌进行了调查。结果:隆德县黄芪根瘤形态有掌状、棒状、球形,以掌状为主占59%,棒状、球形各占31%、10%;颜色有黄色、粉白色,以黄色为主占89%,粉白色占11%;大小2~7 mm;结瘤部位以侧根和须根为主。不同地块根瘤形态不同,三星村以棒状为主占85%,赵楼村、庞庄村、观庄村以掌状为主各占56%、52%、82%。根瘤数量呈季节性变化,黄芪萌动期开始结瘤,6~7月份生长期结瘤量达到高峰,10月份收获期根瘤数量减少。不同形态的根瘤经革兰氏染色均呈G-;温度4℃、45℃不能生长;pH≤5、≥12不能生长;NaCl浓度≥15%不能生长。结论:调查结果可为筛选具有特殊抗逆性的黄芪根瘤菌菌株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在芦荟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种丛枝(AM)菌和1种AM菌剂对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组培幼苗接种的结果表明:供试菌种或菌剂均可使幼苗形成丛枝菌根,感染率达96.67%~100%,感染指数达73.30~86.67;接种13个月的苗高比对照增加19.85%~51.91%;叶片长度比对照增加56.67%;芦荟幼苗经接种后,叶片汁液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3.13%~150.96%。接种15个月的芦荟幼苗叶汁鲜重比对照增加60.87%~233.80%;折合有效成分的生药含量,比对照提高2.17倍~7.24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接种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对甘草生长特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发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处理分别为对照(CK)、盐胁迫(NaCl)、对照加菌(CK+B)、盐胁迫加菌(NaCl+B)。结果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使得甘草的胚芽、胚根粗度及干重减少,胚根长度增加。盐胁迫下接种短小芽孢杆菌后,甘草的胚芽粗度、干重增加,胚根长度减少。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降低甘草中SOD、CAT和GPX活性,使得甘草中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和MDA含量增加,而接种短小芽孢杆菌提高了甘草中SOD、POD和CAT活性,从而降低了O_2~-产生速率、H_2O_2和MDA含量。结论接种短小芽孢杆菌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进而提高甘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薏苡种质资源对黑粉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常规田间鉴定方法,从不同来源的薏苡种质资源中筛选优良抗病种质,同时探讨室内快速生化鉴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种试验,对来自云南、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的19份南方生态型栽培及野生薏苡种质进行黑粉病的抗性鉴定,并通过室内种苗接种试验,观察田间表现抗性不同的种质在接种病原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田间接种的19份薏苡种质中,有1份免疫种质,发病率在20%以下的抗病种质1份,发病率在20%~40%的6份,40%以上的感病种质11份;表现不同抗性的种质其种苗接种黑粉菌孢子后12~48 h,PAL的变化有明显差异,抗病性强的种质PAL活性高峰出现较早,酶活相对较强。结论:所收集的大部分薏苡种质抗病性较弱;室内接种黑粉菌孢子后,薏苡种苗的PAL活性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及活性高低,可以作为薏苡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当归种苗等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及药材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当归种苗等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为制定种苗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广泛收集产自甘肃当归主产区岷县、漳县、宕昌、渭源的当归种苗30份,以单根重为指标对所有样品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聚类中心值将种苗划分为3个级别,以级别为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实验室检测药材质量.结果:二级种苗(单根重0.74~1.38g)成药期植株的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全株干重等生长指标均超过其他处理及对照;田间抽薹率低,药材单根重大,产量位居第一;所成药材的外部性状优,阿魏酸含量高于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结论:二级种苗的植株生长量大、产量高、质量优,可作为生产用种苗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进程,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以首个三七DNA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其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致病菌Fusarum oxysporum的抗性。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种相比,接种7 d,抗病品种种子病情指数下降52.0%;接种25 d,抗病品种种苗死苗率及块根病情指数分别下降72.1%,62.4%;此外,接种后抗病品种种子及种苗生长抑制率下降。"苗乡抗七1号"种子、种苗、块根对根腐病表现显著的抗性,该品种的抗性评价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保障三七无公害栽培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硫肥类型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草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及品质成分的影响。方法:在新疆天山北麓的草甸盐土上设置田间小区试验,施用四种硫肥:硫磺粉、硫酸钙、硫酸铵和硫酸钾,每种硫肥又设低水平、中水平、偏高水平和高水平。结果:对甘草一年生实生苗根干重、根长、根直径、总黄酮和总糖等指标的肥效均为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钙硫磺粉,且均在偏高水平肥效最高,随施肥量增加,以上指标均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四种硫肥对根重、根长、根直径及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总糖的肥效均达显著水平(P0.05)。硫酸铵偏高水平处理根长73.72 cm,比CK长42.41 cm;根直径8.34 mm,比CK粗5.33 mm;根干重445.24 kg/hm~2,比CK多290.03 kg/hm~2;甘草酸含量3.85%,比CK(0.85%)高出3.00%;甘草苷含量1.58%,比CK(0.32%)高出1.26%;总黄酮含量2.49%,比CK(0.95%)高出1.54%;总糖含量达9.92%,比CK(3.73%)高出6.19%。