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的左室肥厚逆转效应进行观察。根据心超LVMI分为肥厚组 (2 4例 )和非肥厚组 (13例 )。疗程 4周 ,剂量 10~ 40mg/d。结果显示左室肥厚的逆转效应在短期 (4周 )治疗后可出现 ,首先是IVST的下降。对左室无肥厚者起相反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5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氯沙坦50~100 mg治疗8~10周后进行观察.结果: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29/12 mmHg±5/3 mmHg , 治疗后室间隔厚度 (IVST) 、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明显减少(均为P<0.01),说明左室肥厚减轻,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氯沙坦能有确切降压效果,并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阐明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左室肥厚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将雄性15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治疗组(n=7)和对照组(n=6),分别以管饲法给依那普利(溶解在蒸馏水中,其浓度为10mg/ml)20mg·kg-1/日和等量的蒸馏水治疗5周。以放射免疫法和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以尾套法测血压。结果:治疗组左室肥厚逆转,血压下降,同时伴左室心肌组织AngⅡ含量降低,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左室心肌NE总含量和前肢肌肉组织中NE浓度无明显改变。左室+室间隔重/体重与左室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结论:心脏RAS在左室肥厚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肌组织NE可能不参与依那普利逆转心肌肥厚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者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大鼠左室重塑 (LVRM)的防治作用。方法 :AMI术后 2 4h存活的 4 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①AMI对照组 ,②依那普利 (10mg·kg- 1 ·d- 1 )组 ,③氯沙坦 (2 0mg·kg- 1 ·d- 1 )组 ,④依那普利 (5mg·kg- 1 ·d- 1 )与氯沙坦 (10mg·kg- 1 ·d- 1 )合用组 ;另设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于术后第 2日起灌胃给药 ,连续 4周。行心脏标本病理分析 ,放免法测血浆和左室非梗死区 (LVNIZ)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 ,氯氨T法测LVNIZ羟脯氨酸含量 (HC)。结果 :AMI后心脏重量 (HW)、心脏重量指数 (HWI)、左室重量 (LVW )、左室重量指数 (LVWI)、LVNIZAngⅡ、HC均显著增加 (P <0 .0 5~ 0 .0 1) ;与AMI对照组相比 ,各治疗组上述参数均降低 (P <0 .0 5~ 0 .0 1) ,其中合用药组降低HWI、LVWI最为显著 (均P <0 .0 1) ,而依那普利组HC降低最为明显 (P <0 .0 1)。AMI后血浆AngⅡ明显升高 ,与AMI对照组相比 ,依那普利及合用药组均使其显著降低 ,而氯沙坦组使其更加升高。结论 :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者合用均能有效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LVRM ,合用药对降低HWI、LVWI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心动图(UCG)对73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检测,发现28例(38%)有左心室肥厚(LVH)。对28例LVH者与16例无LVH者均采用依那普利进行为期9.75±1.5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UCG对比发现LVH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变薄,差异显著(P<0.001,P<0.001),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降低(18.6%)。无LVH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长期应用依那普利对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左室肥厚及依那普利干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逆转左室肥厚(LVH)的作用及其年龄的关系。方法90例高血压LVH病人按年龄被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设定治疗目标血压。于治疗前及后6个月分别作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重量指数(LVMI),E、A波峰速等指标。结果依那普利能显著降低不同年龄组的LVMI(P<0.05~P<0.001),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P<0.05~P<0.01);青、中年组较老年组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依那普利逆转左室肥厚的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钙离子拮抗剂非洛地平(康宝得维)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痛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康宝得维组(23例)与依那普利组(23例),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对血压的控制康宝得维组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P〈0.01),两组治疗后,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宝得维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依那普利,两种药物对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阵发房颤的变化。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伴阵发房颤的影响。方法 选择83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氯沙坦组43例。口服氯沙坦50-100mg/天;氨氯地平组加例,口服氨氯地平5—10mmg/d,治疗12-17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阵发房颤的变化及左房内径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氯沙坦组及氨氯地平组左室重量指数(LVM1)均明显减少(均P〈0.05),E/A较治疗前增加,即等容舒张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均P〈0.05)。说明左室舒张功能均得到改善,左房内径较治疗前减小(均P〈0.05),动态心电图中阵发房颤较治疗前减少(78.5%、14.3%)。结论 氯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既可有效改善左房的结构重构及电重构,又可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左房压力,减小左房内径,减少阵发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入选患者服用氯沙坦50 mg~100 mg/d,服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 63例中60例到达实验终点,超声心动图显示氯沙坦治疗12~24个月后可见左心室重量指数降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E/A增加而射血分数变化不大.结论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而对收缩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观察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将84例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病人的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病人的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病人的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心功能。