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注射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骶髂关节注射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局部疼痛和全身功能方面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骶髂关节注射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力刚  沈鹰  孙维峰  黄清春  韦嵩  张璧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29-1430,1452
目的 观察骶髂关节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骶髂关节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VAS法)、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扩胸度、Schober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两组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VAS和BASFI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局部疼痛和全身功能方面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清热利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X线骶髂关节骨破坏的影像学及对ESR、CRP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为中药疗法的疗效提供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方法:本实验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按疗程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口服维柳芬(柳氮磺胺吡啶片).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经治疗1疗程后评价疗效,随访半年.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骶髂关节X线表现改变情况ESR、CRP水平的检测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有效率6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益肾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改善症状,延缓并控制骶髂关节的骨质破坏、降低ESR、CR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和影像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蒜督灸,对照组采用隔姜督灸,每月1次,共治疗3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骨钙素、I.型胶原C末端肽,以及骶髂关节CTBASR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骨钙素、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体征积分、骶髂关节CTBASR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隔姜蒜督灸能够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骨代谢指标,但改善骶髂关节影像学指标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阮宜骏  王健  刘剑 《新中医》2010,(12):99-10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加CT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月进行指标观察、疗效评估,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3月、6月后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6月后VAS评分、BASDAI、BASFI、ESR、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厌食、腹痛及肝功能异常,无肾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减少,停药后均改善。治疗组恶心、厌食和肝功能异常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在治疗AS方面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2):196-197
目的:观察骶管与骶髂关节神经阻滞联合蠲痹通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骶管神经阻滞配合双骶髂关节阻滞配合口服蠲痹通瘀汤治疗。骶管神经阻滞(0.9%氯化钠注射液14.5mL、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正清风痛宁注射液75mg、维生素B12500μg的混悬液,共20mL)。1d1次,连续3d,间隔3d后再行3次,1d1次。双骶髂关节阻滞(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正清风痛宁注射液37.5mg),1d1次,共10次。蠲痹通瘀汤1d1剂,水煎至400mL,早晚分服,共3月。对照组:醋氯芬酸片0.1g,口服,1d2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g,口服,1d2次,共3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S功能指数、AS疾病活动指数、总体VAS、脊柱疼痛VAS、ASAS20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管与骶髂关节神经阻滞联合蠲痹通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优于醋氯芬酸联合柳氮磺嘧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清热利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X线骶髂关节骨破坏的影像学及对ESR、CRP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为中药疗法的疗效提供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方法:本实验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按疗程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口服维柳芬(柳氮磺胺吡啶片)。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经治疗1疗程后评价疗效,随访半年。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骶髂关节X线表现改变情况ESR、CRP水平的检测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有效率6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益肾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改善症状,延缓并控制骶髂关节的骨质破坏、降低ESR、CR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蜂针配合电温针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疗效。方法将由骶髂关节CT片确诊分级为Ⅰ期且HLA-B27阳性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蜂针配合电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温针治疗,并作持续5年的跟踪性治疗随访以观察疼痛反复频度及骶髂关节病变分级进展和脊柱强直程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作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稳定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蜂针配合电温针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不仅有缓解疼痛的疗效,且能在较长时间内抑制骶髂关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1例临床病案,依据其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上给予医用臭氧水治疗穴位注射及骶髂关节注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医用臭氧水穴位及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结论医用臭氧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并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延长临床观察时间,为以后大样本、长期临床观察打下基础,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臭氧和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白术、防风、麻黄、甘草、生姜、制附片)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臭氧和药物(曲安奈德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2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臭氧和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和甲氨喋呤片(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纽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经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疗法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率为15.4%,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3例只用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病例17个,优于对照组的10个(P〈0.05),明显好转病例18个,优于对照组12个(P〈0.05).治疗后饮水试验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和中药联合使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针灸和中药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34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6.3%,29例),该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2=6.44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用针灸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且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基本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上加用四生透骨方全身熏蒸疗法。均于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及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脊柱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生透骨方全身熏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临床药物治疗配合中药熏蒸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YZ-Ⅱ型熏蒸治疗机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10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芬必得治疗,疗程均为30d,两组均进行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方法:采用自拟马钱子合剂配合西药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7例,与单独应用西药组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指地距、Schober试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扩胸度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钱子合剂配合西药比单独应用西药组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更好,有可能为强直性脊柱炎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联合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1~2011.2期间60例类风湿患者采取分组治疗,中医联合组(30例)采用中药汤剂+针灸+外治+药酒的治疗方法,中药组(30例)单纯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中医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组间比较x2=4.315,P〈0.05,提示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联合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根据不同中医证型辨证施治,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给予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西药物结合内服法与在此基础上辅以自身免疫调节法两种治疗手段,研讨自身免疫调节法在控制该病发展上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0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讨主体,按其治疗手段不同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1例患者给予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实验组56例患者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基础上,辅以自身免疫调节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有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方面,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利用中西药物进行全身综合治疗的同时,可通过实施自身免疫调节法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巴氯芬和左莲饮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08-2010年就诊与我院门诊的顽固性呃逆的病人,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与巴氯芬和左莲饮联合用药,对照组仅用巴氯芬,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巴氯芬和左莲饮联合治疗组53例病人,显效45例(84.9%),有效8例(15.1%);对照组48例病人,显效31例(64.6%),有效5例(10.4%),联合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巴氯芬和左莲饮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