结论:在碱性土壤地区的甘草苗期生产中,建议选取本试验硫酸铵偏高水平施用量,次为硫酸钾偏高水平施用量,即在施用农家有机肥3 500 kg/hm~2、三料磷肥153.33 kg/hm~2和尿素200 kg/hm~2基础上,施用硫酸铵285.60 kg/hm~2;或施用硫酸钾376.76 kg/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洋参进行氮肥施用的田间试验.结果指出:肥料种类以磷酸二铵为佳,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0.5%,根腐病的发病很轻;每年于出苗展叶定型后和初果期各施一次为宜;若叶面喷施即以尿素最好,根比对照增重27.6%。皂甙含量有随氮肥施用次数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组是土壤健康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前期的研究表明中药渣有机肥能够提高栽培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但是中药渣有机肥对于土壤微生物组的影响相关的报道很少。基于此该研究在评价中药渣有机肥对栽培丹参产量和质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中药渣有机肥对栽培丹参根际微生物组群落以及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施用中药渣有机肥促进了丹参生长以及有效成分的积累,其中丹参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地上鲜重、地下鲜重的提高幅度为371.4%、288.3%、313.4%、151.9%;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提高幅度为887.0%、183.0%。(2)施用中药渣有机肥显著改变了栽培丹参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具有显著性的区别。(3)施用中药渣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多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 mult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以及木霉菌Trichoderma等土壤有益菌的相对丰度。(4)KEGG功能预测分析表明,施加有机肥后的土壤环境中更容易富集与代谢相关的微生物;施加中药渣有机肥后还可增加与...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菌渣缓解地黄连作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研究认为酚酸类物质的积累可能导致地黄连作障碍。研究发现不同菌渣提取液对酚酸均具有降解效果,其中杏鲍菇菌渣提取液对5种酚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香草醛和阿魏酸)的总降解率最高,达75.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杏鲍菇菌渣的地黄根际土壤中的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相对含量最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施用杏鲍菇菌渣使地黄冠幅、叶片数量、叶长、叶宽和株高等指标接近头茬地黄水平,使重茬地黄块根质量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2.70,3.66倍,单株梓醇总量提高2.25倍,同时提高了地黄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也提高了地黄根际土壤中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施用杏鲍菇菌渣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地黄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两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株为试验材料,于甘草生长旺盛的7月喷施4种不同质量浓度(0.1,0.4,0.7,1.0 mg·L-1)的油菜素内酯,分别于8,9,10月取样测量其性状(株高、地茎、节数、节间高度、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利用HPLC检测7种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的含量,分析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后栽培甘草的性状及7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7 mg·L-1的油菜素内酯处理2个月后,其株高、地茎、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均比对照提高,其提高幅度为15.09%,6.15%,16.52%,8.46%,21.90%,29.41%;其化学成分除异甘草素外,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分别比对照提高20.16%,45.31%,53.56%,27.66%,23.54%,8.46%。并且BR对栽培甘草的作用在处理完2个月后达到最佳值。说明外源喷施BR可以同时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立体栽培对老鸦瓣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老鸦瓣立体栽培的可行性,于老鸦瓣生长旺期采用LI-3100型叶面积仪测量立体栽培上、中、下3层与对照植株总叶面积并用LI-6400XT型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参数,测定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生物量分配;并于采收期收获地下子鳞茎后进行子鳞茎更新方式及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立体栽培中层光照强度最低,老鸦瓣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高,而子鳞茎总鲜重与子鳞茎总干重及产量增幅(鲜重)均为各处理中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子鳞茎鲜重比对照降低22.84%。立体栽培下层光强适中,老鸦瓣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高,鳞茎所占生物量比例最高,且下层子鳞茎总鲜重、子鳞茎总干重及产量增幅(鲜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老鸦瓣生物量、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总体上立体栽培条件下老鸦瓣生长状况与非立体栽培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相同土地面积的立体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61.66%(鲜重)、141.35%(干重)。通过大棚立体栽培可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老鸦瓣产量,同时实现老鸦瓣高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15.