结果发现:(1)两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治疗后病人的左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显著减低(P<0.001),超声心动图中E/A比值均明显升高(P<0.001),两组比较,左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幅度及E/A比值上升幅度,依那普利组均大于非洛地平组(P<0.05),此结果提示: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均能降低血压,逆转比值上升幅度,依那普利组均大于非洛地平组(P<0.05),此结果提示: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均能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心舒张功能,但依那普利优于非洛地平,因此,建议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优先选用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作用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和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作用和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64例EH患者口服氯沙坦50mg,qd,为期1年。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尿酸和肝肾功能;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频谱参数检测;取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EH患者经氯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为111.9g/m~2±21.4g/m~2对102.1g/m~2±18.5g/m~2(P<0.001),差值为-9.84g/m~2;其中LVH组为136.0g/m~2±13g/m~2对109.5g/m~2±23g/m~2(P<0.001),差值为-26g/m~2。心房收缩期最大逆向血流速度(PA)值为38.5cm/s±7.2cm/s对35/s2cm/s±5/s2cm/s(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并且逆转左室肥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依那普利或氯沙坦对SHR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各指标的改变 ,以及依那普利和氯沙坦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 SHR(n=30 )自第 1 0周始服用依那普利 (2 0 mg.kg- 1 .d - 1 ) ,或氯沙坦 (2 5 mg.kg - 1 .d - 1 ) ,或二者合用 (依那普利1 0 mg.kg - 1 .d - 1 ,氯沙坦 1 2 .5 mg.kg - 1 .d - 1 )至第 1 6周 ,并以年龄、性别、数量配对的未治疗 SHR和 Wistar- kyoto(WKY)大鼠作对照。测定收缩压 (SBP)、左室重量 (L VM)以及左室重量指数 (L VMI)和左室心肌胶原含量 ;计算机图象分析心肌细胞大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 :SHR的 SBP、L VM、L VMI、心肌胶原含量、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CVF和 PVCA均显著高于 WKY对照组 (P<0 .0 0 1 )。 SHR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 SHR未治疗组 (P<0 .0 1 ) ,依那普利与氯沙坦之间无显著差别 (P<0 .0 5 )。二者合用比单用依那普利或氯沙坦更有效 (P<0 .0 5 )。结论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可显著的降低血压、逆转 SHR早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而且二者合用在逆转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方面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白瑞霞  米永峰 《山东医药》2005,45(28):58-58
2003年10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LVH)患者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各指标的改变,以及依那普利和氯沙坦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HR(n=30)自第10周始服用依那普利(20mg@kg-1@d-1),或氯沙坦(25mg@kg-1@d-1),或二者合用(依那普利10mg@kg-1@d-1,氯沙坦12.5mg@kg-1@d-1)至第16周,并以年龄、性别、数量配对的未治疗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作对照.测定收缩压(SBP)、左室重量(LVM)以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心肌胶原含量;计算机图象分析心肌细胞大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SHR的SBP、LVM、LVMI、心肌胶原含量、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CVF和PVCA均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01).SHR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SHR未治疗组(P<0.01),依那普利与氯沙坦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二者合用比单用依那普利或氯沙坦更有效(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可显著的降低血压、逆转SHR早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而且二者合用在逆转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方面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依那普利,硝苯地平联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那普利、硝苯地平联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观察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张志强李福祥张增堂刘凤莲何效华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延缓或逆转LVH已成为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尚局限于某类单一药物对LVH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常见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之一,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及早发现并逆转LVH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介绍高血压LVH的流行病学、机制,以及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对 5 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氯沙坦 5 0~ 10 0 mg治疗 8~ 10周后进行观察。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 2 9/12 mm Hg± 5 /3mm Hg,治疗后室间隔厚度 (IVST)、心室后壁厚度 (PWT)、左室重量指数 (L VMI)均有明显减少 (均为 P<0 .0 1) ,说明左室肥厚减轻 ,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氯沙坦能有确切降压效果 ,并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血清脑钠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LVH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服用氯沙坦20周,对照组不给氯沙坦,治疗前后血清BNP浓度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 I)用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高血压LVH患者氯沙坦治疗后LVM I和血清BNP水平分别从(151.54±33.01)g/m3与(174.30±146.95)ng/L降为(134.36±22.71)g/m3与(110.31±83.06)ng/L(P均<0.05),两者治疗前后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和0.75(P均<0.001),血清BNP水平下降的患者LVM I从(147.16±32.97)g/m3降为(131.15±23.48)g/m3(P<0.01)。结论氯沙坦能逆转高血压LVH及降低血清BNP水平,BNP可能可作为高血压治疗后LVH是否逆转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氯沙坦 (Losartan)和依那普利(Enalapril)联用与依那普利单用 ,对慢性心衰 (CHF)患者在心脏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两阶段交叉试验研究设计。符合入选条件的CHF患者随机分配至两个组 ,接受治疗方案的顺序不同的两阶段治疗 ,两治疗方案分别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合用与依那普利加安慰剂治疗。每阶段各治疗 8周 ,其间设 2周的洗脱期。结果 联合治疗与依那普利单用相比 ,6min步行距离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LVEDV的缩小、LVEF的改善、心房利钠肽 (ANP)血浆浓度的降低等均显著 (P <0 0 5 )。而AⅡ血浆浓度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两治疗方案间对血钾、肌酐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CHF患者可产生更有益的疗效 ,且是安全而耐受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