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0例,随机分2组。纳洛酮30例,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纳洛酮 0.3mg于10%葡萄糖溶液 40mL中静脉滴注, 2小时滴完,每日 2次,共用 7天;对照组30例,采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疗程相同。结果:纳洛酮组总有效率90%,病死率7%;对照组依次为70%和20%,组间比较P<0.05,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纳络酮是治疗新生儿HIE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1)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5mg/kg静脉注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6%,对照组76.00%,X^2=8.414,P〈0.05。结论:纳洛酮能有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3.
自 1996年 1月~ 1999年 6月共收治住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 136例 ,其中 68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 ,获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136例 HIE患儿 ,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 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8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2 6例 ;早产儿14例 ,足月儿 4 2例 ,过期产儿 12例 ;体质量 <150 0 g 3例 ,<2 50 0 g11例 ,2 50 0~ 4 0 0 0 g4 6例 ,>4 0 0 0 g8例 ;Apgar评分 0~ 3分 36例 ,4~ 7分 32例。对照组 68例 ,其中男 4 4例 ,女 2 4例 ;早产儿 12例 …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围生期的严重疾病,可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对34例HIE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常规加用纳洛酮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缺氧所引起的脑部病变,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死亡或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研究证明,纳洛酮能有效逆转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对缺氧缺血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笔者对HIE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小儿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2001年1—8月,笔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HIE患儿3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临床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加用纳洛酮治疗,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缩短症状更快的稳定病情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我院儿科病房从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被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选择40例,其中20例患儿适时的应用纳洛酮治疗,另外选择20例患儿除不加用纳洛酮外其他与前20例患儿一样的治疗。结果:通过对比可知,加用纳洛酮的20例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了,更快的稳定病情,恢复快,降低死亡率。结论:通过合理选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纳洛酮。结果观察组26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纳洛酮。结果观察组26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纳洛酮,连续治疗7 d。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价全部患儿神经功能,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经过7 d治疗后,2组患儿NBNA评分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结果:治疗组在平均清醒时间病和死率上对比对照组要低.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肝性脑病基础上联合应用乙酰谷酰胺、盐酸纳洛酮,具有见效快、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的优势,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对照组、纳络酮Ⅰ组和Ⅱ组,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Ⅰ组Ⅱ纽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Ⅰ组明显(P〈0.01),无明显副作用;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纳络酮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剂量有关,大剂量纳络酮对患者病情改善程度优于小剂量组、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显著提高脑组织中氧分压和有效弥散半径,改善脑缺氧,逆转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以恢复脑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促进受损脑细胞修复.同时高压氧可明显改善病变区域的血氧供应,促进有氧分解,纠正酸中毒,减轻脑水肿,对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侧枝循环的建立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与必可酮气雾荆的差异。方法: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小儿哮喘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两种药物并观察其疗效和肺功能。结果: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铺舒酮气雾剂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必可酮气雾荆组。结论:铺舒酮气雾荆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新一代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代替必可酮气雾荆长期吸入治疗小儿哮喘。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随早产儿的不成熟程度增高.胎龄小于34周发病率为23%,胎龄28~29周发病率可达90%.它与极低体重儿脑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有相关性,还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传统治疗使用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氨茶碱,但有时疗效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采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方案前后患儿疗效的验证和比较.方法:通过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和临床分度与预后的关系来判断疗效.结果:采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方案后较采用前预后不良率明显降低.结论:此方案尤其适用于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滴眼液与炎琥宁合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有1例患者应用炎琥宁后出现胃肠道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与炎琥宁合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较好,使用安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方法:入选的9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清FSH、LH、E2、P的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2±0.3)cm、(0.5±0.2)cm,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3个月明显较治疗前缩小,经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用药前后FSH、LH、E2、P变化情况比较:服药后3个月FSH、LH较用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E2、P较用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经t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推拿与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治疗脑瘫.方法: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推拿密结合治疗各种脑瘫的疗效观察,显示3-6月龄患儿疗效100%,48月龄以上疗效83.4%,说明年龄越小,有效率越高,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美这松注射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优越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失访4例),对照组60例(失访7例);治疗组用利美达松针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用曲安奈德针注射治疗,对瘢痕的厚度及主观症状改变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种方法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另一方面治疗纽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纽。结论:利美达松针治疗增生性瘢痕方法简单,安全性高,有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最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