大戟内生真菌对其生长和两种萜类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生真菌促进大戟药材生产的方法.方法 接种大戟内生真菌到大戟组培苗,将建立共生后的组培苗移栽室外.生长1年后,检测生物量和萜类的量.结果 内生真菌E4(Fusarium sp.Ⅰ)和E5(Fusarium sp.Ⅱ)均促进了宿主植物生长,使根的鲜质量分别提高了49.45%和59.74%;并使大戟的折干率提高了2.99%和6.48%;同时提高了大戟组培期和室外生长1年后二萜物质异大戟素和三萜物质大戟醇的量.室外生长1年后,E4处理组.异大戟素和大戟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79%和40%;E5处理组,异大戟素和大戟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5.32%和241.38%.结论 内生真菌E4和E5对大戟有促生长作用,并能同时促进其萜类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不同含氮化合物对鸡骨草生长和结瘤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含氮化合物对鸡骨草生长和结瘤的效应。方法:在盆栽鸡骨草幼苗接种根瘤菌后,分别用KNO3,NH4NO3,(NH4)2SO4作为氮源配制不同氮浓度的营养液补充水分和营养。培养70 d后,测定植株生长和结瘤情况。结果:含氮化合物对鸡骨草的营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NH4)2SO4和NH4NO3的效果最好;它们对鸡骨草结瘤固氮的抑制效应也是明显的,其抑制效应的大小顺序为:NH4NO3>(NH4)2SO4>KNO3;KNO3处理以及低浓度的(NH4)2SO4和NH4NO3不影响鸡骨草植株正常结瘤,高浓度的(NH4)2SO4和NH4NO3处理严重抑制结瘤或不能结瘤。结论:铵态氮对鸡骨草结瘤固氮的抑制能力较强,减少铵态氮肥的使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生物固氮的作用来提高原料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波浪式WAVE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枇杷悬浮细胞,研究细胞生长及熊果酸(UA)的累积情况.摇瓶和反应器中,以细胞的干重和UA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对比试验;反应器中1 L和5 L工作体积下,以培养液中元素代谢、细胞的干重、UA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生物反应器中,1 L的工作体积下,以接种量、转速、转动角度为因素开展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组合.反应器中细胞的干重增长及UA含量比摇瓶中高出了105.5%,27.65%;生物反应器中不同的工作体积下,培养液中元素的代谢、细胞的干重及UA的累积情况相似;生物反应器中,接种量为80 g,转速为26 r·min-1,角度为6°是最佳组合,接种后100 h收获,细胞的干重为19.01 g·L-1,UA质量分数为27.750 mg·g-1.结果表明WAVE生物反应器比摇瓶更适合枇杷细胞悬浮培养,并且可实现1 L到5 L的培养放大.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5)
目的:研究接种AM真菌后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人工栽培滇重楼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2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滇重楼与AM真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选择性。AM真菌诱导处理后,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的施用降低了滇重楼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的数量,而对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结论:滇重楼人工栽培中施用AM真菌能促使滇重楼根际微生物区系从低肥力的"真菌型"向高肥力的"细菌型"转化的趋势,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有助于维持滇重楼根际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和谐性,证明了田间人工栽培滇重楼施加AM菌剂的有效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孙志蓉  王文全  翟明普  张锐锋 《中草药》2006,37(11):1711-1715
目的研究甘草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动态变化及生物量分配模式。方法播种后动态测定甘草播种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结果甘草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高和地径速生期的生长量分别占年生长量的63.3%和50.2%。根的生物量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叶和茎的增长速率,7月20日~9月20日是甘草播种苗生物量积累较快的时期。甘草播种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9.02∶17.75∶33.23,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96。苗高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要大于地径与两者的相关系数。结论苗高、地径的生长动态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地径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提高云木香产量的根外施肥技术,在云木香植株生长盛期喷施施收多和金刚两种丰产剂,5月和7月各喷施1次,清水作对照,比较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以喷施金刚(B处理)的产量最高,每公顷产干品10473.77kg,较施收多(A处理)的增产9.13%,较清水(CK)增产20.11%。合理施用叶面肥,可改善云木香的生长状况,能大幅度促进增产,提高经济效益,该技术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